小儿心脏杂音都是病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都是论文,杂音论文,小儿论文,心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些看起来生长发育正常的宝贝,在做儿童保健、接种疫苗、入幼儿园体检或感冒到医院就诊时,听诊却发现心脏有杂音。年轻的父母非常着急,担心宝贝是不是患有心脏病?
心脏杂音是怎么形成的?
正常心音:正常心脏的内部结构就像4个连在一起的房间(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房室间有门窗(心脏瓣膜)相通,出入口为大血管。心脏收缩时血液由心脏泵出流向全身各组织,心脏舒张时血液由全身回流至心脏,收缩及舒张时心脏房室瓣膜及大血管瓣膜开启或关闭,形成心音。正常血流呈层流状态,不发出声音。
心脏杂音:当血液在心脏或大血管内流动速度或方向发生改变时,会形成湍流或漩涡,导致血流冲击心壁、大血管壁、瓣膜和腱索等,使之振动而在相应部位产生杂音。
心脏杂音常见原因:
◇心脏内存在异常通道: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大血管间存在异常通道:动脉导管未闭等。
◇血管管径发生变异:肺动脉狭窄等。
心脏杂音分为哪几种类型?
有心脏杂音的宝贝不一定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些健康的宝贝也可以听到心脏杂音。心脏杂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理性杂音:
部分健康儿童具有生理性杂音,这些宝贝平时身体健康,超声心动图检查没有心脏结构异常表现。
杂音特点:生理性杂音的性质一般比较柔和,类似吹风的声音,医生须仔细听诊方能听到,持续时间较短,时限仅占心脏收缩期的前半部分,收缩晚期一般听不到,响度逐渐减低,不向其他部位传导,用手在心脏对应的胸前区触摸不到震颤。
影响因素:宝贝发热、贫血、情绪激动时,生理性杂音会变得更响亮一些。生理性杂音并不是每次听诊都能听到,有时还可随体位改变而发生变化。
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
2.功能性杂音:
患有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宝贝,身体呈高代谢状态,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形成湍流,产生心脏杂音。
杂音特点:体检时医生可在宝贝左侧胸前听到柔和的吹风样杂音,性质类似于生理性杂音。
影响因素:功能性杂音通常在原发疾病治愈后随之消失。
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及功能大多数正常。
3.病理性杂音:
指因心脏结构异常产生心脏杂音。血液通过病理性的狭窄口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内间隔缺损和血管狭窄等,血流速度加快、形成湍流,产生心脏杂音。
杂音特点:一般杂音比较粗糙,音调高,响度大,可伴有震颤和向其他部位传导,杂音持续时间较长,可覆盖整个心脏收缩期和(或)舒张期。
影响因素:病理性杂音的性质、响度和传导等特点与心脏畸形的类型有关,而且,心脏杂音的响度与病变的程度不呈正相关,很多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心脏杂音很弱。
超声心动图:引起病理性杂音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可发现相应的心脏畸形,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可以为单纯一种畸形,也可多种心脏畸形同时存在。
宝贝心脏有杂音怎么办?
◇生理性杂音对宝贝的健康没有影响,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性杂音大多数会自然消失,无需特殊治疗,可以常规进行疫苗接种、学前教育等活动。
◇功能性杂音宝贝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后与原发疾病控制情况有关。
◇导致病理性杂音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心脏病。生长发育正常的宝贝,如果体检时听诊发现心脏有杂音,父母应尽快带宝贝到有资质的小儿心血管病科就诊,做超声心动图等进一步检查,了解心脏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功能情况,明确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的宝贝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外科开胸修补、矫治手术、内科经外周血管介入封堵术和外科微创封堵术等,需结合患儿年龄、心脏畸形复杂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繁多,由于心脏畸形的类型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预后各不相同。
TIPS: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贝常伴有哪些症状?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及复杂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喂养困难及活动耐量减低:宝贝吃奶费力,吃吃停停,食欲差,食量小,甚至吃奶时出现口唇青紫。
呼吸困难,易患肺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肺血增多,肺间质水肿,患儿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法洛四联症和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可因动脉中血氧减低导致患儿明显呼吸困难。
发绀,水肿:易观察到发绀的部位有:口唇、口腔黏膜、指、趾甲等。双下肢水肿一般见于右心功能不全的患儿。
缺氧发作:一些发绀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哭闹时可有缺氧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屏气,发绀突然加重,心率减慢,原有的心脏杂音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抽搐。
也有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宝贝平时无任何症状,生长发育正常,活动耐量如正常同龄儿,仅在体检、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发现心脏杂音,进一步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才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