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宝星
江苏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13001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人性化护理对于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3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组除常规护理另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发生不良事件2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3例,发生率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产妇对医护治疗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
由于诊疗活动导致而非疾病本身引起的对产妇的伤害,称之为医疗不良事件[1]。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满足,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对健康的追求。医护人员需要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增强责任心、提升医护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妇产科产妇由于科室的特殊性,使得护理难度增加,也就更加需求医护人员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人性化护理干预,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一切以病人至上,尊重产妇,保护产妇,为产妇提供最好的医护服务[3]。为了研究人性化护理对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住院产妇300例,所选产妇年龄在16-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8±2.3岁。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范围在16—38岁之间,平均年龄26.1±2.3岁。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18岁—39岁之间,平均年龄29.3±1.4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需对所有产妇进行跟踪观察。对照组150例产妇,产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依据病人的情况以及医嘱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所有护理符合护理规章制度。注意与产妇以及产妇家属的沟通。观察组150例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产前教育:女性在怀孕后多数对怀孕知识不了解,因此在生产前对产妇进行适当的怀孕知识教育,对于产妇的顺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举办一些产前培训班,帮助患者迅速掌握怀孕知识,并向患者介绍新生儿护理的相关情况,引导产妇参观本院的病房、产妇的布置。减轻产妇的陌生感,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使得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4]。
1.2.2人性化的接诊:产妇入院后有责任护士进行迎接,以热情饱满的的态度接待孕妇,将所有手续办置妥当之后,将孕妇介入病房内,并对孕妇进行相关情况的介绍,包括本科室的相关特点,医护规章制度等等。对孕妇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在询问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热情与耐心,依据孕妇的生理、心理情况对孕妇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尽量满足孕妇及其家属的要求[5]。
1.2.3温馨的待产环境:首先应该保证病房的安静,清洁,干净整洁的环境对于孕妇良好心态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进入待产室时,助产护士应该热情迎接,舒缓孕妇的心理压力,使得孕妇感到人性化的关怀,不会感到孤独与恐惧。需对孕妇进行适当鼓励,帮助其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病房内可以用绿色植物进行装点,墙壁悬挂精美的宣传画,营造良好的氛围。与孕妇及孕妇家属接触时,需保持礼仪,举止端庄,服务热情[6]。
1.2.4建立新型分娩支持系统:建立开放式的分娩环境,允许孕妇对象或者其他家属进入产室,陪同孕妇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嘱孕妇对象或者家属多与孕妇进行交流,对孕妇进行鼓励,全程参与并支持孕妇分娩的过程[7]。
1.2.5产后护理:分娩成功后第一时间对孕妇送上祝福,分享孕妇分娩成功与做母亲的喜悦,进一步拉近医护人员与孕妇的距离。告知孕妇及家属产后需注意的事项,包括产后2小时小便的意义,切口疼痛的原因与解决方式。注意产妇产后阴道流血的情况,随诊[8]。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率
经过统计观察组经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发生不良事件2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经过常规护理,发生不良事件13例,发生率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以下表1.
表1.不良事件发生率
*注: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3.由于妇产科的工作比较特殊,具有工作繁琐,工作量大,风险较高等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往往不能一直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孕妇及孕妇家属。妇产科的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热情耐心,积极地与孕妇及家属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呼吸妇产科科收治的300例孕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0例孕妇经过护理干预的综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远低于对照组的8.67%。通过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使孕妇以及孕妇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认可度的提高。虽然现阶段对于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研究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整体上对于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院妇产科采取人性化护理对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惠兴,李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06(06):178-180.
[2]龚璨.预防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42.
[3]雷天会.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6(02):128.
[4]王中君,李敏香.柔性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09(02):300-303.
[5]李朝艳.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21(03):377-378.
[6]张爱群.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09(11):156+158.
[7]苏娜.56起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32):83-85.
[8]陶淑云.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与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22):125.
论文作者:彭宝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产妇论文; 孕妇论文; 妇产科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论文; 事件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