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的传承与发展探究论文_张鹏琦

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的传承与发展探究论文_张鹏琦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是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艺术品。本文从尼西乡汤堆村黑陶传承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对汤堆村藏族黑陶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黑陶;尼西黑陶;传承与发展

一、尼西乡汤堆村黑陶传承发展现状

民族工艺的多样性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因库。汤堆村藏族黑陶起源有两千年的历史,有千年的传承,历经工业文明的冲击,使现代社会黑陶工艺品更具创新性的开发环境,奠定了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坚实的艺术和手工艺的基础,使黑陶手工艺得到了创新发展的机遇。

进入21世纪,尼西乡汤堆村黑陶手工艺走向全国及世界,成为研究、保护与开发藏族黑陶手工艺的著名乡村和保护基地。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工艺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在香格里拉旅游业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香格里拉,这种原始的制陶方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大方实用的黑陶正好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传承延绵不绝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那些热爱黑陶事业的工艺传承人,他们根植于滇北藏区的土壤中,使黑陶手工艺在汤堆村得以普遍传承,并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自己的技艺无私地传授给临近乡民,甚至是外村慕名而来的学习者,终使黑陶手工艺以活态的形式延续传承下来。黑陶的制作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所提升,汤堆村黑陶几千年来一直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以及父子承袭的方式延续其工艺和文化,形成了与藏区人民生活和气候相适应的使制陶技艺流传不息的发展模式。

如今,随着旅游业成为香格里拉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对汤堆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陶器不仅是服务大众的生活用品,也做成了民族工艺品进行生产和销售,而且外来游客对于这种富有民族特性的传统工艺十分热衷,促使黑陶工艺品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传统手工艺生产达到空前的规模。

二、尼西乡汤堆村黑陶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球性保护的背景下,黑陶的传承具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从长远来看尼西黑陶的发展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生产黑陶工艺品的的汤堆村不仅有藏族传统文化属性,还是一种独特的藏族文化活态展示形式,它不仅是传统的延续,更具有创新和发展。尼西黑陶有外界因素和自身的局限性,传统制法的民间陶器,受到工业化生产的冲击和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造成黑陶生产的形成根基逐渐偏离和弱化。现代意义上的汤堆村陶器工艺传承不是成为传统遗产的延续,而应是传统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由于尼西陶器原始古老的制作技艺,它的生产还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的原生性生产结构,生产效率较低,在旅游旺季不能较好满足日常生产尤其是游客购买的需要。家庭作坊的生产设备陈旧,大量生产黑陶的同时也造成了泥料资源和矿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尼西藏式黑陶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口传心授,师傅和徒弟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高端人才比较稀缺。工艺传承由于没有完整规范的说明,关键的基本技能没有以文字方式进行详细记录,流程并不是特别清晰明确。随着时光流逝,很多经典的藏族黑陶风格逐渐消失,技艺也逐渐被遗忘,传承人年事已高,老龄化严重,一旦传承人去世,很可能导致传承中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尼西黑陶的原始制法也使生态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一,目前尼西黑陶的原料均自由采集四周附近山体,没有形成固定的开采点,长此以往,将造成千疮百孔的山体,影响植被的生长和恢复。随着近些年做陶艺人的增多,原料用量的增加必引起资源掠夺性的挖掘,尤其是质优的原料产地,必导致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资源无形浪费的后果。其二,尼西黑陶烧制过程中全部使用木柴平底裸烧,既无窑口也无遮挡,所使用的木柴是成年松木。汤堆村做陶艺人家几乎都堆积了近十几方的松木,如此推算,烧制黑陶对松木需求量巨大。无节制烧制黑陶,势必导致云南成年松木的锐减,现已出现了采集松木越走越远的现象。汤堆村附近部分山体开始出现局部裸露,或只剩下低矮的灌木,稀疏细小的松树,影响了整体的森林环境和气候调节。其三,尼西黑陶烧制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浓烟,对人体呼吸道、肺部等产生有害作用。汤堆村每年上百方的松木燃烧产生的浓烟没有经过任何的污染处理,直接排入空气,势必对局部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尼西黑陶的发展,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尼西黑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长远来看,尼西黑陶的发展前景广阔,尼西黑陶工艺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原始制陶的活化石,也是藏式制陶工艺的集中代表。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于尼西黑陶的人文内涵,从技能工艺和审美理念出发,进行保护性生产。一是进行数据化保护。将尼西黑陶的历史文献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最大限度收集尼西陶器各阶段的代表器型,并利用采访记录、摄影、音频、视频等方式,用完整而详细的工艺流程记录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建立档案盒数据库,并将其存储备份,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历史资料体系。二是建立一个较系统的生产性保护基地。尼西黑陶的制作方式具有很强的原生性特征,在外观上保留了几千年前少数民族的制陶理念,它的价值在于质朴的性格和纯手工的制作技艺,这是其他地方陶器无法比拟的。其三,创新是尼西黑陶发展的主要途径,要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要提炼艺术特色,制定行业标准,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品牌,尽可能避免同质化获媚俗的模仿滥造,积极参加展销推介活动,走出藏区,学习借鉴国内同行的经验,提升设计水平但造型图案要保持尼西藏族的特色,设计创作应看到民族的影子。其四,要打破单一技法和装饰材料。大型尼西黑陶的制作仍旧保持着原始的泥条盘筑法和手工拍筑法,虽不乏艺术性,但基本适用于日常生活器具。借鉴其他黑陶制成技术,在黑陶装饰镶嵌材料方面,除了白色瓷片镶嵌外,在黑陶烧成后还可以用痛贴铝箔、麻绳、木、竹等不同质感材料进行装饰,不仅可以衬托黑陶的神秘感,还可打破黑陶的沉闷,增加黑的层次。最后是制作方式上的改良。尼西黑陶传统制作方式是泥板盘筑的方式,需要较为熟练的技艺,好的装饰图案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热情,以及对生活的观察体悟能力,传统的师徒继承模式主要着眼于器物的制作,也限制了黑陶艺术装饰图案的发展。由原始纯手工制作方式做成的黑陶厚重、拙朴,但随着旅游热的兴起,种类和图案的多样化、便携以及堆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是黑陶长期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带来的环境和生态保护,也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采用电窑烧制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可以深入思考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杜睿.尼西黑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J].江苏陶瓷,2016,49(02):5-6.

[2段剑源.尼西黑陶艺术特色及发展的思考[J].艺海,2013(04):180-181.

[3程远,杨岚,王坤茜.VR技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的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16):92-93.

[4]李月英,尼西土陶[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鹏琦(1991-),男,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论文作者:张鹏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香格里拉尼西乡汤堆村藏族黑陶的传承与发展探究论文_张鹏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