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社会用电量激增,如何保障电力设施安全成为当前工作重点所在。为了保证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显得十分关键,不仅仅是正常供电需要,同时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但是,纵观当前我国电力设施保护现状来看,由于工作涉及内容较广,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困境,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就电力设施保护展开分析,探究素面临的困境,需求合理措施予以防护。
关键词:电力设施;保护;困境;外力破坏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下,电网安全逐渐成为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而电力设施作为供电载体,直接关乎到电力生产和输送安全。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进一步强化,承载着电网安全和避免外力破坏的重要责任。作为一项综合性够工作,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落实保护性工作,实时监测电力设施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予以处理,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其研究,是电力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一、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力破坏现象屡禁不止
纵观当前电力设施保护现状来看,由于电力设施覆盖面广、线长和点多的特性,部分人员受到利益诱惑而开展犯罪行为,导致犯案率居高不下,不仅为电力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威胁到电网系统安全,影响到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从中可以了解到,电力设施被盗问题已经十分严峻,成为威胁社会和系诶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1]。而在新时期,如何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对于电力生产和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施工不当破坏电力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之间矛盾冲突愈加严峻,在施工中由于吊车、泵车和运输车的威胁,可能导致电缆挖断事故出现,导致大面积断电事故出现。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方和相关单位之间沟通补偿,施工期间重视程度不高,未能采取合理有效的促使予以实践,加之暴力施工破坏电力设施出现安全事故。
(三)违章建房加剧安全隐患
在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开展中,由于工作特性涉及范围较广,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电力设施损坏,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违章建房,为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威胁。
(四)行政执法管理力度不足
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致使原有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革,由于行政权力取消,保护工作难度空前增大,尤其是原有的电力设施保护执法主体的变化,权利和义务悄然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影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处于较低水平[2]。
(五)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外来资本的涌入,更是为新时期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依法经营管理是必然选择,如果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将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纵观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尚有待完善。所以,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开展中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电力设施保护改善途径
(一)健全和完善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
电力设施保护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这就关乎到电力生产、建设和运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电力企业应该提高电力设施保护重视程度,推动相关立法,明确权责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此来提升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成效[3]。
(二)提升电力设施保护力度
首先,构建起良好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设置举报奖励制度,做好业务培训工作,明确先关工作内容,限定责任协议,保证信息畅通,切实发挥群众互线组织作用,加大度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做好缺陷排查,从而对破坏电力设施进行有效的整改、政治。
其次,加强执法协作。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公安部门、以及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协作,成立联合执法队伍,针对电力设施损害、威胁联合执法,以便于及时、有效处置危害,维护电力设施运行安全。与此同时,加强现场执法,立足实际,扩大电力设施保护范围,针对性提升群众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其中,为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最后,提升执法人员职业素养。根据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条例,应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可以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依法开展工作[4]。
(三)加强部门协作
为了确保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应该加强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协调土地、绿化与电力设施保护之间的矛盾,尽可能从源头上规避电力设施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应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扩大宣传范围,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举报,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电力设施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供电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谋求可持续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应该立足实际,持续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落实保护性工作,借助先进技术和手段实时监测电力设施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予以处理,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白如银.电力设施保护法律制度的地方立法突破与趋势[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02):18-24.
[2]王景来.浅论农网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难点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05):217-218+223.
[3]陈琛.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设施保护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7,15(18):58-59.
[4]马艳平,沈晓倩.电力设施保护主体缺位的立法完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S3):123-125.
[5]韩学伟,李丰,袁宏江.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6,11(11):7-9.
作者简介:
刘勇锋,1974,男,安徽亳州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国网淮北供电公司长期从事反窃电技术研究及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
论文作者:刘勇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电力设施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社会论文; 稳定论文; 尤其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