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典型模式与可行路径
向武胜, 张怀英, 蒋 辉
(吉首大学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 乡村产业兴旺是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要务,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是否能顺利完成。研究探讨了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原则、逻辑关系以及实施产业兴旺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对比,进一步剖析出乡村发展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途径,为今后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推进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产业兴旺; 模式与路径
一、引言
贫困地区受自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区域发展战略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非贫困地区,其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乡村的问题更加突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大创新,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推进,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乡村要振兴,最关键的还是乡村的产业振兴,刘彦随认为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发展任务,其重点在于整合乡村资源、挖掘新业态和新动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保障农民增收致富[1];张红宇则进一步指出推进产业兴旺需要坚持以农为本、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和充满活力等发展原则的同时,还要把保障供给、生态涵养、带动农民及城乡融合作为其重点任务[2];学者黄祖辉指出产业发展中的绿色、优质、特色及品牌化,是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基础和保障[3]。现有研究大多是探讨产业兴旺的内涵以及实现路径,鲜有结合当前2020年脱贫攻坚战略探讨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也鲜有从贫困地区探讨乡村产业振兴的出路与对策。因此,研究探讨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原则、逻辑关系以及实施产业兴旺的作用,进行案例研究,剖析乡村发展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途径,为今后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兴旺推进提供一定参考。
二、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原则和意义
(一)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原则
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信息等基础条件薄弱,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象、耕地资源的限制,成为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瓶颈,也成为农民脱贫的主要障碍。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一直是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带动地区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因此贫困地区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基本农情和农村经济的情况,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支撑,科学分工、优势互补、结构优化、合作发展乡村产业新格局[4]。
质量兴农,发展特色产业为原则。推进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找准阻碍贫困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实施质量兴农,把品牌树起来为起点,加强政府法律监管,控制好标准生产和验收,提升产品的质量为基础,挖掘和保护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色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为目标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原则。
市场导向,发展绿色增收产业为原则。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针对市场需求,生产和包装市场需求产品,同时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节约要素成本,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5]。
城乡统筹,发展三产融合产业为原则。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城乡统筹、三产融合发展为原则,将乡村、城镇、周边的县城统筹发展,运用城市资源要素、产业辐射等能量带动农村发展,引导社会公共服务和与社会资源优先向农村投入与聚集,补充农村短板,三产融合,形成乡村发展发展新动力[6]。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20字的首要要求,只有拥有一个产业兴旺的农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各种问题,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产业兴旺和脱贫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必须深入贫困地区、必须扎根贫困农村,必须体现深度融合,产业必须适宜农村,必须绿色化、新兴化、特色化、高效化、融合化和市场化,构建新机制,搭建新平台,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同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绝对性作用,全面系统地推进各项改革,确立社会化生产理念,重建立农产品标识和原产品、原产地追溯体系。
(二)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的意义
贫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资源禀赋,实施产业兴旺所具备的要素和条件比非贫困地区难度更加大,贫困地区要实施产业兴旺首先要考虑贫困地区乡村具有什么发展优势和地理资源,根据区域的优势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如果原有产业适合继续发展的就继续扶持和发展,不适合的就直接淘汰,选好产业之后就构建产业发展体系,使乡村各类生产要素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发展之路,走产出高效、发展绿色产业、发展增收创绩产业,使老百姓收入提高,幸福感增强。建立合理完善的产业体系,同时做好绩效评价,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减贫脱贫,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合作社模式主要是以产业合作社为联系纽带,与合作社社员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合作社进行产业化的基础运作、技术、初步加工、后续市场销售等环节。隘口村是湘西典型的“贫困村”,村子种植茶叶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面积小、规模不大,全村95%以上村民处于贫困线。2009年,隘口村成立吉首市第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到2016年,茶园已从200亩扩至13 000亩(可采茶园面积达6 800亩)。合作社于2015年建成1 1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茶叶2万多斤,产值达1 200万元。合作社的营运通过提高社会化服务、建立土地入股、折股量化分享红利、精扶贷等方式,前期主动为当地提供生产资料的供给、技术的引入和指导、茶树苗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中期合作社对农户采摘的茶叶统一进行初步加工、包装,合作社成员积极和政府企业进行合作,参加各地组织的农博会,将合作社的产品统一销售,营造品牌的建立;后期注重完善合作社的利益链接机制,按照合作社章程和理事会研究决定进行股份分红,确保社员的利益。在合作社引领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下,2017年底村663人全部摆脱了贫困。
三、贫困地区推进产业兴旺的逻辑关系
而且今年,我们还很高兴邀请到了专攻新西兰葡萄酒的专家,刘玲女士辅助David作翻译讲解。David的专业讲解,刘玲老师在翻译之余也时不时抛出自己的经验和种种干货,让参与嘉宾赞声连连。也难怪有嘉宾表示:“内容很多干货。看得出大师选酒很用心。每款酒都能代表产区特色、品种风格,哪怕是同样品种,不同酒款的特色也很鲜明,让我们深入感受到,个性新西兰,何止长相思。”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各地在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合力过程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取得一些成就,涌现出一些成功的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政府扶持型、综合运营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互联网电商助力型,四种模式各具特色,可为各地实施“产业兴旺”战略提供发展模式借鉴。
四、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典型案例
图1 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的逻辑关系
产业振兴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这四者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是发展绿色农业,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质量的保证,利用科技发展高效益的农业,做出良好的品牌声誉,良好的品牌声誉是农业质量的体现。顺应发展规律,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引导,走出一个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发展道路。
(一)政府扶持型
政府的扶持在十八洞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政策体系的构建、技术、标准、市场开拓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扶持和引导。政府通过扶持生产大户、龙头企业,建立基地,成立合作社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就业。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有225户939人,2013年前人均纯收入低于1 500元,村委班子经过摸索和探讨,因地制宜发展“留得住”“可持续”“红利来”的支柱产业。首先大力引进外部资源+企业,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游,打造本土特色景区,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成立村扶贫基金,将产业的盈利一小部分注入基金池,用于帮助正在脱贫的村民,实现共享发展、互利共赢;其次发展特色种植业,组建公司+股份合作+流转土地,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猕猴桃产业,打通电商渠道,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最后巩固特色养殖、发展苗绣加工和劳务经济。采取“企业+农户”、“大户+散户”等形式,全村养牛50余头,山羊300多只,母猪80多头,年出栏仔猪1 600多头。为全村每户农户收5 000元左右,苗绣定单协议通过政府+企业化运营,实现了53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收将近15万元左右。
(二)综合运营带动型
长乐甜酒产业实行企业+合作社+科研单位+乡贤+市场的经营方式,进行综合运营,能形成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主要取决于:一是政府组织有序,积极招商引资。长乐甜酒在政府的推动下,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变成了企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二是能人带动效应,乡贤带头成立了甜酒产销专业合作社,数十家长乐甜酒个体户慢慢转化为企业化生产,甜酒作坊集群,长乐境内数十家甜酒作坊抱团参与;三是合理借助外部力量,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与周边高校湖南农大生物研究所、长沙理工大学食品化学研究所共同成立甜酒研究院,在传统酿造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解决了保质、运输、原口味等多项难题;四是产业融合发展。甜酒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进而带动了周边糯稻、酒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甜酒已经成为当地支柱型的产业,综合化的运营和发展,已经使长乐的甜酒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
各地乡村由于地形地貌、区位交通、环境等的差异必然导致其资源禀赋、人口、作物种类、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不同类型的村庄会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只有通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类整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严格规划,才能够筛选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以资源禀赋、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突出当地特色,抓住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突出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不断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三)合作社带动型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劝谏君主太多,就会招致侮辱;规劝朋友太多,就会被疏远。”)人无论是对国君,还是对朋友,都应当以义相合。如果不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厢情愿地从自身出发,连连相劝,反而会让对方厌烦,结果“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
(四)互联网电商助力型
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脉中段的秀山县,一直是川渝东南重要门户。县国土面积达2 462平方公里,下面有24个乡镇,总共有65万余人口,是出了名的贫困县,其中县农业人口占比达65%,70%以上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提高家庭收入,劳务人口输出在该县占据很大的比重,在交通打通之后发展“互联网+农业”创业模式的影响下,年轻人陆陆续续从外地回家乡发展的比重逐渐增高,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其实践经验为:一是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二是现代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快一村一品发展,大力发展衍生出来的第三产业,使农业结合休闲观光、创意、智慧于一体,构建一园三带示范基地建设;坚持“适度规模、相对集中、利用互联网+农业”,结合市场深度贫困镇和县级扶贫重点村,分区连片推进,重点打造产业示范带。三是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建立第三方电商平台。大胆研发了新一代农村电商平台“村头”,与武陵生活馆等实体电商平台进行功能融合,实现城乡有效互动,利用物联网、移动视频传输等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农产品溯源、物流追踪、信誉保障等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可视化实景交易,通过互联网电商助力,秀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孵化的160余家电商个体、300余家经营商户都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为农产品的市场化建立了完善的网络。
表1 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主要实现模式
五、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的发展途径
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增收和提供就业岗位可以让外出打工农民工看到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增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同时产业的发展可以激活农村巨量存置资产,可为农村民生保障提供更富足的资源要素,可以有效改变目前空心户引起的土地资源闲置问题[7];另一方面产业兴旺可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为政策契机,借助政策协同发展,辅助以产业,不仅仅是解决其人民的基本温饱和收入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从而实现扶贫的可持续性问题。传统资金、项目支持为主的开发模式下,难实现区域整体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依托产业发展进行产业扶贫可以不断推动贫困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
可知,企业i的最优产量qi与CAFC得分效率θ1正相关,与 “双积分”交易市场中的积分交易价格pφ正相关。CAFC得分效率、积分交易价格增大时,企业将会进一步增加产量,扩大生产规模。这是因为,CAFC得分效率以及积分交易价格决定了企业在积分交易市场上盈利的效率,CAFC得分效率以及积分交易价格较高时,企业在积分交易市场上的盈利效率较高,企业提高生产量来获得更多积分,由此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一)立足当地、严格规划、因地制宜
六要着力抓好队伍建设。要加强水利财务管理干部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工作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的水利财务管理队伍,全面提高执行政策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加强基层水利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健全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廉政监督,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是发展之本、脱贫之基、富民之源。然而乡村产业的形成与壮大不是朝夕之事,更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大量农户个体和新型经营主体集群发展所形成的结果,而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产业集群又必需为其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健全的制度体系、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贫困地区乡村的种植、养殖业的个体户、乡村创业者、合作社、乡村企业都是乡村的经营主体,只有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才能够提高产业增值能力与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能力。再者,贫困地区由于交通落后、技术不发达等诸多阻碍产业发展的因素聚集,第一产业的投入周期以及产出经济效益明显低于第二第三产业,以往的实践都证明,第二产业在贫困地区的发展很难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而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层次较低,其经济效应的广度和深度还未有效显现。对于乡村发展而言,立足当地,通过构建、培育、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特色产业才是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实现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关键之策,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综合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拓展开发旅游休闲农业,配套发展电商业。
图2 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兴旺的发展途径
(三)搭建平台,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去乡村
优化配置特色农业供给侧土地、劳动力、资金、创新和制度等五大生产要素。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技术、资源技术服务人才的总体思路,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育主体、强化服务、树立典型,实现乡村产业的振兴。政府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科技项目;企业采取众筹、共享模式吸引更多的乡村热爱者共筹共享,开发共享农庄、共享果园、共享菜园、共享民宿;乡村产业与城市消费产业相链接,生产出来的东西要有市场有需求,农业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通过政府企业搭建好平台,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大力吸引资金和人才技术的进入来推进农业产业的规模经营,让农业成为高收益的产业,由此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乡村大量优质资源要素流向城市,乡村产业“空洞化”,村庄“空心化”,乡村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使得农村发展成效不显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资源环境压力更加突出。所以迫切需要一大批懂现代农业的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去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发展中去,人力资本的流入会大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发展进程,传递了政策,改善了百姓的思维,引进了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懂农业,才能学以致用,才会全力发展农业,只有真正的融入乡村,方能了解农民兄弟,方能真正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才有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新时代职业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才能使人愿意长久地留在农村。
(1)分选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分选下限,而细煤泥随机分配进入精煤或尾煤中,会造成精煤污染或浪费。只有将高效分级设备的研发以及对细粒级产品处理方式的考虑,纳入粗煤泥分选系统的发展中才能更好地改善分选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积极向国家及相关部门争取资金的支持。用活用好农村地区产业优惠扶持政策,集中农业产业资源整合大项目,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机耕道、农用道、园(场) 到主干道的连接通道、农用水电、灌溉设施、储藏保鲜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为产业兴旺外部条件做好铺垫。大量招商引资,注重市场力量,农村普惠金融。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财政投入、普惠金融支持进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村地区产业的规模经营化经营;金融机构和部门应探索以县域或者村域规模化融资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基础,以农户为重点,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驱动,以三农金融部门为组织保障的“三农”服务新模式,为农业生产、农村繁荣、农民致富提供金融支持,构建全产业链资金和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基金,强化农业产业资金的整合使用,集中力量抓大项目,重点筹集规模化经营资金。
(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
转换农业发展动能,支持农民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8]。要避免农村空心化,乡村产业兴旺,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首先是推动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用地、用电、科技、信息、人才、运输等支持为重点的政策引导产业融合[9]。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产业新村、产业庄园,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繁荣农村经济。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服务业,以及其他新产业新业态。一二三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调发展,共享资源。其次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以农业为基础和依托,以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体,协调发改委、财政部、农业、林业、工信、商务、协会联盟、保险机构、金融机构等多个政府部门和相关协会共同配合,建立合理、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机制,达到区域平衡发展[10]。激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时机和政策支持,找准定位、形成后发优势,推进产业扶贫,加快产业融合,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让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
纸张加工就是对纸张进行处理来产生肌理效果,把纸揉皱,利用了纸张的折列痕迹的渗透来产生肌理效果,使画面具有朦胧、苍古的美感。在纸张加工的方法中,揉纸是最为常见和简单的一种肌理技法。揉纸法可以分为“干揉法”和“湿揉法”。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4):637-650.
[2]张红宇.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4):32-35.
[3]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4):2-12.
[4]柯炳生.如何理解产业兴旺的重大意义[J].中华合作时报,2018(2).
[5]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18(2):9-13.
[6]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1):5-12.
[7]杜志雄,惠超.发挥金融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2018(2).
[8]张怀英.农村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2-98.
[9]于国安.创业机制与企业集群成长互动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2006(2).
[10]杨静文,朱宪辰,冯俊文.创业机制在企业集群发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5).
Typical Model and Feasible Path of Rural Industry Prosperity in Poor Areas
XANG Wu-sheng, ZHANG Huai-ying, JIANG Hui
(Huna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c Research Center,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Abstract: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y is the first important tas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poor areas of China, to some extent, which determines wheth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poor areas can be successfully completed.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logic rel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carrying out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industry in poor areas.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ases,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are further analyzed.Then,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rural industry prosperity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in poor area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oor areas; industrial prosperity; mode and path
中图分类号: C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743(2019) 08-0047-05
收稿日期: 2019-06-0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陵山片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率与实现路径研究”(71363015);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民族地区农村创业的典型模式及其绩效研究”(2018-GMC-031);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效果、模式与政策研究”(2018-GMF-028);吉首大学研究生创新性研究项目“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与模式研究”(18sky89)。
作者简介: 向武胜,1993年生,男,湖南沅陵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乡村振兴;张怀英,1980年生,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管理。
标签:贫困地区论文; 产业兴旺论文; 模式与路径论文; 吉首大学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