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在成本差异分析中的特殊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财务论文,对策论文,差异论文,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述
(一)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又称为标准成本的差异。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地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一般是每年中或年末制定下年预算时确定其预算成本,经管理层审批后作为次年的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是一项涉及部门比较多的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比较高的工作。如材料数量标准需通过产品开发部门提供,直接人工小时和燃料动力数量标准需通过工艺工程师、生产部门和工程部门通力合作而制定,工资福利标准需通过人事或劳资部门提供,材料、燃料动力价格由采购部门提供等等,最后由财务部门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再通过合理的分配单位和分配步骤,算出标准成本,以便于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算出成本差异,反映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的程度,及时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情况。
(二)企业财务在成本差异分析中的一般情况 成本差异分析主要分为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一般按月或累积月进行差异分析。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别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按材料的种类还可分为:原材料和包装材料。(2)直接燃料动力成本差异。可按企业使用的燃料动力种类划分,如水、电、蒸汽、重油、柴油、天然气等。(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按人员的编制可分为:企业职工和临时工。(4)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它与固定制造费用的区别主要取决于是否与产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如产量高,制造费用就高,产量低,制造费用就低的这种制造费用是变动制造费用;不随着产量的高低变化而变化的制造费用是固定制造费用。可能有些制造费用介于变动与固定之间,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之归于其中一种制造费用进行管理。
第(1)和第(2)种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根据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有利于找出变动成本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还是数量脱离标准造成的,从而找到需对差异负责的主要部门。以下是这两种成本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的计算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单价×实际数量-标准单价×标准数量=实际单价×实际数量-标准单价×实际数量+标准单价×实际数量-标准单价×标准数量=(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数量+标准单价×(实际数量-标准数量)=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数量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单价
第(3)和第(4)种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似,一般以人工小时作为分配单位。以下是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相关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不因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其差异分析与变动成本差异有所不同。在分析其耗费差异时,以原来的预算数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的就认为耗费过多,少于预算数的就认为耗费节省,其能量差异是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与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和分配单位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小时等,通常以人工小时来算其分配率,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预算生产能量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生产能量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以上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被称为“二因素分析法”,如将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再往下拆分做进一步分析,可将它分为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两部分,这两部分差异加上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被称为“三因素分析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预算生产能量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企业财务用以上公式和方法算出各项成本差异后作出成本差异报告,根据其性质或侧重点的不同,发给相关责任职能部门和管理层作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以便作出有效的纠正或改进。
二、企业财务在成本分析中的特殊问题及原因
(一)材料配方改变 指由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或公司销售策略的改变,为了迎合更多的消费者营养健康、口味、视觉、舒适度、便利等各方面的需求,或用新的包装物、增减分量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等等,如作为新产品上市有新的产品名的,或者在不改变产品名称的情况下,需改变在预算标准成本中所用的材料配方。用以上提到的一般情况下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方法来分析预算配方的标准成本和实际应用新配方的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即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可能很难反映出生产部门的成本控制业绩效果和采购部门对材料价格方面的控制情况,因为除了可能有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的原因外,还可能有产品开发等部门改变配方的原因。因为新配方里的部分材料或者全部材料已经改变了;或者还是沿用旧配方的材料,但材料间的配比用量改变了,新旧配方之间的口径不一致,直接分析其量差和价差的意义不大,差异责任难以分辨。
(二)产品所用生产线或生产方式改变 指企业实际操作中多条生产线或生产车间都可以生产同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在各条生产线或生产车间中所用的人工小时、燃料动力耗用量、生产效率等都有差别,但在做年度预算时选择的生产线不是实际使用的生产线或者所选用的多条生产线的比例与实际的不一样;或者实际与标准都是用同一条生产线,在审批敲定年度标准后,年中时进行工程改造,将部分工序优化,包装方式有所改变,如之前用人手操作的工序,由于卫生、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考虑改为机械自动化操作。如果用一般情况下的成本差异计算方法来分析实际与标准在不同生产线或生产方式下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燃料动力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能无法反映在同等生产水平上实际和标准操作之间真实的差距,难以反映生产部门的实际操作中的相关业务控制、管理业绩,人事或劳资部门在工资福利和人事管理方面的情况,包装生产线和包装方式的改变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情况。因为生产线或生产方式不同,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不同,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就不同,耗用燃料动力和人工小时、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和效率也就不一样。
(三)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不容易找出责任归属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计算结果是全企业实际与预算的固定制造费用之差,不能直接反映出是哪项固定制造费用或者哪个职能部门的花费情况,不便于管理层找到对应项目固定制造费用或者对应部门费用过多或节省的原因并加以控制管理或表彰。例如非直接生产人员实际工资的增减幅度与预算的增减幅度是否一致,实际维修费用、质检费用、生产的固定耗费、材料的仓储和装卸等费用与预算的偏离程度等。如果只算出其总的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没有做更具体的分类分析,很难抓住其控制点,只能泛泛而谈或者乱猜测。
(四)收集的实际数据不可靠 实际发生的数据是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日常登记数归集而来,例如生产部门提供的直接材料耗用量、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产量,人事劳资部门提供的考勤小时,仓库提供的材料库存量,财务部门根据考勤记录小时数预提加班、年度奖金等福利金额等。可能由于报送人员的经验不足,不懂得区分直接人工和间接人工导致分配到产品的成本有误或不合理,产生与标准成本之间不应该有的成本差异;可能由于记录人员疏忽导致数据记录错误或报送人员抄送错误等,以致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情况,影响责任归属的判断。
三、企业财务应对成本差异分析中特殊问题的对策
(一)在成本差异分析的量差和价差基础上增加替代差异分析 替代差异分析是指新旧配方、新旧生产线或生产方式等替代所形成的变动成本差异。新旧是相对于预算来说的,旧是指在当年预算中考虑使用的,新是指预算中已考虑生产的产品由于各种原因需更换新配方、新生产线或生产方式等。但如果是一种全新的产品,预算中没考虑到的,其首次由各部门调查分析测定后算出的成本就是它的标准成本,它与实际成本之差就不存在替代关系。替代差异一般由作出替换决定的相关部门作出解释说明,可能是产品开发部门、工艺技术部门、销售部门等。替代差异反映的是变动成本的替代差异,不反映固定制造费用的,因为固定制造费用是不因业务量而变,最终反映的是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差。替代差异包括新应用材料配方替代预算材料配方的标准成本差异,新应用燃料动力替代预算燃料动力的标准成本差异,新生产线或生产方式下人工小时标准成本替代预算所用生产线或生产方式下人工小时标准成本的差异等。如果新应用配方中有新材料,其标准单价由采购部门确认,预算中已存在的材料标准单价不变,新标准用量一般由产品开发部门确认。直接材料量差与价差就是新应用配方材料实际成本与新应用配方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直接材料替代差异成本是新应用配方材料标准成本与预算配方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替代差异成本=新应用配方材料标准成本-预算配方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燃料动力替代差异、直接人工成本替代差异与直接材料替代差异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燃料动力替代差异=新燃料动力标准成本-预算燃料动力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替代差异=新生产线标准人工成本-预算生产线标准人工成本
(二)将实际和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按部门和费用类别分项反映并做出相关报表 在制定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时就让各部门从其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按成本中心细分出各类费用和预计金额,实际发生该类费用时就与预算作对比,并每月做出固定制造费用报告。有了这个报告就可以直观地分析出企业各部门对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管理情况,还可以分析出是某部门某类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情况或者预算中没考虑到但实际有发生数的固定制造费用的未能预见情况。如工程部门负责的维修维护费用、非直接用于生产的固定能源耗费、其他零星费用;人事或劳资部门负责的非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和各项福利费;计调部门负责的材料仓储费、装卸费和运费等等。这样,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就很容易找到责任归属,并由相关责任部门作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查出根源,作出相应的改进或优化计划和措施。
(三)将不同部门提交的相关数据互相核对 对带有相关性质的两个或以上不同部门提交的数据进行对比,查出不同点后,再调查数据原记录情况,以确保材料数量或人工小时等“量”方面的数据准确性。如将人事劳资部门提供的直接生产人员的考勤人工小时与生产部门记录的生产耗用人工小时对比,可先按生产线,再按日期班别,最后按人名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查出是考勤记录数据的问题,还是生产部门登记的问题导致。可能是生产部门按原先计划排班表的人数和产量来提交数据,没按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可能是考勤系统由于没及时按生产部门人员调换生产线或岗位的通知进行更新;可能两部门之间确认班别的理解不一样;可能是人为疏忽登记错误或记录潦草容易误解所致等等。又如根据期初量、进货量和期末库存量推算出来的材料耗用量与生产部门记录的材料耗用量进行对比,可先按材料名,再按日期,最后按生产线、班别等层层过滤。这样就可以查出是仓库登记存货量、进货量的问题,还是生产部门登记消耗量的问题等原因导致。
(四)当月成本差异与往期成本差异作对比,检查异常差异情况 可以将当月的成本差异与上月、去年同期、当年累积成本差异作对比,针对波动比较大的成本差异作深层分析和调查,这个措施主要是确保“价”方面的数据准确性。如对比当月与上月工资率差异,如金额相差很大,可以检查所预提或已入账的工资、加班、年终奖金、节假日补贴等金额是否正确,看是否有漏记或多记的情况,与相应记录的人工小时是否匹配;以此类推,燃料动力也一样作相关对比,还可做出相关主要燃料或生产线直接人工工资率趋势表更是一目了然;材料方面,可选影响力比较大的主材料具体分析其价格或成本变动情况,再进一步检查采购订单数据的准确性,如单位、数量、价格和供应商与往期的订单是否有大的改变。
(五)算出错误数据的影响数值并调整成本差异报告 成本差异通过企业财务精细的、正确的、多层次的计算分析,用有效的、可衡量的数据直接体现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距,真实反映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程度。通过企业财务提供的成本差异分析报告,找出相关成本差异归属,及时提醒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管理者采取措施对成本差异源头加以优化、改善,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减少不应该发生的“浪费”,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标签:标准成本论文; 制造费用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直接人工论文; 直接成本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标准工时论文; 成本预算论文; 企业财务论文; 部门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