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政治课教学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253-03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深刻领会到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着密切联系,并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注重竞争意识的培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医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碰到的一个课题。从高职教育特点来看,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核心,面向职业岗位,可以说是高职教育最明显的特征[1]。在《经济政治》课的教学中,发现从商品到商品经济,从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篇讲的都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们就紧紧抓住这一点,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不会同情弱者。要求在校学生要学好本学科知识外,还要拥有良好的基本素质,针对一部分同学面对众人不敢大声说话,表现出社交语怯的现象,结合毕业分配第一关就要面对用人单位面试的事实,给学生介绍面试成功的例子和失败的教训。要求他们还要善于表现自己,加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演讲水平,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在课堂上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比如一堂课上完后,就下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先去思考,下一堂课就抽几个同学上来做“小老师”,围绕这几个思考题展开讲解,最后让学生互相展开点评。这样对学生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积极探索第三课堂教学,沟通学生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为以后走向社会做准备。第三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之外,在老师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学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可以加深巩固和整合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拓展综合素质和能力[2]。如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到企业、乡镇做社会实践调查,了解现在企业、农村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该怎么办?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写出调查报告,好的调查报告在班上进行公开的交流甚至院级交流。2015年暑假,职业技术学院共组织了30支队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树立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21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日益文明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各种创新人才。而在课堂上,学生容易拘泥于传统的常规思维,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传统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如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在全党的思想认识上进行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的南巡讲话,针对社会上姓“社”、姓“资”的争论,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了明确的回答。而且,在理论形成过程中敢于打破僵化的条条框框束缚,排除各种思想障碍,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体现了一种非凡的创造意识。因此,结合邓小平理论的教学过程,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启发同学们做任何事,都要独立思考,不惟上,不惟书,只惟真。
3.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反向思维能力。
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切实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探讨问题的解决路径为教育契机,培养出能够科学分析和正确解决问题的学生,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社会重任[3]。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如果学生头脑中对学习一片空白,心里没有问题,嘴上说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那么只能说明你这位学生自己有问题,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反向思维能力较差。我就结合胡适在1932年6月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试想伽里略和牛顿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也不会用书,锁在实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这告诉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需要不断的深入学习、联系实际,养成一种时刻考虑问题、处处查找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讨问题解决的路径,在正视矛盾、分析矛盾的过程中增强正确应对问题的能力。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白衣天使的形象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医德原则。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一些医护人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诸如红包、回扣、以物代药以及乱收费等行业不正之风,在对待病员的态度上出现了冷、硬、顶、气等现象,医德、医风成为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基础就是在学校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政治课的
教学中,教育学生重视自己的医德修养,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在专业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热爱本职,立足本职的高尚情操。针对学医的特殊性,在工作中不能出现丝毫的马虎,事关人命,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有精湛的技术,教育学生只有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打下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基础,牢固掌握本专业所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树立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基础的职业理想,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作为传承文化,研究学问,培养人才的阵地,其校园文化氛围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学校要努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让优秀毕业生回校举办讲座,介绍个人成才和发展经历。同时在课堂上开展白衣天使形象的讨论,同学们归纳出“甜美、清纯,热情,微笑”等白衣天使形象。通过这些教育和讨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
5.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灌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大专生如果没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就容易误入歧途。作为学校政治课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无神论”的重任。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世界是物质讲起,并没有神的世界。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并没有发现天上有个神的世界,地下有个地狱。又如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玉帝、唐僧的人物形象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反映,无非是把人的形象美化,而“地狱”中的阎罗王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反映,无非是把人的形象丑化。因此,各种人物形象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的原型。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思想上筑起一条有效的防线。二是思想政治热点问题为主题。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不能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在思想层面和政治层面都应该起到指导、解惑和规范大学生行为的作用,所以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要做到朴实化、平民化、具体化[4],如开展“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转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以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法律意识为主题。如讲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可以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进行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为主题组织学生参加;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中,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到革命老区进行调查研究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关于高职教育中“竞争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J].职教论坛,2009(25).
[2]成洪静,高立丽.关于开发课外教育资源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
[3]李先灵.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问题意识”的思考[J].2015(3).
[4]肖旭.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主题型实践教学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
论文作者:阮秋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能力论文; 政治课论文; 医德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