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福特获准进入 汽车金融外资涌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特论文,行业动态论文,外资论文,金融论文,汽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月3日,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宣布,银监会已经批准该公司在中国筹建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申请。这是继大众、通用、丰田之后,第四家获准进入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按照福特信贷的计划,该公司将为遍布全国上百家的福特经销商以及购车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福特的信贷,未来将以“福特汽车金融”的名义在中国开展业务,计划初步投资6千万美元(约合5亿元人民币),以满足规定的资本要求及其他要求。
“中国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重要市场,而福特信贷的此项计划将为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及实现对中国的承诺,打下坚实的基础。”福特汽车信贷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麦克·班尼斯特如是说。
金融公司为福特缓解压力
成立45年的福特汽车信贷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为遍布全球36个国家的1100万汽车消费者以及超过12500家汽车经销商提供汽车金融服务。
其实早在1996年,福特汽车信贷公司便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并通过这个代表处与中国政府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开展工作。此外,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在亚洲其他地区也设有业务部门,包括日本、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班尼斯特还表示:福特信贷对中国银监会官员对福特的信任表示感谢。“我们将继续与他们合作,以获得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最后批准。”班尼斯特说。
福特中国汽车公司公关部祝小姐对本报透露:如果一切顺利,福特在中国的金融公司将在2005年中旬正式投入运营,此前福特一直在等待《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
作为扩大在华业务,增资10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福特汽车公司此前宣布将在南京建造另一个整车制造厂。该公司目前在中国有两个汽车制造厂,分别生产福特蒙迪欧和福特嘉年华轿车以及全顺商用车。而福特汽车旗下的其他子品牌,如沃尔沃、捷豹和陆虎虽然没有在中国建立合资生产企业,但也已先后进入中国,并在不断增加进口数额。
福特此举再次证明,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对于不断设法提高销售的国际汽车制造商来说越来越重要。最近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2004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将比上年同期增长24.2%,达255万辆。福特金融公司亚太区运营部的总裁麦克·柯赛尔表示,中国对福特汽车来说是重要的战略市场。
但是,中国的轿车销售从4月开始出现降温的趋势,表象便是各大汽车厂商纷纷降价,业界认为部分原因是购车贷款难以取得。因为从年初开始,各家银行便纷纷紧缩个人贷款。业界资深分析人士贾新光对本报说,今年上半年,仅有10%的新购汽车能从银行得到贷款,而去年这一比例为30%-35%。
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福特汽车拓展在华销售。但是,该公司还面临着一些重要障碍,因为中国没有任何征信机构,因此发放贷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福特汽车信贷公司的客户包括福特汽车公司的经销商以及客户。柯赛尔称,福特汽车对其未来的客户将进行广泛的背景调查,包括家访、同他们的邻居面谈以及核实贷款申请表上的每一条信息。
外资争相涌入
福特、丰田、大众、通用并非个案,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国际汽车制造商超过10家。因为按照WTO的协定,中国的汽车服务贸易领域会100%放开,但WTO不涉及汽车资本合资(WTO是贸易协定,只对软性贸易,而生产、投资环节则不涉及),所以外国厂商开始对汽车金融公司进行独资管理,这也是汽车金融领域2004年开始松动的主因。
广义来讲,汽车金融服务是指汽车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或经销商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对经销商库存融资和对汽车营运机构及用户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从金融服务方式看,除提供信贷业务之外,还包括融资性租赁、购车储蓄、汽车消费保险和信用卡等。
业界资深分析师钟师认为:汽车金融不是纯金融产品,国外商业银行从来不卷入汽车金融领域,因为商业银行不像汽车金融公司那样与厂家有密切的联系,不能够协调好与制造厂商的关系。
之前中国商业银行介入汽车信贷,开始做直接终端的“直客式”(银行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金融贷款服务)零售服务,由于汽车工业大热与迅速发展,在央行对地产的银根紧缩后,汽车信贷一度被商业银行认为是大众消费领域信贷的新增长点。但是商业银行要做家访,信用调查,由于市场巨大,银行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做信用调查,后来的结果是“直客式”金融服务全线溃败。
与商业银行单纯“直客式”的金融服务不同,汽车金融公司直接面对三种金融信贷方式,其一是“直客式”,直接面对消费者;其二是“间客式”,直接面对经销商;其三是直接面对汽车制造商,三层关系涵盖汽车金融服务的各个层次。
“对于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的汽车金融公司而言,由于金融网点的限制,开始肯定不会三个层面全部开展,初期只能以‘间客式’为主,因为人力物力跟不上,只能跟着品牌经销商的网点走。”钟师说。
国外大汽车金融公司都是几大汽车巨头旗下的子公司,财力雄厚,所以能够跨品牌经营,但国内目前无法实现,如丰田、福特、大众、通用这样的汽车金融公司,做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有可能跨品牌经营,目前全球能做到跨品牌经营的汽车金融公司不超过五家,其他的汽车厂商下属金融公司基本上只做本品牌的业务。
“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内的发展趋势良好,因为它有垂直稳定的销售系统,业务比较顺畅,如果贷款客户还贷出现问题,汽车集团公司可以回收汽车,因为其销售网络根本不用担心回收汽车的销售问题,汽车金融公司与主流大厂的关系是‘天仙配’,可以比较顺畅完成整个汽车营销体系,而国内银行的服务要差很多。”钟师如此评论。
对于四家跨国巨头而言,成立独资的汽车销售公司是因为其在国内的布点多,而只有独资的销售公司才能全面照顾四巨头在中国的发展,合资公司只能单方面照顾单个合资品牌,这也是福特、大众、丰田的汽车金融公司独资的根本原因。
中资前途堪忧
汽车金融公司的出现并非仅仅因为履行中国对WTO的承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市场的拉动。
近年来,中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呈猛增态势,四年间增长了286倍。但相对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现有贷款规模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贷款销售出去的汽车占新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20%,与国外的70%相距甚远。
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为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规范管理,有必要通过汽车金融公司专门办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汽车信用消费的增长,会极大地刺激汽车消费的增长,而这有赖于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和成熟。”
而6月1日刚刚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也明确表示:“国家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经核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设立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按照去年10月出台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与国外同类机构开展的业务相比,《办法》所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开办的业务仅限于汽车金融公司的基本业务,这一条款限制了国外汽车金融公司除了汽车之外的多元化经营。
如果单从这两个文件中的规定来看,国家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似乎另外留了民营资本进入汽车金融服务的机会和空间。然而,《办法》对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提出的资质要求切断了绝大多数民营资本想要进入的道路。
《办法》规定: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必须满足,非金融企业其最近一年的总资产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主要出资人须为汽车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等条件。
贾新光认为:《办法》中规定的资金数量绝大多数国内企业暂时都无法达到,这为外资迅速占领汽车金融市场争取了时间。“目前我国应当降低准入门槛,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通过优胜劣汰培养一批有实力的民营汽车金融公司参与竞争,否则外资将在汽车金融领域放开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贾新光说。
从长远看,银行将逐渐退出本身并不占优势的个人车贷业务,而向汽车金融公司的后台融资服务方向发展,而中国的汽车金融领域,降低门槛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