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传统财富观的启示与意义
□郭梦迪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财富观已经不适应现今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传统财富观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财富观;传统;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国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传统财富观也不例外。中国传统财富观是现今中国社会财富观形成的历史基础,也是中国经济思想的根源,其产生与发展与所处时代相适应。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应对中国传统财富观进行重新思考与理解。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财富观相结合,以构建符合现今国情与时代要求的新时代财富观。
1 中国传统财富观
中国传统财富观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学者就提出“义重于利”的财富思想,此后还先后提出“富国、富民”“节用崇俭”“均贫富”等财富思想,其中代表人物有孔子、司马迁、孙中山等[1]。
1.1 孔子的财富观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义富与贵,于我如浮云”以及“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等财富思想。孔子强调追求财富和金钱是人类不可磨灭的本性,认为追求财富是一种正当需求,每一个生物都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下去。同时,孔子也提出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相对于“义”来讲,富贵与财富一文不值。他认为君子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更应注意个人道德情操的养成,不能让富贵与利益牵着鼻子走。此外,孔子认为在个人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财富分配的均衡性,促进社会和谐。
1.2 司马迁的财富观
在继承孔子财富观的基础上,司马迁提出了“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同乐”等财富思想。司马迁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类的本能,是一种正当追求,不能刻意磨灭人类天性。同时,司马迁强调在社会创造财富时,不应“重农抑商”。他认为社会财富并不是单纯由一个行业或部门所创造的,而是由社会各个部门或行业共同创造的,不能因为惧怕商贾拥有巨大的财富威胁到统治者地位而去遏制、抵触,应当鼓励社会各部门或行业积极创造财富。司马迁提出,君王应当尊重社会、自然和经济规律,鼓励社会和个人积极创造财富,同时也要对人们创造财富的行为进行规范[2]。
1.3 孙中山的财富观
近代中国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黑暗,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强调人人都要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人人都要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并享受自身劳动所带来的财富生活。孙中山认为要通过实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通过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实现国家富强。孙中山还提出要规范土地所有制和资本所有权,以达到财富最大化利用,从而振兴中华。
2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
在现今社会中,充斥着各色各类异化的财富思想。一些西方财富思想认为财富仅仅是金钱、土地、货币等有形物质,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异化财富观”——土地财富观、货币财富观、资本财富观等,强调有形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文化、精神等无形财富。当前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就是人们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生态财富的代价。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条件,构建健康科学的财富观不能只考虑物质财富,也要考虑生态财富[3]。
2.1 财富的内涵
构建科学的财富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教师需具有较好的英文能力,以语言作为桥梁,协助学生与患者进行病情交流、促进互动,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增加对教学查房的兴趣。在进行留学生教学前,教师需进行英语能力培训,获得留学生授课资格证书。其次,教师需要有教学责任心,悉心准备教学内容,认真备课。查房前,教师选择合适病例,事先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使其配合教学工作。高素质、责任心强、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师队伍是临床教学的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室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和育人环境。
相较于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来说,许多人对财富主体的认知发生了偏移。他们认为财富的主体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物本化的概念,忽略了在这些物质背后的劳动者。劳动不应作为活动的对象与价值存在,应作为活动以及价值的源泉而存在。如若将劳动作为活动的对象与价值来对待,那必将背离作为财富主体的劳动者这一人类本质。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异化,一旦产生了异化,财富就背离了原本的取向,势必会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进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阻碍。综上所述,应对财富的主体进行再一次确认,即财富的主体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者。
2.2 财富主体的确认
守法。农村残留的宗法观念和封建习俗与法治社会格格不入,一些地区村民自治演变成家族统治,基层腐败和黑恶势力猖獗,不能不说和这些残留有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要彻底改变如此现状,必须加强对农民群众,特别是基层官员的普法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基层法治社会建设方能长足进步。
2.3 财富尺度的确认
财富尺度是衡量财富多少的一个标准物。有人将货币作为财富衡量的尺度,有人将资本作为财富衡量的尺度,有人将土地作为财富衡量的尺度,有人将科学技术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也有人将知识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这些财富尺度其实是一种将物质凌驾于人类之上的财富尺度,是一种以经济为中心的衡量财富的尺度。以物质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所带来的是人们对于金钱、资本、土地等物质的疯狂占有与获取,引发了个人财富与公共财富的矛盾,使整个社会处在被物质操控的状态中。
在美国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伐木公司仍然在将砍伐下来的木材顺流漂浮到木材加工厂进行加工处理。在20世纪90年代,太平洋西北地区每年都有100亿板英尺(木料板材体积单位)的木材以筏运或原木的形式顺流而下,如果这些原木中的1%脱离了浩浩荡荡的原木运输大队,并且逃脱了海上浮木收集者的打捞,就意味着每年有1亿板英尺的可销售木材变成了海上的漂流木。但无论是砍伐下来的原木还是死去的整棵树木,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完成从森林到海洋的旅程。
马克思将劳动作为财富的尺度,随后又将个人发展程度作为财富的尺度。科学的财富尺度应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个人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必将带来社会整体发展,个人生产力提高必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3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对中国传统财富观的启示
随着社会深度发展,财富观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就社会制度而言,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传统财富观也应作出改变。中国传统财富观较重义与利的辨别、崇尚节俭及均富等,但只强调了土地、货币等作为财富创造的主体,没有看到作为劳动源泉的劳动者才是财富创造的主体。应注重“以人为本”,将人纳入到财富观的体系当中来,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作为财富衡量尺度。中国传统财富观未将生态财富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在现今生活当中,生态问题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应当将生态财富纳入财富观的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褚俊英,李维昌.中国传统财富观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40.
[2]宋科.管窥中国传统财富观的源与流[J].大众理财顾问,2015(1):30.
[3]於素兰.中西方传统财富观基本内容研究[J].关洞学刊,2016(2):21-27.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11-000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124.7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1.002
作者简介: 郭梦迪(1993—),女,辽宁大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马克思主义。
标签:财富观论文; 传统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