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协同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运用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苏君1, 赵娜2

1.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宁波 315000;2.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妇保院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目的 家长协同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12例,按数字表随机分配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家属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哮喘治疗有效率,FEV1(第一秒呼吸容积(FEV1)值的合格率,并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哮喘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患儿哮喘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患儿中45例FEV1>80%,占80.36%;对照组患儿中35例FEV1>80%,占62.5%。实验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23.42±3.16 、 13.43±2.15;SDS评分28.69±4.34 、17.46±2.51,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24.25±3.17、19.14±2.37;SDS评分分别为27.36±2.17 、20.25±1.3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 协同护理通过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参与,不仅提高家属对于哮喘患儿的照顾能力,还可以提高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控制率。

【关键词】协同护理;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62-02

支气管哮喘已被WHO列为四大顽症之一,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往往因患儿难以正确执行医嘱及坚持正规治疗方案而引起疾病反复发作[1,2]。得当的护理在此病的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协同护理模式是在责任护理基础上,鼓励家属参与患儿护理过程,提高其照护能力,建立护患合作关系。本研究针对家长协同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12例,其中男63例,女49例;年龄6~15岁,平均年龄为(9.32±1.37)岁。病程1-4年,(2.14±1.21)年;病情程度:轻度持续发作、中度持续发作、中度持续发作、重度持续发作分别为51例、50例、11例;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为32例、47例、33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为支气管急哮喘急性发作期。纳入标准:?无心血管、神经系统合并症;?患儿家属具有一定的沟通理解能力;?自愿参加本研究。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情况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分级给予合适的雾化吸入。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儿科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讲解哮喘促发因素、自我监测方法及处理方法等内容,并定期观察病情,配合医师,执行医嘱。

1.2.2 实验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属协同护理干预。分为家属健康教育和家属实施护理两部分。

1.2.2.1 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在患儿午休时,选择合适的教材,并配以图片,科室专人予家属讲述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机制、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方法。课后发放《支气管哮喘知识图册》,以便家属更好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1.2.2.2 家属协同护理干预:?雾化吸入指导: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雾化吸入频繁,以氧气驱动高压泵来缓解缺氧症状。若症状缓解不明显,可加入异丙托溴胺。患儿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观察病情,使患儿处于半卧位或轻松坐姿,并鼓励患儿做深吸气、慢呼气动作,进而使更多的药物到达细支气管。若患儿哭闹,则暂停雾化治疗,待情绪稳定后继续治疗,以免影响药效。雾化吸入完毕后帮助患儿进行洗脸、漱口,尽可能减少口咽部及面部的药物沉淀。2日常生活协助:家属尽量勤开窗通风,形成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病区,家属密切观察患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刺激物等过敏原或被动吸烟。经常换洗被罩、床单扥,避免使用喷雾杀虫剂等各种刺激性液体。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过甜、辛辣食品及过敏食物。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根据患儿哮喘缓解情况,逐步半卧位,过渡到进行室内活动,至室外走动时,注意增添衣物,以防受凉后再次诱发哮喘发作。3心理干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并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可能对患儿造成不良心理问题。悲观焦虑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均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反过来,哮喘久治不愈又会引起多种心理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类患儿,不仅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儿,语气温柔,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时时注意患儿情绪,而且告知家属尽量不要责怪患儿,多多给予鼓励。尽量不让患儿看到其他患儿哮喘发作或抢救时的状态,以免增加其焦虑和恐惧心理。

1.3 评价指标: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一下情况,1比较两组患儿哮喘疗效:无明显气促、喘息,无哮鸣音,讲话时可以成句,可平卧,无明显焦虑及烦躁为显效;喘息或咳嗽减少,活动是出现明显气促,呼气末出现哮鸣音,讲话仅能说短句,出现焦虑、烦躁、轻微出汗,呼吸频率加快为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为无效。2监测肺功能合格率:记录第一秒呼吸容积(FEV1)值,FEV1大于80%为合格,80%以下为不合格。3满意度:出院当天令患儿家属评价护理服务。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护理满意度以患者分数分3个等级:满意(>90分),比较满意(75~90分),不满意(<75分)。每组各发放56分调查表,全部收回。4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观察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百分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论

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具有反复发作、难根治的特点。支气管哮喘由慢性炎症所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3]。在疾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良好、准确的护理可起到促进疾病康复、减少痛苦、缩短病程的作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强调“以疾病为中心”或“以患者为中心”,缺少了对于家庭与患者病情相互之前影响的关注。早在1960年,美国提出父母提供护理单位的概念,并且发现患儿与家庭之间关系密切,家庭可以影响患儿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护患比例尚不协调,难以实现很好的一对一全程护理,且儿童难以自行很好的执行医嘱。有文献报道,我国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哮喘患儿比例不足5%[4]。由于患儿受年龄、接受力的限制,控制哮喘的关键在于家长帮助患儿实现正确规范治疗和自我管理[5,6]。目前,家属对于哮喘疾病及患儿护理知之甚少,有待提高[7]。因此,本研究采用护患协同模式,将家属、护理人员协同起来,共同参与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护理过程,分为对哮喘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家属护理干预两部分。在家属护理干预中,家属给予儿童针对性的饮食、运动、心理护理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哮喘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患儿哮喘总有效率为78.57%,说明经过家属干预后,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控制率更好,可能与被褥清洗,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不当运动等日常环境的改善有关。实验组患儿中45例FEV1>80%,占80.36%;对照组患儿中35例FEV1>80%,占62.5%,说明实验组患儿呼吸功能较对照组好。实验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23.42±3.16 、 13.43±2.15;SDS评分28.69±4.34 、17.46±2.51,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为24.25±3.17、19.14±2.37;SDS评分分别为27.36±2.17 、20.25±1.36,说明实验组患儿心里状态更好,这可能与家属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有关。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通过护理人员与家属共同参与,将权力交与有能力护理自己孩子的家属,使患儿在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达到满足舒适的状态,不仅提高家属对于哮喘患儿的照顾能力,还可以提高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控制率。

参考文献

[1]张丽莉.家长协同护理对哮喘患儿住院舒适度及远期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1677-1680.

[2]何森.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18(19):2303-2305

[3]牛峥彬,崔妮.小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236.

[4]张娟.整体护理理论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105-106.

[5]蔺萃,张永法,曲彦.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1):91-94.

[6]蔡盈,晁玲,史德利,等.优质护理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J]2015,(3):588-590.

[7]龙月云,潘晓琤,陈晓玲,等.哮喘患儿家属疾病认知及家庭护理状况研究[J].2014, (34):4357-4359.

论文作者:吴苏君1, 赵娜2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家长协同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运用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_吴苏君1, 赵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