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异常迅猛,高速公路建设更是一日千里,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施工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管理,按照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全面加强整个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要事抓好。所以,加强公路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山区的建设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建设跨世纪的公路工程,需要从安全工作抓起,不可麻痹大意。
关键词:山区公路施工;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控制措施;高速公路施工
1 合理确定安全事故的界限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对导致安全事故的事件进行了规定,明确指出了对死亡、伤害等各种事件的安全认定。
如果运用动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可以把事故认定为一个过程,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的系统作用,经过一系列中间事件而最终导致不希望的有害结果的过程。桥梁施工过程主要是组织人员、材料、设备和工具等,根据设计文件要求,要尊重施工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的生产组织管理,实现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路桥建设过程中,导致项目建设无法进行,或者由于意外因素的干扰事件种类很多。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要进行的分析研究,可能涉及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同时,还有自然力的因素。
2 桥梁安全事故的特性分析
与其他工程建设相比,桥梁施工拥有自己的特点,发生的事故也存在特殊性。在研究桥梁施工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之前,明确这些特点对更好的分析事故原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严重性
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其影响往往较大,因其常常会伴随人身伤亡或损失,尤其是重大的群死群伤事故,影响恶劣,甚至引发社会安全问题。安全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不仅数额巨大,通常也无法挽回。
2.2 复杂性
桥梁施工作业要求高,环节多,设计复杂。同时作业过程中,受到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需要统筹安排,把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结合施工技术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因为同类安全事故,诱发的因素可能不尽相同。比如桥梁坍塌事故,桥型、地质环境和施工工艺不同,得出的事故原因千差万别。这样,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时,就增加了判断其性质、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的复杂性。
2.3 可变性
桥梁施工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现场安全事故也并非静止不变的,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甚至出现恶化局面,如果没有得当的处理手段,往往可能发展成为严重或重大安全事故。故此,进行事故隐患分析时,要高度关注事故隐患的可转换特性,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消除,杜绝其发展恶化为安全事故。
2.4 多发性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通常表现出局部性特征,例如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起重机械事故、中毒事故等。所以,应该总结经验,对于事故多发部位,应该采取有性的预防手段,变事后处理为预先控制,防患于未然。
3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3.1 人的安全性控制
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管理者、监理人员等是作业过程的主体。现场人的行为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现场从业人员缺少安全意识,未能按照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未穿安全鞋、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操作等;没有采取设置防坠网等保护措施就开展现场高空作业,未制订紧急事故处理措施,如人员落水急救,人员触电急救等;施工现场没有明显的防坠落、防尘等安全警示标识;未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不能严格按照作业指令进行现场施工,忽视安全提醒,安全设备设施维护不当功能失灵等。没有创造良好的现场作业环境,没有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三违”问题常有发生,现场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根本性治理。
在实际施工中,虽然逐步认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了相关对策和处理方案,但是由于基础管理薄弱,还是频发安全事故。从业者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三违”现象较普遍。所以,从人的不安全性角度去研究安全管理,首当其冲,是解决好现场施工安全问题的关键。安全人机工程学立足于安全管理,从安全工程学的角度研究人机安全问题,帮助管理者和现场作业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学习预防发生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基本方法。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约80%的安全事故是人的因素引发的。所以,安全人机工程学把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当作核心问题阐述,主要内容是研究导致安全事故的人的因素,分析操作失误和事故预防等问题。
3.2 物的安全性控制
现场作业中,由于物处于不安全状态引发的安全事故不胜枚举。这里的物,主要是指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设备设施、维护工具等。由于物总是处于某种量能形态中,如果意外释放量能,就成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施工现场还是经常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设备部件老化,装置结构存在缺陷,材料强度不符合要求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功能失效;现场存放有危险品、有害物质;物品堆放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构成生产隐患。如果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物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交叉,就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要抓好现场物的状态管理,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3 管理的安全性控制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管理手段是达到安全控制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而在实际的过程中,高速公路的安全控制可以从四种管理方式入手:第一,法律层面: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来规范施工安全管理活动,体现国家的意志,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包括制定法律和制度以及确保法律和制度得到执行和遵守两个方面。法制健全与否的标志,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完备的法律和制度,从根本上说,还决定于这些法律和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正得到遵守和执行。第二,经济手段:是指政府根据施工安全的经济属性和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税费等经济杠杆来达到促进建筑安全目标的各种具体方式的总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较广和较成熟的经济手段是职业伤害保险制度。第三,文化手段:安全文化是指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问题的模式和规则。从社会层面上看,它指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和对事故的恐惧。从企业层面上看,它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准则。从个人层面看,它指对他人、对家庭和对自身生命的责任感和价值观。第四,科技手段:桥梁施工安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政府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建设过程中发生损害的可能性。科技手段是指能够带来安全水平提高的各种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工人安全意识培训、施工机械与施工工序的优化改进、采取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对于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对策,只有从这三个方面达到相应的安全管理标准,从根本上杜绝施工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全面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防止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尔柱. 浅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85-186.
[2]苌浩.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交通世界,2016,(Z1):206-207.
[3]王明慧,李开兰,朱永波. 山区高速铁路特大桥上跨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 铁道建筑,2015,(02):52-54.
[4]葛忠广. 浅谈如何做好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J]. 门窗,2013,(06):257.
论文作者:姚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桥梁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事故论文; 作业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