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估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39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4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所有患儿均先后进行头颅CT(对照组)以及常规脑电图(实验组)监测,对比分析本研究中两组患儿监测出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脑电波异常患儿例数、检出异常率以及预后评估情况(致死率、致残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轻度脑电波异常15例,占比38.46%;中度脑电波异常12例,占比30.77%;重度脑电波异常10例,占比25.64%。共检出脑电波异常患儿37例,检出异常率为94.8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脑电图重度异常、中度异常、轻度异常患儿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脑电图正常患儿的致残率为6.67%,较实验组(0.00%)明显更高,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44%,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常规脑电图的监测效果更佳,可有效评估患儿的预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电图;病毒性脑炎;小儿;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087-02
在临床上,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小儿为该病的常见群体[1]。该疾病的主要诱发原因为肠道病毒侵袭、流感病毒以及感染脑实质等。因个体因素的不同,该类疾病患儿的病情轻重不一[2]。由于该疾病无特异性体征,临床诊断准确率较低,常存在较高的漏诊、误诊率,影响患儿的就诊效果[3]。在早期,病毒性脑炎患儿在监测下,常表现为阴性,因此临床诊出率较低,导致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措施,预后较差[4]。若对于存在精神障碍等症状的患儿,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终身残疾,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5]。由于诊断效果不佳,使得患儿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导致患儿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更高,预后较差。相关研究表示,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其脑电图出现异常的生理变化时间要远远早于患儿脑脊液的改变,且较CT、磁共振诊断结果改变的时间更早[6]。由此可知,将脑电图监测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的首选方法。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3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4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主要探究患儿进行头颅CT、常规脑电图监测后,其脑电图异常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的检出率,并进行对比。相关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4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对照组)与常规脑电图(实验组)监测。其中男性患儿占20例,女性患儿占19例;年龄最小者为1岁,最大者为10岁,平均年龄为(4.56±2.75)岁。
纳入标准:患儿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抽搐以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其血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脑脊液穿刺检查结果中显示,其蛋白以及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经过CT检查均为临床确诊病例。
排除标准:化脓性脑膜炎或者结核患儿;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系统障碍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者;家属对本研究无意愿纳入者。
1.2 方法
头颅CT检查:使用横断面,以眦耳线为基线,向上依次扫描8~10个层面,层厚为5~10mm,与基线平行。扫描时,应固定头部,对于不合作患儿,可在麻醉下进行。在患儿的扫描过程中,应进行过度换气、睁闭眼实验。
常规脑电图监测:给予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16导联进行描记,在记录过程中均进行睁闭眼诱发,对于配合度良好的患儿进行过度换气试验,描记时间为20分钟左右。嘱2周后复诊脑电图。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监测出的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脑电波异常患儿例数、检出异常率以及预后评估情况(致死率、致残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
1.3.2判定标准 满意度根据2周后复诊脑电图时的问卷调查表评价,主要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与一般满意度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观察对象监测的数据用SPSS 20.0软件核对,用(%)表示两组计数资料,并用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当两组观察对象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用P<0.05表示两组患儿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头颅CT异常程度检出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儿经过常规脑电图检测后,其轻度脑电图异常15例,检出异常率为38.46%;中度脑电图异常12例,检出异常率30.77%;重度脑电图异常10例,检出异常率为25.64%。共检出37例,检出异常率为94.87%,相较于对照组头颅CT各异常程度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头颅CT异常程度检出情况对比[n(%)]
3.讨论
在临床上,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病理学改变为出血、水肿、坏死以及组织浸润,常发作于婴幼儿[7-8]。诱发原因与肠道病毒侵害、流感病毒以及感染脑实质等有关,不仅对患儿的脑实质具有损害,且可导致脑功能发生障碍[9-11]。患儿的神经传导功能减慢后,可使得其发生脑电活动严重失常[12]。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放电频率发生变化,因此,患儿发生脑电图异常的概率更高[13-15]。
脑电图属于一种临床常用的电生理检查手段,可发现早期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状态改变[16]。该检查手段对患儿的脑部异常放电灵敏性较高,且操作较简单,不会对患儿造成创伤,且可重复使用[17-19]。因此,脑电图被人们判定为用于监测脑部损伤程度的主要指证之一[20]。头颅CT检查对小儿神经系统的较多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显示病灶部位以及范围大小,无法全面观察患儿脑部异常情况,临床存在较高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21]。脑电图监测可较早发现病毒性脑炎患儿脑部组织的受损情况,是其他各种监测手段不可取代的[22]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常规脑电图监测后,其脑电图检出异常率为94.87%,其中轻度脑电图异常15例,检出异常率为38.46%;中度脑电图异常12例,检出异常率30.77%;重度脑电图异常10例,检出异常率为25.64%。较对照组(头颅CT检查)的检出异常率(61.54%)更高,P<0.05。结果显示,由于患儿的脑细胞受损,导致神经细胞的代谢速度以及强度下降,进而影响头颅CT的检查效果。由于常规脑电图监测对患儿无损伤,且操作简单,患儿家属对该项监测方式的满意度较高。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7.44%,较对照组更佳,P<0.05。该结果数据可充分证明以上观点,不仅如此,实验组患儿的正常脑电图患儿致残率为0.00%,无患儿出现死亡。而对照组中,头颅CT检出正常的患儿致残率为6.67%,较实验组更高,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中,脑电图的诊断效果可观,且常规脑电图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在临床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更生,王宏奎,梁永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8):1164-1165.
[2]陈海生,钟卫东,邱雪文.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2):1632-1634.
[3]郑莉凡.小儿病毒性脑炎55例脑电图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7-17.
[4]Jeroen Venhovens,Bianca Stelten,Bart F.E. Feyen et al.Ischemic Stroke as a Complication of Varicella Zoster Encephalitis: A Case Report With Detailed EEG Discussion[J].Clinical EEG and neuroscien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EG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Society (ENCS),2014,45(4):310-314.
[5]董晓峰.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118-119.
[6]石志杰,孙美珍,程霞.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5,24(5):318-320.
[7]刘慧珍.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3):14-15.
[8]李云生, 赵枫. 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 14(3):47-49.
[9]Sili,U.,Kaya,A.,Mert,A.et al.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 and outcome in 106 adult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Pan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Virology,2014,60(2):112-118.
[10]杨志晓,陈国洪,王媛.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61-63.
[11]魏从真.选择素和sVCAM-1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检测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6.
[12]田领.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9):125-127.
[13]彭琴玲,胡南,罗元芝,等.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9):648-649.
[14]Hibino,Makoto,Horiuchi,Shigeto,Okubo,Yoichi et al.Transient Hemiparesis and Hemianesthesia in an Atypical Case of Adult-onset 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Associated with Adenovirus Infection[J].Internal medicine.,2014,53(11):1183-1185.
[15]王艺玲,雷叶青,王海裕,等.64例病毒性脑炎临床与脑电图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01-3603.
[16]李婷,史丽娜,范学文.视频脑电图对重症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5,37(8):686-688.
[17]李腾飞,陶维娜,席音.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135-136.
[18]卢艳辉.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中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12):22-23.
[19]崔虹,杨静,郭武玲,等.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3):2553-2555.
[20]吴兆海.都江堰地区小儿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7):6-8.
[21]盛彦勤.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96-97.
[22] Adenot,M.,Frobert,E.,Blanchard,G.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severe viral encephalitis with known causative agents in children: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16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2008-2011)[J].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2014,29(11):1508-1518.
论文作者:钱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脑电图论文; 脑炎论文; 患儿论文; 异常论文; 检出论文; 实验组论文; 小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