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意义_国际原子能机构论文

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意义_国际原子能机构论文

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含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含义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005年7月访问华盛顿,两国签署了历史性的民用核合作协议,把两国的民用核合作列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议程。今年3月初,美国总统访问印度,两国又签署了旨在划分民用和军用核反应堆的核合作协议,规定22个核反应堆中的14个为民用,其余的8个为军用,前者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制度,后者为印度的核武器生产设施,不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检查。根据这一协议,印度必须将民用核反应堆与军用核项目分离,然后才能得到美国提供的核技术和燃料。要使这项核合作协议生效,需闯过三关: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印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谈判设立针对印度的监督核查机制,以及核供应国集团成员国同意网开一面,把印度作为特例对待。美印民用核合作协议动摇了现行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根基,有可能引发新的核扩散。

一、政府热情推动,舆论严重分裂

美印核合作协议从签署的那天起就在两国引起激烈的辩论。两国政府同时要应对两条战线上的挑战:一方面必须为落实达成的协议彼此进行讨价还价,另一方面不得不应对各自国内的反对声浪。就像走钢丝的演员,布什和辛格在艰难地从绳索的两端向中间迈步,前景要么是双赢,要么是两输。因此,两国政府动用一切力量进行游说,争取核协议能够顺利过关。

就美印核合作协议而论,美国舆论界分为“地缘战略派”和“核扩散派”,党派政治分野不很清晰。前者强调美印战略关系的重要性,认为扶持印度成为美国联盟体系的一部分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而后者强调美印核合作协议削弱了国际防核扩散机制,将导致核武器进一步扩散,从长远来看将损害美国的全球安全利益。在印度舆论中,党派政治分野相对清晰。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均指责政府出卖了国家主权和损害了国家安全利益,科技界的专家评论也为反对核协议的党派和人士提供了炮弹。

美国众议院已经于今年7月以绝对多数票批准了该协议,而参议院还没有真正把球接过来。从目前国会辩论的情况来看,参议院很难原封不动地批准该协议。一些议员已经要求对协议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如果印度将来进行核试验,美国就中止与印度的核合作;美国政府必须每年向国会提交报告,说明印度是否遵守了协议条款;印度要首先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民用核设施进行核查达成协议,然后美国国会才会批准该协议;对印度处理废弃核燃料进行必要的限制;要求印度停止生产核裂变材料等。今年4月5日,为了推动国会批准该协议,国务卿赖斯在国会作证时强调协议有利于防止核扩散,至少把印度的14个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管之下,让印度承诺不转让核设备及其技术等。因此,印度舆论认为,美国企图利用核合作协议监控印度的核设施和核计划,而不是为了解决印度的能源短缺问题。

在印度,在野党和左翼团体把核协议当做政治斗争的一张牌,指责政府在关系国家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向美国让步。它们主张该协议应当得到印度议会的批准。印度人民党领导人亚什万特·辛哈坚持要求,印度两院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管核协议的执行情况。今年8月14日,针对美国国会对核协议进行修改的提议,印度8位资深核专家上书曼莫汉·辛格总理,反对进行修改,认为任何修改有可能给印度的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他们指出,不能接受“不可逆转的核查,”只允许检查进口的设备和原料,不能干涉印度自主开发的核研究项目。专家们也要求,应当由印度议会制定出核协议的基本原则。他们给总理的公开信引起印度舆论的高度关注。①

今年8月17日,继去年7月29日和今年2月27日的核政策声明之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联邦院就印美核协议做了第三次政策说明。事实上,这是辛格政府的一场“核协议保卫战”②。曼莫汉·辛格阐述了印度政府坚持执行该协议的决心,反驳了反对派要求核协议需获议会批准的主张。曼莫汉·辛格强调,核协议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对解决印度的能源问题至关重要。他愿意承担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美国国会议员提出的条件,辛格重申了印度外交政策的自主性,不会屈服于外部的压力。他强调,印度既不承诺将来不进行核试验,也拒绝停止生产核裂变材料。今年8月26日,曼莫汉·辛格总理向印度核专家们表示,印度政府反对对协议进行任何重大修改,不允许美国将这份核协议当做对印度实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类限制的秘密方法。为了防止印度议会介入核协议,支持核协议的人士声称,外交政策属于行政部门管辖,应当由政府全权处理。

曼莫汉·辛格表示,印度不接受超过 2005年7月18日印美核协议和2006年3月 2日“分离计划”的任何内容。如果美国在分离计划或者其他领域把新的条件强加于印度,印度政府将得出自己的结论。③辛格的讲话表明,如果美国不顾印度的关切而一味施加压力,印度政府将从协议的立场上后退。美国参议院外委会资深参议员拜登表示,布什政府赌的是“未来的印度政府按协议规定行事”,“一旦印度说不,遏制核武发展的全球框架将受到威胁”。如果美国“判断错误”,“付出的代价将是整个21世纪”。印度驻美大使罗南·森表示,印度“绝不考虑就核合作协议重新磋商,也无法接受美国国会为通过该协议而设的任何附加条件”。印度外交国务秘书萨兰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指出, “核合作协议能否通过,决定着我们未来关系朝哪一方向发展,印度不可能既是美国的合作伙伴,又是美国制裁的目标”④。印度前外长纳特瓦尔·辛格表示,辛格总理在7月18日的政策声明显示,“他或许也保证了这笔交易寿终正寝,尽管协议的原始版本是对我们有利的。”⑤

显然,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印度,这场关于核协议利弊的辩论将会继续。就落实军民核设施分离而言,印承诺的“分阶段”进行,到2014年才能完成。现在,核协议的命运仍悬在半空,也许会顺利软着陆,也许会成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线。在印度,要求总理下台的呼声已经出现,只要左翼政党说“不”,曼莫汉·辛格政府就会随之倒台。

二、从美国特殊论到印度特殊论

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凡是拒绝签署该条约的国家,都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核援助,而且将面临核武器禁运的制裁。印度一直拒绝签署该条约,而布什政府对印度采取双重标准。按照布什政府的说法,印度是“拥有先进核技术的国家,”但没有正式承认印度是核国家。美国所以愿意与印度开展民用领域的核合作,是因为印度是一个没有核扩散记录的负责任国家。在这里,美国有意混淆了当今国际核扩散机制中“核国家”与“非核国家”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分。事实上,印度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谈判时,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印度是以“核国家”的身份还是以“非核国家”的身份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谈判。因为不同的核身份,核安全保障的机制也不一样。

根据美印领导人2005年7月18日签署的联合声明,印度需要把民用和军用核设施进行分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民用核设施的监督,并签署和遵守核监督附加议定书,继续坚持暂停核试验的承诺,支持谈判签署《停止生产核裂变材料公约》,按照导弹技术控制制度和核供应集团的原则建立出口控制制度,不扩散核技术。而美国需要修改1954年的《原子能法》和1978年的《核不扩散法》,承认印度与其他核国家一样享受同等的权益,说服国际社会接受印度的核国家地位,与印度开展民用核合作,向印度出口核原料和民用核反应堆技术。这份联合声明事实上承认了印度核武器国家的地位,允许印度保留发展核武器的8个核设施,但在核不扩散框架内美国又声明不承认印度是核武器国家。⑥

在印度尚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美印核合作将在不扩散领域开创一个恶劣的先例。如果其他国家效仿,只会加剧而非遏制核扩散的势头。反对美印核协议的人士指出,如果认可印度成为国际规则的特例,就会为诸如俄国、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打开了潘朵拉魔盒。今年3月,在美印发表民用核合作联合声明后,巴基斯坦也希望同美国签订类似的核合作协议,但遭到美国的拒绝,理由是印度特殊,印度与巴基斯坦国情不同。今年4月5日,巴总统穆沙拉夫会见美国主管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鲍彻时指出,巴基斯坦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应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其中包括核能利用。但鲍彻声称,美国正在寻求与巴建立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战略关系,但是美国不打算把美印核协议扩大到巴基斯坦。⑦目前,巴基斯坦正在建一座1000兆瓦的核电站,能够生产核武级的钚,⑧就是因为美印核合作协议没有限制印度的核武器发展计划。

美印核协议对现有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形成冲击。在印度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美印在核能领域全面合作,事实上默认了印度本身的核武器扩散行为,也认可了印度的核武器国家地位,违背了该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其他事实上的核武器国家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有理由要求享受同样的核地位和待遇;而伊朗和朝鲜也更有理由我行我素,拒不放弃自己的核计划。具有制造核武器能力的日本和巴西等国家找到了效仿印度争取进入核武俱乐部的先例。本来就漏洞百出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将因此进一步削弱。

美印核协议有可能引发地区核军备竞赛。如果该协议得到实施,虽然印度的民用核设施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但这并没有限制印度发展核武器和开发新的核武器研究项目。实际上,核协议允许印度本来用于民用反应炉的核材料转而用于军用项目,增加核材料的储备。美国与印度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和技术支援,也有助于印度发展洲际弹道导弹,进而增强印度的核武能力。今年 3月17日,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如果美印核协议付诸实施,将严重影响南亚安全环境。虽然巴无意进行核竞赛,但必须保持必要的核威慑能力。

从国际上来看,核协议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的欢迎。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也表示了与印度开展核合作的意向。美印核协议墨迹未干,俄罗斯就表示将向印度提供60吨核燃料。在布什政府为抢占印度的核能市场而把印度置于国际防核扩散机制之外的情况下,也启动了多国竞相与印度进行核能合作的进程。

美印核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印度的核武器国家地位,国际社会必须制定新的规则来妥善处理像印度这样的事实上的核武国家,而不是采取自我定义、为我所用的“双重标准”对待现行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但从长远来看,国际社会必须正视新出现的核武器国家这一现实,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核供应国集团等机构内制定新的措施和原则,使防核扩散机制适应新的现实。

三、从核合作入手,志在结成战略联盟

冷战结束之初,南亚地区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并不处于优先地位,其南亚政策从属于美国的亚洲政策,在外交上同印巴保持一种使印巴既爱又恨的平衡。但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把对美外交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希望利用美国这个筹码使印巴关系的天平向有利于自己的一边倾斜。美国和印巴在各自外交设计上的不协调,常常困扰着相互之间的关系。印巴对美国的过高期望与美对南亚的较少关注之间的失衡,常导致印巴的失落感。

从本世纪初以来,正在崛起的印度成为当今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印度政府制定了“印度战略构想”的崛起计划,将印度的外交与安全战略扩展到整个亚洲乃至全球。印度积极发展同世界主要大国的伙伴关系,寻求扩展外交空间,期望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球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美国在战略上重视印度的原因在于冷战结束后南亚局势发展的特殊性。美国认识到,在反恐战争中借重前线国家巴基斯坦的同时,必须使印度也成为美国反恐战争、维护印度洋安全以及制衡中国崛起的关键力量。早在 2005年3月,赖斯国务卿访问印度期间就曾表示,她代表布什总统“提出一个决定性的更广泛的战略关系蓝图,帮助印度实现成为世界上多种族的民主国家之一的目标。这一蓝图包括在和平、防务、能源以及经济增长等领域进行全球性的战略合作。”⑨

印度的崛起和印美战略关系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布什政府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印两国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于2004年1月达成“美印战略伙伴后续步骤”协议,主张在此框架内加强两国在民用核能、空间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2005年7月18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同布什总统签署了联合声明,决定把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推向全球伙伴关系的新阶段,进一步推进印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今年 3月,布什总统访问印度,进一步推动包括核合作在内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如果浏览一下美国的全球外交政策,在未来三四年内最大的变化是美国将重新聚焦南亚,特别是与印度建立更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的美印关系处于1947年现代印度创立以来的巅峰。⑩美印两国努力建立互动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寻求两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尽量缓解或回避彼此利益冲突的羁绊。从长远来看,美印关系的发展将涉及亚洲地缘战略的演变和地区力量结构的重组。

冷战结束后,美国意识到要确保对南亚事务的影响力,必须改变以平衡印巴关系为中心的传统政策,要以某种方式把印巴分别纳入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2000年3月,克林顿在访印期间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签署了《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的联合声明,双方决定建立“持久的、新型伙伴关系”。 2003年4月,英国《简氏外交报告》透露,五角大楼出台了一份长达153页、题为《印美军事关系:期望与认识》的报告,其核心内容就是建议美印结成长期联盟,遏制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潜在对手。(11)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试图建立以其主导的安全战略架构,包括所谓的“亚洲版北约”、“志愿者联盟”和“非北约主要盟国”等。在俄中印三边对话机制启动后,美国一直提防三国建立反美战略联盟。中国驻印度记者任彦指出,印度只不过是美国战略棋盘上的一个棋子,双方并非平等的“战略伙伴”。美国之所以如此看重印度,主要是想拉拢印度进入美国全球战略轨道,使印度成为保持亚洲军事平衡的一支重要力量。(12)

美国南亚政策的核心是,在地缘战略演变的大背景下,美国不再把南亚看成是独立的安全体,而是把南亚纳入美国欧亚大陆战略。南亚已经同美国的反恐战争和全球防扩散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同美国应对亚洲崛起的战略联系在一起,同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亚洲联盟体系联系在一起。1997年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的题为“美国对印巴的新政策”报告提出,在遏制中国的后冷战体系中,美国应支持印度作为抗衡中国的核力量。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指出,印度到底是成为国际社会的一支独立力量,还是成为美国的战略盟友,很大程度上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地缘战略产生影响。(13)美联社驻新德里记者马修·罗森伯格说,美国和印度结盟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用来平衡和抵消中国的影响力,但是新德里并不希望扮演这样的角色。(14)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赖斯在今年4月5日的国会听证会上虽然没有特别表示对中国的担忧,但她说,“印度可以成为正在迅速变化的亚洲局势中的稳定支柱。”(15)可以清楚地看出,布什政府当前对南亚和印度的政策基本上遵循着上述建议的轨迹。两国的民用核合作协议,不过是要搬掉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同时也是两国走向全球战略合作的切入点。

注释:

①《总理减少人们对印美核交易的担心》,《印度教徒报》 2006年8月27日。

②③王耀东:《曼莫汉·辛格打响核协议保卫战》,《文汇报》2006年8月21日。

④《美国会质疑美印核协议,印度官员忙着游说》,人民网2006年4月10日。

⑤[印度]纳特瓦尔·辛格:《为允许发言的讲话》,《印度教徒报》2006年8月21日。

⑥美国驻印度大使馆2006年4月24日的声明,《新京报》2006年4月26日。

⑦《美国声称印巴国情不同,应按不同方式予以处理》,《新京报》2006年4月7日。

⑧斯达特·斯里瓦斯塔瓦:《印美核交易跨越了主要障碍》,《亚洲时报》2006年7月28日。

⑨2005年3月19日赖斯在日本上智大学的演讲。

⑩斯达特·斯里瓦斯塔瓦:《选择尚多》,《亚洲时报》2005年6月23日。

(11)《环球时报》2003年10月8日。

(12)《环球时报》2005年3月23日。

(13)《美报:美印欲变成战略伙伴将影响全球地缘战略》,中新网2005年7月1日。

(14)《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7月22日。

(15)《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年4月6日。

标签:;  ;  ;  ;  ;  ;  ;  ;  

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意义_国际原子能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