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环境污染问题随之加重。其中,固体废物的污染和治理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文章从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出发,探讨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列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以便为环境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建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环境工程;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固体废物是指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固体及泥状物质,同时也包括废水和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物质,因此估计废物主要产生的途径是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注重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生活环境的品质,因此,环保成为新时代的新主题。固体废物污染作为普遍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环境工程建设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1固体废物概念及特点
1.1固体废物概念
《固体废物法》中明确规定固体废物产生于生产建设、日常生活等活动中,且在一定时间与地点内无法被利用,其主要指的是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固态、半固态等废物物质。同态废物来源较为广泛,包括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同体废物、危险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等。其中T业固体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其产生于丁业生产过程中。而危险废物则指的是根据法律规定被列人国家危险名录中且具备危险性的固体废物。
1.2固体废物特点
一是固体废物丧失了原本的利用价值,在二次利用方面缺乏技术与对策;二是同体废物无法直接被利用为其他产品的原材料;三是同体废物存在多种形态,且成分复杂具备多种特性;四是同体废物具备一定错位性,其因放错了时间与地点而被看做废物,只要得到合理处理则可以变为可利用物;五是固体废物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且其技术成熟度决定着经济价值的获得度;六是固体废物具备较大危害,无论如何处理,且均或多或少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2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1 对土壤造成污染
固体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存在于地表的制备,并在之后引发水土流失。此外,固体废物中所蕴含的有害物质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也有所变化,最终对微生物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也会传入食物链中,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2.2 对水体造成污染
固体废物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一种污染方式就是将固体废物直接倾倒在海洋或者河流中,破坏了水质,同时它会直接对海洋生物和河流的动植物等造成伤害;另一种污染方式就是随着天然降水或者随风飘移进入地表径流,进而流入江河湖泊,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2.3 对大气产生的污染
如果在露天堆放和填埋的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废物,那么势必会在堆放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有毒有害的气体,从而使得一个区域内的空气被污染。事实上,即使是在运输固体废物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从而对大气产生污染。
3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
3.1卫生填埋处理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中应用较多的是卫生填埋处理,该技术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卫生填埋技术的优点是:处理固体废物量大且节省资金,性价比较高。同时卫生填埋技术可以利用有机物来加快固体废物的降解速度,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如果增加沼气回收设备,可以将沼气收集并合理利用。但我国的卫生填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我国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缺点是:一是监督机构的缺乏,无法再固体废物处理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固体废物的处理缺乏标准流程;二是没有明确的估计废物卫生填埋规范,在固体废物处理时容易发生二次污染。
3.2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技术在固体废物上的应用,通常需要较强经济实力,因此在发达国家中应用较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对固体废物中的病菌进行有效的消除,并且对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处理,固体废物的焚烧可以极大的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降低到原体积的10% 以下。此外,焚烧处理可以利用燃烧固体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也开始应用,但通常是用于医院固体废物的处理。焚烧处理技术之所以应用较少,主要是由于焚烧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或者固体废物具有较大的热值,但固体废物的热值都较低,因此该项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同时,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的处理较为困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3 高温堆肥处理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生态农业的构建,因此高温堆肥处理技术也随之发展,日趋成熟。高温堆肥技术在处理固体废物时,主要应用在粪便,在我沿海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强,因此这项技术应用的也较为广泛,在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上可达到65% 以上。但是高温堆肥处理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处理上较为复杂。高温堆肥处理技术在处理粪便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分类收集,目前我国在固体废物分类回收上面缺乏完善的标准和措施,分类收集难度较大,效果不好。如果完善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将会提升高温堆肥处理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上的效果。
4 固体废物的治理对策
4.1 普及绿色生产,减少垃圾排量
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排放是进行固体垃圾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目前,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是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在生活过程中,人们要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首先就要从自我做起,减少包装纸、包装盒等物品的应用,避免其应用结束后造成垃圾污染;同时,由于固体污染物中有大量的产品废料,譬如各种剩饭剩菜等,因此在生活中,就应避免这些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要注重清洁原料的应用,并且通过技术的更新和工艺完善,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料不断减少,从而实现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源头控制。
4.2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促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前,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仍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由于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企业缺乏积极性,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大量事实表明,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据测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就可以减少固废排放近4000万吨;再生资源产业每年为工业发展提供1亿多吨的优质原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4.3完善固体废物处理流程
固体废物的处理必须按照相关流程严格遵守,相关部门也应该促进废弃物处理的体系,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固体废弃物相关管制到位,要抓好固体废弃物的监管工作,有效地实现废弃物处理的无害和减量化进程的推进。同时推进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收费机制,确保达到通过严格的程序规范,提高固体废物排放工作质量,最后达到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促进各行各业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固体废物排放量与日俱增,不仅严重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而且也在不同程度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由于固体废物排放种类繁多,成分相对比较复杂,在治理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对此,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找到合理的治理措施,使得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人类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永仙.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8):59.
[2]张赫华.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07):61+63.
[3]潘闯.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技术及治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20.
论文作者:陈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固体废物论文; 技术论文; 固体论文; 废物论文; 废弃物论文; 堆肥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