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智能电网理论体系的日渐完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逐渐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对智能电网模式的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结合配网调控的一体化工作,由此便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效率与质量。然而,现阶段的智能电网配网在管理方面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很难将其优势与效能有效发挥出来,因此在智能电网模式下强化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研究与分析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
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智能电网模式对提高电力电网管理效率有极大的影响作用,致使智能电网模式成为电网发展的主体趋势。但就目前的智能电网来看,在监控和调度的相互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配电调控一体化系统之后,使这两者之间能够更好的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当前,我国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已初步成型,如电力信息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漏洞,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不够顺畅。所以,加强对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分析和完善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一、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1.1实时特性
在智能电网的应用模式之下,配网调控一体化具有时效性的特点,配网调控一体化可以利用遥测技术,遥信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好,这样可以更好的收集有效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数据库会将这些信息全部收录其中,电网的调控人员就可以通过数据信息掌握电网的运行情况,运行人员也可以实时的监控电网的运行状态,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一体化系统可以及时的发出遥控指令,然后对指令及时的做出响应,信息传输的时间也可以响应的减少,对发出的调控指令更好的执行和控制。
1.2开放特性
在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系统中,通过开发开放性的平台,可以有效的兼容任何第三方的软件,对于信息库和数据库的连接有保障作用,使得连接通讯系统更加的稳定和高效。
1.3系统特性
在智能电网的控制模式之下,配电调控一体化的系统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电网网架的结构,还可以控制各个变电站,当电网出现故障时,配电调控一体化系统可以很快的发出警报;第二方面,当一体化的系统收到有效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加以评估对电网的潮流和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总体上把握电网的运行状况;第三方面,对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后就能够能有效的做出反馈。当电网的管理人员想要做出一些调控的时候就可以参照这些信息作为依据,对电网的运行安全有保障。
二、我国目前的配网管理现状
2.1维护电力设备的模式存在缺陷
就我国目前电网的主要发展情况而言,电网在我国的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讨论,再给出一些对策。特别是我国的一些城郊结合自身部,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线缆混合。很多的电缆或者是一些线路的整体维护经常会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还会涉及到很多的供电营业站,这些部门十分的多且相互之间的管理比较复杂,因此在电网的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甚至可能会出现管理真空的问题,而这种模式将有可能会影响到调度发布指令的及时有效执行,甚至会对其产生一定的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缺乏可靠的数据
大量的数据是电网进行调控一体化的重要价值,其是主要的基础,当我们需要进行大范围的电网调控时,单单的只依靠图纸是无法开展工作的,或者是其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不仅如此,电网的调控中需要很多的类型的电力设备,而这些设备的人为操作性还是很强的,因此在这还十分容易出现问题。
2.3盲目调控现象常见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调控人员的管理系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因此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很难实现,因为其存在着调控人员盲目跟风调控的现象。就我国目前的调控方式而言,在很多的时候还是应用的比较传统的调控方式,很难实现智能化电网模式的开展。另外,在电网的架空线管的处理工作中,很多的调控人员的工作变动会使得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工作发生意外,无法实现。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在电网的控制管理系统下,很多的部门向上级的部门在报告工作是经常用一张电网图纸来交代配网调控数据的信息,这使得调控人员基本无法对调控设备的功能进行清晰的认知,从而引发盲目调控的现象。
2.4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有限
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需要我们对于涉及到的电网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因为往往很多的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十分的局限,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因对电网的调控一体化的认识不够,从而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的发挥电网调控一体化的优势。
三、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措施
3.1科学认识配网调控一体化
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特征十分明显: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正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电网管理的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贡献很大。该系统指标设置符合科学标准,不仅与国家的电网发展要求相呼应,还为将来进行的电网发展留下了提升空间,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针对目前我国的电网管理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事实综合分析比较,就可以看出实行配网调控一体化的重要性。针对电网的管理工作来说,保障电网和线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是这项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一体化的优势很好的避免了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失误的问题,配网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实行管理的统一化和整体化,使机器更好的为人服务,加强人机配合,促进调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3.2确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实行科学的管理模式
配网调控的一体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实行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实现系统的互换性、可操作性为目标,结合调控工作的灵活性、坚强等特性,在构建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注意把可靠性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使之符合规定的要求和科学的标准。由于主网主要面对的是变电设备以及输电线路,所以,万一出现任何的故障就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必须努力提高主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3.3重视SIS、SCADA的作用
从理论上看,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也就是SCADA的智能升级。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远程和实时的监控,但是,对于没有安装自动化设备的线路,还是需要通过人力进行调控,这样不仅会影响电网管理的效率,还会影响管理效果。所以,对于部分电网实行信息接入的自动化,可以加强监控和调度的配合,促进一体化的进程,促进智能电网模式下调控一体化的实现。
结语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对当前智能电网在促进电网运行效率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智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智能电网模式成为我国配电网调控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对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进行研究,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坚杰.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四川水泥,2016,11: 274.
[2]罗希.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究[J].通讯世界,2016,23: 244-245.
[3]陈仕鋆,卢超.基于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科技风,2013,24:13.
论文作者:冯毅,陆凌云,李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模式论文; 信息论文; 模式下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