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办法论文_苏小阳

促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办法论文_苏小阳

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 江苏南京 2111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日益扩大,建设工程技术门类多、施工环境复杂,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所以历来都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之一。虽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我国己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客观地讲,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较慢,安全生产主要相对指标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18年9月,应急管理部指出,1-8月份,工矿商贸事故总起数同比上升,且发生了5起重大事故,占今年重大事故总数的45.5%。当前,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在事故发生的背后,往往都有管理上的原因以及违规违法的因素,重进度和效益、轻安全的管理比较常见,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剖析当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促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一、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下的建设工程事故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建设工程的监管不到位[2]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家有关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

2、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重视不够

重进度、成本,轻安全的现象屡见不鲜,安全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在目前的建设工程中,从事施工的主要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操作技能不高。

4、施工安全监理未认真履行职责

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3],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

5、市场秩序不规范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比较多,但是,一些单位不按法办事,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的现象层出不穷。

二、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原因[4];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做好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发生,主要要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人和物的安全状态,要做好以下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将安全生产责任进行分解落实,最终落实到每个岗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党工团共同参与安全管理,齐抓共管。

2、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农民工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对变换工种的工人要进行新岗位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方法、安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要结合季节性的特点和施工环境、施工工艺进行适时的教育。对于特殊工种和发生事故的人员重点要进行安全教育。

3、注重安全投入

有一些施工现场,安全投入还只停留在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的投入上,在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隐患的整改上投入很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避重就轻、投入一点、不求全面的做法,导致一些安全防护设施得不到及时配备,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条件较差,较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必须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足量提取和投入安全措施费用。

4、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是落实预防为主、避免事故发生的强有力措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坚持安全员天天查、项目部周周查、单位不定时查的隐患排查制度,必须将发现的“三违”现象、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及时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处理。

5、改善作业环境

项目部要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功能区划分、安全警示标识以及封闭管理。

6、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工作

安全标准化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企业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它对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

7、做好事故的应急管理

项目部应按照《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的要求,编制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从而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岗位分工、以及应急救援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在发生事故后,能够按照预案进行救援,避免事故的扩大和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8、不断改进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办法

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较多,主要有:三同时管理、四不放过管理、全面安全管理、法制管理、预期型管理、“0123”管理、“四全”安全管理、“6S”管理等。

9、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设单位和项目经理要注重培养安全管理人员的掌握全局能力、正确决策能力、以身作则能力、排难解困能力,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10、将监理单位纳入安全考核的范围

建立建设、施工、监理三位一体的安全保证体系,大力推行安全监理制,对监理单位及人员安全监理业绩实行考评并作为年检或注册依据,规定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并对其实现问责制。

11、加强联营合作及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目前,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对于联营、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还没有真正的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体系之中,还存在以包代管、安全责任不落实的现象。一些联营、分包单位,还不能牢固建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本应该做的一些安全生产工作往往还停留在口头上,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建章立制、建立台帐、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等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这种不到位的安全管理,因为建设单位的领导或项目经理的要求不严,不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这就让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了存在的空间,也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加强对联营和分包单位的管理,要重点检查联营和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按照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等各项职责,是否签订安全协议,是否参加了必要的保险,联营和分包单位的用工手续、用工主体的资格、工人的上岗资格是否满足要求等等。要做到避免非法联营和分包。

结束语

安全管理目标是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来最终实现。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做到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必须要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认真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安全生产,对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宗明珠、付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J].科学时代,2011(7):145-146.

[2]王德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建筑,2008(8):122.

[3]刘宁.浅谈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J].青年科技,2014(4):156.

[4]梁立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广东建材,2011(2):103-105.

论文作者:苏小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促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办法论文_苏小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