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学语文参与意识论文_刘建伟

激活学生学语文参与意识论文_刘建伟

(三台县塔山镇中心小学校,621100)

教学,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仔细想来,我们一直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为一节充满活力的课,不是看教师的表现如何出色,而是看在课堂中,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是否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是否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综合平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整理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妥不当之处,还敬请大家予以指正。

一、充分运用魅力法宝,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孔子云:“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家长,我曾常常提醒我的女儿,作为班主任,我也曾常常告诫我的学生:要学好哪一科,必须得先喜欢哪一科的老师。正因明白这一点,所以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也便成了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记得我最喜欢的专家李大圣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调侃我们很多时候的教学是“勾引”式的教学。我想,如果我们能凭借自身的魅力,在课堂上先吸引学生眼球,再勾引学生灵魂,最后牵引这一群孩子奔向知识的殿堂!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学生的参与会很积极,这样的老师会不会令孩子们很喜欢呢?答案应该会是肯定的吧。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眼球、勾引学生灵魂的专业魅力法宝有哪些呢?大伙儿肯定各有珍藏,下面我略述一二以抛砖引玉:

魅力法宝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去年走进名师课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一课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王老师用他那浑厚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以诗一般的语言,将孩子们带入了诗意盎然的课堂。随着他包含深情的引导,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去探寻纳兰性德与王安石、张籍不一样的乡愁。其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连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也不由自主地想要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一种引导,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听了王老师的课,再联系咱们身边的一些小语专家的课以及自己平常的教学实践,我们便知道: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是指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我们老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也能传递情感的起伏跌宕,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只要我们能充分运用好“语言”这一魅力法宝,有效融入自己或幽默、或睿智、或深情等特点,在课堂上去激活孩子们参与学习的意识,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魅力法宝二:丰富的知识储备

试想想:学习王昌龄的《出塞》时,适时引出卢纶的《塞下曲》,介绍介绍飞将军李广,孩子们会没有兴趣吗?学习了于右任的《望大陆》,你再轻轻吟诵出余光中的一节《乡愁》,孩子们会没有去品读的欲望吗?学习《刘三姐》《花木兰》时,如果我们能带着孩子们哼上那么一小段,相信他们参与学习的激情定会更高。

实践证明,想要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喜欢的语文老师,除了文学知识,我们还得储备必要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等等。我们常说“语文乃百科之母”,这就注定了我们语文老师得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做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低吟浅唱,引领孩子们驰骋于课堂,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巧妙搭建展现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

我们知道,精彩课堂需要所有孩子参与。因此,我们的心中就得装着全体学生。为了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参与的机会,展现的舞台,我经常在课堂上采用开火车和随机抽点学号的方式提问学生。我还尝试着让孩子们轮流担任学习小组组长,一人一周。组长有一项重要职责便是在课堂上按照老师的要求组织本组的学习活动,并作为本组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汇报学习情况及成果。汇报得好,便引导孩子们静静欣赏、为其点赞。倘若汇报得不够好,也绝不责备,而是给予鼓励,适时点拨。为了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我还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作为每周学习之星评选的依据之一。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有些怯懦不敢大胆参与的孩子慢慢找到了自信,变得敢想敢说,不再游离于课堂边缘,而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了。因为有了全体孩子的参与,课堂教学也便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1、创设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创造思维才会活跃。因此,咱们低年级的老师常常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类似“闯关”“探险”“比拼”等游戏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总能收到喜人的效果。

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对高年级同样实用。在上《自然之道》一课时,我曾模拟即兴采访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走进游客和食肉鸟们的内心,探寻出了“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这一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曾引导孩子们闭上双眼想象盲人什么也看不见的痛苦。当哈尔威船长随着诺曼底号轮船徐徐沉入大海时,我则通过《英雄的黎明》雄浑悲壮的音乐,伴着深情地引语,成功激发起了孩子们想要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的强烈欲望。

诸多教学实例足以证明,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能够激发孩子们饱满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在情景中沉思,在情景中领悟真谛。

2、巧设问题,激发探索热情。

《一个这样的老师》一文中的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深受学生喜欢、对学生影响深远的老师。孩子们非常喜欢他的课,因为: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都是不寻常的探索。比如,有一次他说小轿车是活的生物,让孩子们反驳。于是,孩子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写小论文,来说明小轿车和生物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上提出巧妙而有价值的问题,必能激发起孩子们思维的兴奋点,引发孩子们参与探索的热情,从而收到“激起千层浪”之效。

记得我在上这一课时,便设计了“怀特森老师的课到底有哪些不寻常?”这一疑问,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也激活了课堂。当时孩子们“不寻常”的阐述着实让我惊叹不已。于是,这一不寻常的问题帮助孩子们认识了不寻常的怀特森老师,也成就咱班不寻常的孩子,让我也感受到了不寻常的课堂。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但我们追求完美的心却从未停止。我想: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并用好我们各自的魅力法宝,定能激活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2]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论文作者:刘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激活学生学语文参与意识论文_刘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