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的用电量近年来持续走高,表示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在很多电子设备越来越精密,对于电流扰动具有很强的感应,对于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都要求。对于电网供电来说,其配电线路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给电网供电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所以需要这就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重视接地施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配电线路施工的稳定性。本文首先探讨了接地装置的功能,之后说明了一系列可行的接地施工技术,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引言
接地体和接地线路组成接地装置,接地体直接与土壤接触,接地线路与接地体、电气设备连接,通过接地装置可以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导入大地中,减少雷击对电力系统中线路和电气设备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下面对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电力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配电线路中的接地装置介绍
1.1接地保护装置
配电线路施工的接地保护装置中,由两部分组成,即接地线和接地体,而接地体又可以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人工接地体是指后期用人工架设的电气装置,分为功能性人工接地体和保护性接地体两种,功能性接地体主要目的是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噪音,且功能性接地体的接地方式有两种,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保护性接地体是一种接地保护装置,主要的保护对象是人和动物,避免由于人和动物的触碰遭到电击伤害。而自然接地体是指自然界中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接地体,在配电线路安装过程中自然环境本身。
1.2接地保护装置原理
从工作原理的角度分析,接地保护装置的保护性接地装置也有两种保护形式,即接地保护和零线接触保护,在零线接触保护中,保护装置普遍是三相四线制的零线系统,将电器外壳和中性点相连,产生保护功能。而接零保护在运行过程中,会与设备金属外壳、框架和PE保护线进行连接,如果设备中的部分线路边缘和电气外金属壳产生碰撞,相线与零线则会出现短路故障,瞬时电路的电流较大,容易出现跳闸的现象,当保险丝熔断之后则可以减少电击的情况发生,避免人和动物受到伤害。
1.3三相五线制
当配电线路系统中采用三相五线制,相应的保护接地系统通过变压器中二次输出端的工作零线和PE线分开而实现保护功能,也就形成接地保护装置。这种保护接地的原理是将电气设备外露部分和大地进行直接联系,那么设备带电部分和线路在发生意外碰撞时则会形成电力回路,从而形成保护作用。一旦电力设备出现问题,保护装置则会出现跳闸或脱扣,确保人身安全与设备的安全。
2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接地材料的选择
接地装置施工技术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需要发挥最大的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对接地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施工技术发挥其最大价值,为配电线路施工提供安全。在配电线路施工中的水平接地时,一般将镀锌扁钢作为施工的主要材料,根据接地装置施工的实际情况,需要合理控制扁钢的截面积大小,扁钢截面积通常为50m×6mm,扁钢一般是呈圆弧状,且圆弧的半径一般会较压带距离大。为了严格控制配电线路施工的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接地体钢材应避免列横,钢材厚度要有一定的均匀性,才能确保接地材料的选择是合理的与科学的。在特定施工条件下,需要与接地电阻大小结合,对垂直接地体装置距离进行控制,保证装置间距≥5m。保障接地装置施工安全,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施工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
在配电线路施工工作中,施工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标准、结合接地装置安装工作的具体要求来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在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并且结合电力施工的具体专业知识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运用到自身的专业技能,将其应用到工作中来。技术培训工作应该和相应的考核结合起来,在通过考核之后才能给予上岗许可,并且保证管理的严格,持证上岗。在分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合理性,同时保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积极测试接地装置的性能,进而有效分析测试结果,保证设备随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进行检查工作的时候应该保证具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并且定期测试接地装置的性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测试结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安装工艺。
2.3严格选择垂直安装技术
在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垂直安装技术对接地装置进行安装时,需要保证接地体与地面呈直角,保证多级性接地装置与地下的间距为2.5m。与此同时,需保证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在2m以上,从而降低屏蔽作用,使接地装置的作用和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垂直接地的镀锌扁钢或者圆钢进行处理,使之成为锥形体,从而提高加固效果。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锯齿对接地材料锯出4个大小相同的缺口。待上述操作完成后,对缺口位置进行弯折处理,之后进行焊接施工,从而实现在钢管顶部位置形成锥形的目标。在使用环形安装方法对接地装置进行安装时,则需要保证不存在缺口。
2.4做好塔杆施工和排水工作
(1)保证以配电施工的具体需要为基础,来开展塔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重视地基的作用,避免出现沉降问题。(2)保证塔杆侧面和正面的完整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塔角施工的基准面,提高土体的完整性,避免其出现破坏,进而让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了保证配电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需要我们做好排水防水工作,为了能够提高施工质量,防水排水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样才能避免外界环境对实际施工产生过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开挖排水沟地的方式,提高水沟的排水量,同时定期维护相关设施,避免雨水冲刷线路,有效这样一来,在提高了施工效率低同时也保护了施工成果。
2.5控制架空施工技术的力度
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地形地貌、天气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配电线路施工安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配电线路施工中要将架设施工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选择施工技术,保障配电线路施工作业的效率,在施工作业开展前,施工人员需要仔细勘察施工区域的天气因素和地形、地貌,才能确保施工技术选择的科学与合理性。在架线施工过程中通常受外部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情况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并对施工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实现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流程的控制与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阶段的配电线路施工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完善的问题,技术上也比较不成熟,需要我们采取对策来进行解决。但是目前人们也已经逐渐认识到接地施工的重要性,开始在这项施工中投入更多的技术,并且重视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所以这样看来,在未来,接地施工技术一定会走向成熟,不断提高配电限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针对配电施工中的接地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给人们送去更为安全可靠的电能。
参考文献
[1]彭海艳.对电力工程配网架空线路的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信息,2017(3).
[2]黄俊兴.基于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
[3]于宏伟.变配电接地装置的技术、安全要求及施工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17(6):279-281.
论文作者:刘志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装置论文; 线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