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发展脉络与思想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心理学论文,脉络论文,内涵论文,精神分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9)05-0094-07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探寻和挖掘前人从未企及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问题,精神分析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尽管精神分析运动在不断发展,但其最核心的观念始终未变,即:我们的大多数精神生活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心理的基础;同时,各种精神分析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图景,构成了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当代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家布兰克夫妇(G.Blank & R.Blank)曾明确提出“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psychoanalytic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一词,并指出:“精神分析心理学是一种发展心理学,它描述自出生以后的人格结构。虽然最迅速、最基础的结构特征发生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但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1]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大的转变,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分析的转变。正是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呈现了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逐渐确立了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内涵。
一、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十分注重追溯个体各种精神症状的早期起源,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被称为“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因此,弗洛伊德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2]504。当然,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病理取向的,从哈特曼开始才转向普通心理学,使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转向
在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心理病理学问题的,这是由弗洛伊德的工作对象与工作性质决定的。正是在病人那里,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但是由于他只埋头研究病态心理,因而不能解决病态心理与普通心理之间的矛盾。虽然我们不否认分析病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正常人的心理,但病态心理与正常心理毕竟有很大的不同。病人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充满压抑和冲突,更多地使用防御机制,不能正确反映现实。只分析病人,而不观察正常人,必然导致强调冲突与防御,忽视正常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揭示自我的适应性。
其实,自我心理学的萌芽还是始于弗洛伊德本人,他在其理论中曾反复论述自我具有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双重任务,既可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格的一种内在的统整力量。他在1923年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结构理论,1926年出版的《压抑、症状和焦虑》修正了最初的焦虑理论,可视为现代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萌芽。随后安娜·弗洛伊德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和扩展了其父亲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并确立了自我心理学在精神分析中的合法地位,直至1939年哈特曼出版了革命性的著作《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哈特曼既澄清了弗洛伊德理论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一些模糊思想,又把精神分析中一些命题的表述恰当地纳入了普通心理学的范畴,从而推动了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发展,将精神分析从仅研究心理病理扩展为正常的发展心理学。后来的自我心理学家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和埃里克森等人均从外部适应机能这一任务去探索正常儿童的自我发展过程。
(二)普通心理学视野中的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
哈特曼提出的基本理论包括:(1)提出了人类适应的概念,使精神分析从对完全内部冲突的病体心理的分析走向对外部适应的正常心理的分析;(2)修改了弗洛伊德关于自我起源与发展的思想,假设新生儿天生具有未分化的基质,自我与伊底由此而分化;(3)假设了在冲突领域之外发展起来的初级自主性的装置,这一假设使精神分析进入研究正常行为的领域,由此精神分析成为一门正常发展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4)引入了“一般可期待环境”的概念。通过此概念,确认了母亲的贡献对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引领了之后对于母婴配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客体关系的理解更为精致。哈特曼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安娜·弗洛伊德,都强调自我与伊底的冲突和防御,而哈特曼则认为应该扩大精神分析的研究任务,也就是研究“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他将这一概念纳入精神分析体系,扩大了精神分析的范围,引起了精神分析的实质性变化。哈特曼提出:“希望精神分析成为一般的发展心理学,为了达到此目的,它一定要包括自我发展的其他根源,我们要借助精神分析的观点及其方法重新分析非精神分析心理学领域提供的研究成果,这必然使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过程的直接观察(首先是对儿童的直接观察)具有了新的重要性。”[2]961
自从哈特曼将精神分析纳入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弗洛伊德的心理病理学就逐渐转向普通心理学。对自我问题的关注拓展了对正常心理功能和病理心理的理解,这反过来既使精神分析理论得到提炼,也为精神分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大大拓宽了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所有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派生出来的各种精神分析理论学派,如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及自体心理学,除了继续发表对心理病理问题的看法,大都开始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讨论正常心理的发展以及环境与早期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之后,许多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茨、玛勒等人,都是从观察儿童入手建立理论体系的,玛勒和斯皮茨尤其从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那里直接借鉴了研究成果。
从弗洛伊德到哈特曼,我们能看到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发展轨迹,但直到哈特曼才明确、自觉地把发生、发展的研究当作精神分析的一项任务[2]995。
二、从成人精神分析到儿童精神分析
(一)作为成人精神分析之延伸的儿童精神分析
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最早的对儿童的精神分析,那时它是附属于精神分析的,还没有独立。当时分析性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成年神经症患者,其他年龄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的种类都被包含在此领域的应用之中。所以儿童精神分析也只是扩展了成人精神分析的范围。
儿童精神分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8年弗洛伊德对小汉斯的治疗,这是第一个对儿童进行分析治疗的案例,但是弗洛伊德对此案例的评述显示出他并未意识到这一事件在儿童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有三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关键问题:第一,这起案例在何种程度上证实了我在《性学三论》(1905)中提出的观点;第二,这起案例以何种方式增进了我们对此种常见疾病形式的理解;第三,这起案例是否能够使我们对儿童的内心世界有进一步了解,并促进我们对现有婴幼儿教育模式的反思。”[3]他认为,成人和儿童的神经症有着相似的过程,“严格说来,我并没有从这一分析中获得新的东西。”[4]但是,这第一次对儿童的分析提供了儿童精神分析诞生的确凿证据。正如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所写的:当弗洛伊德开始分析小汉斯时,这破天荒的儿童分析,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有两个举足轻重的贡献。第一,对于这名五岁以下儿童的成功分析,显示精神分析方式可被运用在很小的小孩身上;第二,更重要的是精神分析毋庸置疑可以藉由分析儿童本身,求证当时弗洛伊德在成人身上所发现,且一直被质疑的“婴儿期本能倾向”(infantile instinctual trends)。另外,小汉斯的案例让我们引颈期盼,分析小小孩将比分析成人更能帮助我们更深入、正确地获知儿童心智世界的运作模式,它同时协使我们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有重要及基本的贡献。[5]
1925年,晚年的弗洛伊德公开认可了克莱因和自己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作出的贡献,并于1933年指出,儿童精神分析为精神分析作出了贡献,儿童是适合分析的,分析的结果是彻底而持久的。[6]并且在其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摩西与一神教》(1939)中,他宣称:“儿童精神生活的分析性研究正在提供一种意想不到的财富,以填补我们对生命最早期知识的缺口。”[7]儿童精神分析学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合法地位逐渐被确立起来。
(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儿童精神分析
1.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开始
自从弗洛伊德于1905年出版了《性学三论》一书,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就开始热衷于对幼儿性欲的探讨,多以自己家庭中的幼儿为例进行热烈的讨论。远在苏黎世的荣格和柏林的亚伯拉罕也热忱地参与其中,就此问题通过书信与弗洛伊德展开讨论。但是当时很难明确儿童精神分析的进一步走向,大家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初始发展阶段,亚伯拉罕和赫米内·胡格—赫尔姆斯(Hermine Hug-Hellmuth,1871—1924)是两个重要人物,为儿童分析后来的发展做出了开启性的重要贡献。
亚伯拉罕对儿童精神分析学早期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他扩展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理论,进一步细分了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欲器期。亚伯拉罕是第一位关注性格形成和早期母子关系,即婴儿与母亲乳房关系的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认可了他对心理性欲的分类,但是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观点上,弗洛伊德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对立性,而亚伯拉罕认为,成熟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能够走到一起的。亚伯拉罕深知儿童分析是一门困难的艺术,一直鼓励他的学生力行实践,克莱因就是一例。在很多方面,他都是克莱因观点的预言者,[8]并被称为“克莱因之父”[9]34
赫米内·胡格—赫尔姆斯是儿童分析的先驱者。她一生坚持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是第一个对儿童实施分析治疗的人,她对儿童性欲和教育持大胆的观点,但又严格坚持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将儿童分析的理论建立在婴儿性欲理论的基础之上,又被称为弗洛伊德的“忠实门徒”。[9]40虽然她的工作对儿童精神分析产生了源远流长的影响,弗洛伊德也曾“高度评价她的工作,并建议应用她的理论”[9]45,但她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长达半个多世纪,直到1974年,即她去世之后50年,其工作、著作与生活才开始被研究。她一生研究了各种儿童的问题,如:儿童的早期记忆问题,提出并重点强调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描述了驱力和压抑是怎样与情绪和智力过程联系在一起的,把游戏作为一种分析的方法,她还提出对儿童的分析应该同时包含对儿童的治疗和教育,尽管儿童的精神分析不同于教育。不难看出,安娜·弗洛伊德一直致力于发展这些观念。
2.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形成
儿童精神分析学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奠基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安娜·弗洛伊德从自我心理学的视角、克莱因从客体关系的视角分别开始了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
由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因分别领导的儿童精神分析的两条路线差异很大,不仅表现在技术领域,而且逐渐扩展到各自所坚持的主要理论观点上。安娜·弗洛伊德学派和克莱因学派的两条路线争论愈演愈烈,直到1941—1945年发展为精神分析运动史上最著名的对抗之一——“辩论式大讨论”(the‘Controversial Discussions’)。论战的结果虽然并未使对立的观点趋于统一,反而使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原本存在的分歧公开化,导致学会内部分裂为三派:以克莱因为首的“克莱因学派”、以安娜·弗洛伊德为首的“维也纳学派”和以温尼科特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形成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三派鼎立”局面。但是“辩论式大讨论”的过程却使儿童精神分析被广为传播,儿童精神分析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屹立于精神分析世界。特别是1945年安娜、哈特曼等人开始创办的《儿童精神分析年鉴》是儿童精神分析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3.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发展
1945年之后是儿童精神分析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时代。在英国,三派鼎立的局面继续着。在儿童精神分析师的培训方面,三派于1946年达成了“君子协定”:培训有两种课程,课程A由克莱因学派的分析师和中间小组的分析师教授,课程B由安娜·弗洛伊德的追随者教授。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则规定了不同小组在管理学会和培训主体中的代表。值得提及的是,在培训的第三年,克莱因的理论就可以向所有学生教授,而安娜·弗洛伊德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在克莱因小组教授。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这种发展格局一直持续至今。在她们之后,英国又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如:温尼科特(D.W.Winnicott,1896—1971)、鲍尔比(J.Bowlby,1907—1990)、拜昂(W.R.Bion,1897—1979)、西格尔(H.Segal,1918—)等,对儿童精神分析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美国,儿童精神分析受到了热情的拥护,一如1909年弗洛伊德受邀到美国演讲时感受到的热情。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有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埃里克森等,他们都以自我心理学为出发点,开创了对早期婴儿的实验观察,总结了儿童自我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对儿童精神分析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在法国,儿童精神分析是由欧仁妮·索科利尼卡(Eugenie Sokolnicka,1884—1934)引入,并由苏菲·莫根斯特恩(Sophie Morgenstern,1875—1940)发展应用的。在阿根廷,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明达·阿韦拉斯图里(Arminda Aberastury)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创立者。在其著作《儿童精神分析及其应用》(1972)中,阿韦拉斯图里详细研究了对儿童进行分析工作的技术方法。
三、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具体表现在对儿童内在心理世界、心理结构、心理发展动力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具体理解上。尽管不同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家对这些问题都持有不完全相同的看法,但是他们却都在努力进行探索,试图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对儿童内在心理世界的理解
不同的精神分析学家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理解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相同。
弗洛伊德用心理动力学说解释儿童内部世界持久的紧张和冲突。他对儿童如何处理内在的感受、性欲和攻击性尤其感兴趣。他强调儿童期尤其是生命最初5年对今后心理机能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早年由性驱力导致的心理冲突。冲突特征的不同将导致个体的成长和成年心理机能的差异。弗洛伊德的主要研究与治疗重点集中在俄狄浦斯期的“三角关系”上。
自我心理学家对于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相互作用的各部分,如先天禀赋、发展过程和环境影响等感兴趣,他们不仅关注病理问题,同时也关注正常发展,并且把病理问题放在正常发展的背景下来观察,儿童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回归正常发展之路。安娜还开启了对青春期心理研究的先河,描述了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是如何伴随着冲动的增加,从而导致了伊底和自我的不平衡。如果处于青春期的儿童长时间表现出矛盾和令人无法预料的行为,可以认为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埃里克森对精神分析发展理论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强调社会和人际关系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了那些造就我们完整人格的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他还发展出一套囊括整个生命周期的理论,其中对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表述尤为深刻。此外,自我心理学家斯皮茨通过研究论证了儿童早期发展的每个方面都通过母亲的环境所调节;玛勒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拓展了斯皮茨对早期关系的重要角色的强调,进一步提出儿童是与母亲的共生融合中逐步发展的;雅可布森则更为关注儿童的自体表象、客体表象、选择性认同、超我形成及超我功能、自我理想的发展。
在客体关系理论家中,研究与治疗的焦点提前到俄狄浦斯期以前的母婴“二元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家相信,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在很早的时间内完成的。初生的婴儿在心理上与母亲处于共生融合状态,在生理上高度依赖母亲的照料。婴儿通过母亲或乳房对他的抚养来理解外部世界。费尔贝恩提出了“内心状态”的概念来理解婴儿的内部精神世界。他认为婴儿将母亲分成了两个部分:能够适时地给予舒服喂养的母亲是好的,同时觉得自己也是好的;否则,就都是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婴儿的感知和情感功能的发展,婴儿逐渐能够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对母亲的完整的客体表象。与此同时,婴儿逐渐意识到他和母亲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两个不同的人,于是开始有了自我与非我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体表象。在婴儿形成其最初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温尼科特尤其强调母亲对婴儿适时照顾的重要性,并提出“够好的母亲”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够好的母亲会将照顾婴儿作为她的首要任务。正是由于够好的母亲向婴儿提供了够好的照顾,成功地适应了婴儿的各种需求,从而激发了婴儿自恋性的全能感,这种全能感使婴儿逐渐可以信赖外部世界,并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克恩伯格则提出,婴儿在生命之初是根据经验的情感价值来整理经验的,因此在两种特性极为不同的情感状态中往复:愉快满足的状态与痛苦受挫的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中,自我与他人、婴儿与母亲之间没有区别。其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是将自体表象从客体表象中分离出来,第二个重要发展是克服分裂,发展出体验整个客体的能力。
社会文化学派则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发展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比如霍妮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源于家庭中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沙利文则认为个体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其所生活的环境,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中形成的重要性。
(二)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对心理结构的理解
不同的精神分析学家对个体心理结构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所强调的重点结构也不完全相同。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或人格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它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这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其中,伊底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在人格结构中,只有伊底拥有自己的能量,自我和超我均通过向伊底认同而从伊底获取能量并得以发展。
荣格用心灵或精神一词来代指全部人格,心灵包括了一个人所有的思想、情感、行为,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心灵由若干不同但却彼此相互作用的系统组成,荣格将之分为由浅及深的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意识的核心是自我,个体潜意识的大部分内容是情结,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则是原型。
自我心理学家更重视自我,并赋予自我以独立的机能、独立的发展。安娜·弗洛伊德认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由一个人的各种自我防御反应中,就可以了解此人的自我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对于儿童分析者,由于自由联想的局限性,自我防御分析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在安娜那里,自我仍然是伊底的助手。哈特曼接续了安娜的研究,扩展了自我机能的概念。斯皮茨通过儿童的微笑反应、陌生人焦虑和对“不”的掌握,玛勒通过分离一个体化的发展进一步扩展了自我的功能。雅可布森则提出了整合的自我模式,保留了伊底-自我-超我的结构,却将它们放在客体关系中来考察,提出自我是从一种伊底和自我的未分化形式或基质中发展而来的。
客体关系理论家在心理结构上除了克莱因认为人格是不可分的以外,绝大多数都同意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划分。但在伊底、自我、超我这三者中,客体关系理论家对自我更为重视。他们相信,自我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是对最初的好客体即母亲乳房内化的结果,而不是从伊底分化而来的。费尔贝恩认为自我是一个具有自身能量的精神能动结构,无需从伊底中获取能量,他将自我分为中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和反力比多自我三部分,并与不同的内在客体相联系。当一个客体被分离,自我也相应地被分离,并与客体的不同部分相联系。因此,人的冲突不再是来源于超我与自我之间的冲突,而是自我的不同部分与自我所内化的客体之间的冲突。
(三)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对心理发展动力的理解
不同的精神分析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动力或能量的看法不完全相同,有的人强调生物本能或驱力动力,有人强调中性的能量,有的人强调关系动力。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是建立在驱力理论基础上的,认为所有能量源于身体内寻求发泄和紧张降低的本能或驱力。他在早期理论中提出了与自我保存倾向相联系的自我本能和与物种的保存倾向相联系的性本能,将性本能视为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所有冲突和心理病态的根源。在后期理论中他引入了双重本能理论的观点,在心理发展动力上赋予攻击本能与性本能以同等的地位。
自我心理学的创始人哈特曼更看重无冲突的自我发展,他认为,无冲突的适应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能量的中性化。通过中性化过程,自我清除了性与攻击的品质,儿童是带着未分化的基质来到世上的,能够在一般可期待的环境中自然呈现和发展。斯皮茨吸收了哈特曼的中性化思想,同时也吸收了客体关系学派将驱力与客体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强调驱力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驱力的分化与融合。他认为,本能能量可以被转化为中性能量,中性化在驱力中起到的作用类似于现实原则在行为中所起到的作用。
客体关系理论家在人格发展的动力上与弗洛伊德有不同看法。其中,费尔贝恩完全否认性驱力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人格是在寻求与客体的关系过程中得以发展的,而克莱因、雅各布森、克恩伯格则既不放弃本能模式却又注重关系作用。
(四)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对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解
不同的精神分析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完全相同,所强调的重点时期也不完全相同。
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的理解表现在他对力比多发展的描述上,他根据性感带在躯体不同部位的转移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口欲期、肛欲期、阳具欲期、潜伏期与生殖欲期五个阶段。
自我心理学家对人格发展的理解比弗洛伊德更注重自我的发展。安娜·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发展线索理论,通过发展线索说明儿童的驱力、自我和超我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自我对环境影响的反应。发展线索包括这样六条:从依赖到情感的自信和成人的客体关系;从吸乳到合理进食;从随意大小便到膀胱和肛门的控制;在身体管理上从不负责到负责;从自我中心到同伴友谊;从身体到玩具,从游戏到工作。[10]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发展的八阶段论。在每一个阶段,描述了儿童、青少年或成人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方式。斯皮茨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非分化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的微笑反应;第二阶段:从3个月的微笑反应到8个月的焦虑;第三阶段:从8个月的焦虑到15个月的说“不”与摇头反应。玛勒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正常的自闭期,从初生到1个月,婴儿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睡眠,似乎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第二阶段:正常的共生期,大约是出生后2至4个月,自闭的壳开始打破,形成一种新的、积极的精神保护层,即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第三个阶段:分离与个体化期,约从4至5个月开始,心理发展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个体化,一种内在精神自主化的渐进过程,另一条是分离,从精神上与母亲分化、脱离。雅各布森将发展过程分为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融合阶段和分化阶段。在前一阶段,婴儿通过模仿客体的行为方式将自己变成客体的一部分,或将客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达到与客体的共生状态。在后一阶段,婴儿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之间的界限逐渐明晰,儿童越来越独立,从而建立起真实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家对心理发展过程的划分更具有客体关系的特色。克莱因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两种心态,即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前者的命名取自此阶段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特征,时间从出生到4个月左右。后者的命名则是根据当时的主导心境,时间是从5个月开始。费尔贝恩根据婴儿对内在客体的依赖程度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婴儿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温尼科特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父母的养育与遗传倾向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的养育方式与质量至关重要,他将人格的发展分为绝对依赖、相对依赖、朝向独立三个阶段。克恩伯格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个月,婴儿的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处于未分化的融合状态。第二阶段,从2个月到8个月,婴儿形成了一个较稳固的自体—客体表象复合体。第三阶段,从6至8个月开始到18至36个月,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自我与非我分化。第四阶段,从2岁到6岁,“好”的自体或客体表象和“坏”的自体或客体表象被整合成一个整体。第五阶段,整合好的超我进一步促进自我身份的整合与巩固,而自我身份又随着内在客体关系的再调整得到进一步完善。
作为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对人格发展的理解带着鲜明的社会文化特色,他把儿童的自我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语言能力的成熟;幼儿期:从掌握语言到产生对玩伴的需要;少年期:从寻求玩伴到同性密友的形成;前青春期:从同性亲近到异性朋友的需要;青春初期:从生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化;青春后期:从生殖活动到完全成熟的丰富的人际关系。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作为现代精神分析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有自己的主张、从事的领域和反对的目标,有领导者和追随者,形成了一种学术势力。这个分支以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为对象,探究人的心理发展问题。精神分析运动的命运与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心理学的职业化和精神分析治疗的不断推广应用,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9-06-28
标签:心理学论文; 精神分析论文; 弗洛伊德论文; 哈特曼论文;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发展心理学论文; 客体关系理论论文; 分析心理学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心理冲突论文; 婴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