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私人的亚洲图书馆——“莫理循文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座论文,亚洲论文,文库论文,私人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32岁的英属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吉隆市出生的莫理循(Morrison,George Ernost)从澳大利亚来到他视为神秘国度的中国上海。次年受聘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此后他花了近3年时间去了缅甸仰光、泰国曼谷,又顺道去了中国云南昆明; 接着又长途跋涉到了东北三省,进行了长时间的旅行采访和各类资料的搜集。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起他便常驻北京,从此一住就是15年,这期间他不遗余力地搜集西文资料、图书,累计各类书籍2.4万余册,110种刊物和报表,1000多种各类地图、画册和原始照片。由于莫氏20年之良苦用心,搜集了中国为主包括东南亚诸国浩繁的欧文古今图书文献,终于建立了彪炳史册被时人和后人誉为“莫理循文库”的图书馆。“莫理循文库”实是一座亚细亚图书馆。
当时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 Samuel Reinsch )与莫氏交情甚笃,他对莫氏十分了解,认为莫氏“熟稔中国政治社会情形;对于当时政要之履历、志趣、能力、弱点、党派、交游、嗜好等项,知悉详确。对于中外时局,观察锐敏,分析细密。有活的中国百科辞典之绰号”。语虽夸张,但亦足见莫氏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对“莫理循文库”,芮恩施道:“所藏有关中国之西文书籍及地图等,最为丰富,当时号称东亚第一。”此说则嫌低估,因为“莫理循文库”所藏不仅包括东亚也覆盖南亚西亚,因此称之为亚洲文库才合适。
“莫理循文库”初设于北京东交民巷公使馆区之私宅。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莫氏迅速将藏书悉数移置于清朝肃亲王官邸,自己则与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北京同文馆总教习美人丁韪良和英人辛普森诸人,避居英国驻华公使馆内,故是年六月义和团与部分清兵火烧东交民巷时,文库得免于被焚。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莫理循又十分活跃于清末民初之中国官场,他将文库迁于王府井大街。莫氏对新宅并不讲究,故居室十分简朴;但对书库的建造则要求甚严,别筑一安有耐火设备之库以容藏书。
“莫理循文库”藏品就地区而言,有中国(主要含云南、新疆、西藏、蒙古及东北三省)、朝鲜、日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印度支那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东印度群岛的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婆罗洲诸邦以及菲律宾等国,而以中国为核心。其门类包括政治、法制、经济、军事、外交、宗教、历史、地理、文学、美术、地质、矿物、动植物、医药卫生、娱乐等。举凡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无所不包,无其不有,真是包罗万象。在珍贵的史籍文献中,兹就其极有价值者略举数例:如148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的最古刊本40余种。如明末清初,基督教传教士所著关于中国文物之研究及时事之报告,流传于欧洲之中华学术源流的记载,而关于典礼问题之记录尤富。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莫氏搜集了有关中国语辞书凡500种, 网罗各地方言几于全备。另外,莫氏还不遗余力地寻觅到各国关于日俄战争之图书约500册,弥足珍贵。关于动植物, 尤其是中国鸟类之书以及近代地理学考古探险报告书,亦均收齐不缺。顺便说一句,莫理循的成功之举,实则超出了当时一个中国学者之所能为多倍矣。
“莫理循文库”中还包括110种定期刊物, 其中主要有涉及中国及远东问题的专门杂志;还有一些群众学术团体——“东方协会”、“亚细亚协会”出版的学报,多数从创刊号起完整无缺,实属难得。莫氏利用记者之便,又获得如英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外交蓝皮书及各地驻外领事之商务报告。而美国政府之外事汇报,凡东亚部分皆集齐。有关中国历年海关发行的季报、年报、十年报等亦系彼之袋中物。而基督教为传教而发行的各种新旧杂志,亦皆藏之。
文库中还含有1000多种各类地图和画册及原始照片,如德、法、美、俄、匈诸国之地理地质图,裨益中国学者。同时可以窥见16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东方地理研究精密之一斑。其中画片多以与东方有关之欧美人肖像为主,而描写时事之图画次之。还有鸦片战争期间的原始照片等,不失为时代形象的珍品。
文库所有藏品,运用文字语种也十分丰富,包括英、法、德、俄、荷、意、西、葡、丹、匈、希、瑞典、波兰、芬兰和拉丁文及中文。莫理循不懂中文不会讲中国话,却热衷于网罗中国古版珍籍,即便是普通平俗之图书,亦所不弃;所藏之书,线装自然钟情、数页薄册,亦不因其“浅薄”而忽视,可谓新旧兼备细大不损者矣。
莫理循没有独自享用这批精神财富,他把自己的文库奉献给社会和世界,与世人共享。莫氏允许中国国内积学之士入内阅览,欧美学者来华从事东方学研究,都很重视此一私人图书馆,从这里获益非浅。后来经来访者在伦敦杂志、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学报等报刊上大力推介,莫理循及其文库之名大振,其影响便远播世界各国。
1913年(民国二年),袁世凯取得大总统职位后,决心以武力消灭南方各省势力。为此须筹足战费,即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进行大借款。双方达成协议,参加银行团五国,得推荐专家,充中国政府顾问。莫理循博士有着既是医学博士又是《泰晤士报》记者的双重身份,他还是一个有“活的中国百科辞典之绰号”的“中国通”,外加拥有一座“东亚第一”文库的社会影响,因此蒙受袁世凯的青睐,即被聘为大总统府的政治顾问。
1916年6月, 莫理循为之服务四年的雇主袁世凯因称帝失败而死去,虽然此后又效力于黎元洪、冯国璋和徐世昌大总统,但因身体欠佳,便想离华返英。但是令他烦恼的便是如何处置自己的文库,当时他曾表示愿将文库售予中国的学术团体或个人,但令人惋惜的是当时军阀统治的北洋政府热衷于争权夺势,而一些有识之士囊中羞涩。可是消息不胫而走,于是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相继表示愿意价购,结果都不顺利;莫氏挚友芮恩施也挤了进来,因价格未谈妥识趣而退。对此莫氏并不介意,因为他希望文库留在故土。日本人闻风而至,他们通过对文库的浏览,不由得喜形于色而显示意向时,莫理循觉得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因此很满意地礼待了日本的首个访客。不久,日本学者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学长文学博士上田万年,奉命来到莫理循书库进行细致的调研,他发现这是一批无价之室,遂作出拟购报告。
自明治维新起,日本为图向中国大陆“发展”,曾形成朝野研究中国各种问题的兴趣和风气。加上日本东京早有一批出色的图书文献收藏家,因此,1917年春,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经理井上准之助,该行董事常驻北京代表小田切、万寿之助,根据上田万年的报告,共同怂恿日本财阀岩崎久弥男爵收购。岩崎很感兴趣,于是从日本赶往北京会晤莫理循并进行详察与谈判,莫理循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大买主,随即提出让渡文库的三个条件,即:一、永远保存一处;二、用“莫理循文库”名义;三、如作为同主旨的大文库之一部亦所不妨,但任何情形,总须予学者以阅览方便。这三个条件无可非议,特别是第三条显示其既有的良苦用心,时刻不忘文库易主后仍能发挥其价值作用。岩崎当场表示尊重莫理循的先决条件,随后答应出资3.5万英镑悉数收购, 莫理循十分满意。8月29日,岩崎男爵在北京正式接受莫理循文库所有权, “莫理循文库”从此易主落入日本人之手。
1917年,北洋军阀废弃国会和临时约法,驱走总统黎元洪,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揭起护法旗帜,并成立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在这南北“失和”的情况下,莫理循以其在北洋政府和护法军政府之间皆有良好印象的优势,奔走于南北,并向双方建议,邀请美国总统威尔逊居间仲裁,以促进议和而和平统一。可惜事与愿违,心甚怏怏。
莫理循文库出售后,莫氏辞去《泰晤士报》驻北京职务,携带着妻子和三个在北京出生的儿子回到英国,从此离开了生活工作达20年之久的中国,1920年因病去逝,享年58岁。正当莫理循回国前,这边岩崎男爵即派东洋古文艺专家石田干之助全面负责接收运送文库的任务。石田干之助唯恐有失,遂求助于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日本公使转求北洋政府派武装警察护送。石田遂将“莫理循图书馆”(日本人这样称呼)的全部藏书装箱,由铁路从北京运至天津塘沽,一路平安无事,顺利载入日本“高砂丸”邮船,9月26日运抵横滨,次日转运东京, 即日送往岩崎别墅,旋纳之临时书库。
本以为“莫理循图书馆”易主后会交上好运,谁知命运多舛,9 月底暴风雨袭击东京,接着又来了恐怖的海啸,莫理循文库不幸遇难,泰半浸于水中。岩崎急命人移入丸之内岩崎之宅,旋急开箱进行善后工作,一方面进行干燥、洗涤、改装,发现只有少数书刊不得已而弃之,大部分幸然完好;一方面入书肆新购十余部补充之,如此又保持了莫理循文库的完整性。
岩崎男爵喜得“莫理循文库”后,他忠实地执行了莫理循让渡条件,急派专家四处寻觅,购入了莫理循未及或无法收集之图书,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日本、中国满蒙、中亚细亚、波斯(今伊朗)、印度和南洋群岛,合得2.5万册,其中汉文书2万册,中国各省县地方志2800册。不久,岩崎又收购了莫理循的同僚袁世凯的法律顾问有贺长雄收藏的珍贵抄本。还征集到日本记者渡边哲信捐赠的清末民初在北京发行的全《顺天时报》等,比起原莫理循文库所藏,数量上增加了3.1万余件。 藏品有了如此大幅度的充实,收藏范围有了如此的扩大,岩崎遂将“莫理循文库”更名“东洋文库”所谓“东洋文库”即“日本文库”之别名也。“东洋文库”仍然保持了以中国藏书为核心的特色。
面对已发生巨大变化的莫理循文库,私宅贮存已临困境,岩崎选择了东京本乡区驹道上富士前町,于1992年11月开工,终建成一座新的东洋文库馆,同时委派白鸟库吉为负行政总责之首任库长,又设立评议员(即研究员),委任前驻华公使“中国通”林权助为首任评议会理事长,率领评议员们对东洋文库藏品进行研究和系统的整理。此项工作进行不到一年,1923年(日本大正十二年)9月1日,日本关东区发生震惊世界的八·二级强烈地震,当时东京市街几近毁灭,七余万人丧生,但东洋文库馆新建筑却奇迹般地巍然独存。为亚洲为人类创造了如此珍奇的“莫理循文库”的宝贵精神财富仍得保存,是人类的幸运,这对逝世已三年的莫理循博士在天之灵是一个多么大的安慰啊!
莫理循文库是亚洲文库和世界文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辉煌和荣耀,归功于莫理循博士,至于后来者有幸目睹了莫理循文库的精彩内容,那仍要归功于莫理循博士的宝贵遗言了。早在1931年4月, 中国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在东京参观过已改名的“莫理循文库”,面对此本该属于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心中不免惋惜,他想到建造这座历史精华文库的功臣莫理循博士,心中油然萌生敬意。回国后,黄炎培先生将所见写成《莫理循文库与东洋文库》发表,此功不小,使中国的莘莘学子和文化人得以了解到此文库的精髓。1964年,一位接受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赴日本深造一年的台湾学者李毓,看到了面貌日新的“东洋文库”,也看到了“莫理循文库”。他发现东洋文库的图书分类与编目,特别是以地域分类的方法,汲取了莫理循成功的经验,而文库总体上则仍保持着莫理循生前旧观。
东洋文库馆现改为日本国会图书馆支馆,日本政府拨出常年专门经费,因此该文库继续得到发展自不待言了。
标签:中国近代史论文; 图书馆论文; 历史论文; 袁世凯论文; 东洋大学论文; 北洋军阀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