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溆浦县中医院 湖南怀化 4193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了解患者的病理资料、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的五年生存率,对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5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经随访,其五年生存率为51.11%(23/4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最终确定,肿瘤的危险程度分级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的病理特征与预后息息相关,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生存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分析
【 abstract 】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and to analyze its prognosis.Methods:from March 2007 to March 2007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patients 45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basic information,understand the patient's pathological data,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and through the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5 years of survival rate,the effec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45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through follow-up,its five-year survival rate was 51.11%(23/45),and finally confirmed by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analysis,the degree of danger of tumor classificatio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Conclusion: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s closely linked,for accurate assessment wa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rvival rat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Prognostic analysis
本文就我院2004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3月到2015年3月间收治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其中,男31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31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8±4.2)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主要表现、病理资料(肿瘤的位置、大小、核分裂象数目、危险程度分级、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治疗方式等,并对患者进行为期五年的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1日,对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顾分析,以α=0.05 为检验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 患者的病理特征
所有4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23例,占51.11%)、腹部隐痛(27例,占60.00%)、黑便(10例,占22.22%)、便血(18例,占40.00%)、腹胀(15例,占33.33%)、发热(10例,占22.22%)等为主要表现。其中,发病位置位于胃部、肠道、结直肠、肠系膜、食管处的患者分别有27例、13例、3例、1例、1例,各占60.00%、28.89%、6.67%、2.22%、2.22%;单发肿瘤患者30例,占66.67%,多发肿瘤患者15例,占33.33%。肿瘤的直径在0.3-31.2cm之间,平均(15.9±3.1)cm,其中,最大直径<5cm、在5-10cm之间、>10cm的患者分别有20例、11例、14例,各占44.44%、24.44%、31.11%。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5/50HPF或者≤5/50HPF的患者分别有27例、18例,各占60.00%和40.00%。危险程度分级为极低度或低度、中度、重度的患者分别有7例、18例和20例,各占,15.56%、40.00%、44.44%。
免疫组化分析结果:CD117蛋白检测阳性的患者42例,占93.33%;CD34蛋白检测阳性的患者37例,占82.22%;S-100蛋白检测阳性的患者5例,占11.11%;SMA蛋白检测阳性的患者6例,占13.33%;Ki67检测阳性的患者40例,占88.89%,其中,标记指数≤5%和>5%的患者分别有26例和14例,各占57.78%、31.11%。不同免疫阳性表达情况与患者的肿瘤位置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2.2 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5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经随访,其五年生存率为51.11%(23/45),经单因素分析可见,患者的病灶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目、危险分级、治疗方式等都是主要影响因素。见表1。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无定向分化,且具有高度恶变程度的消化系统间叶源性肿瘤[1-3],在发病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当疾病发展到晚期,则无论是治愈率,还是5年生存率都比较低[4],本文对4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预后结果等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发现,患者以腹胀腹痛、腹部不适、便血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要表现,发病部位则以胃部和肠道为主,同时,年纪在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但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并不很大。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非完全切除和完全切除两种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通过随访,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51.11%,而病灶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目、危险分级、治疗方式都会对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胃部以外的其他部位,直径在5cm以下,核分裂象数目≤5/50HPF,极低度或低度分级、完全切除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更高,提示胃肠道间质瘤的的病理特征与预后息息相关,特别是危险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有利于生存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显辉.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8):3-5.
[2]李增辉,秦岭,李荣,等.212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5):542-543.
[3]买尔旦?赛力木,金钟,阿里旦?艾尔肯,等.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4):39-41.
[4]祁义军,孟翔凌,赵文娣,等.胃肠间质瘤161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8):963-964.
论文作者:向高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间质论文; 因素论文; 生存率论文; 胃肠道论文; 肿瘤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