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建筑施工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去足够重视,探寻解决之道,为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 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升温,加快了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各地日新月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政收入,但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一、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1.1在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方面呈较混乱现象
由于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仍比较严重,招标过程中招标人明招暗定,业主和投标人串通虚假招标。在资格预审阶段,对重要环节、评标专家的监督不力,受人为因素干扰,出现投标人串标、围标等不公正现象。还有一些投标人串通其他投标单位,挂靠投标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招投标代理机构不规范,代理水平、质量、素质、诚信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有些代理机构为了迎合业主要求,轻视招投标的一些规定。还有一些项目,投标人在中标以后,由于招投标合同由甲方自定,条件苛刻,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只能被迫承诺合同条件,导致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日后整体工程质量低劣。
1.2施工项目管理较薄弱
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协调难度大。由于项目施工面宽,流变性颇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资源需求种类繁杂,整个施工过程涉及到经济、技术、法律、行政法规和人际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十分复杂、难度大。
1.3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缺乏重视、意识淡薄,仍采用传统的落后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对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就用不够。在企业管理中存在不规范、不科学、随意性大等问题,缺乏系统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企业制度、绿色施工等问题的研究。另外,在企业结构上,中小型企业偏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可持续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1.4国家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缺乏对绿色施工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没有科学的完善的绿色施工的技术标准,缺乏建造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定额等,政府相关部门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更多是关注文明施工和施工安全。部分业主单位虽然在施工招标中,要求企业通过ISO14001 环保认证,但并没要求施工企业把施工技术与管理纳入施工的全过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也缺乏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上,应注重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实现运营主体的技术进步与科学管理升级,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提高凝聚力,才能使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得更顺利更有效,提高企业整体综合实力。
1.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牵连到人的生命,施工单位要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划,执行安全措施。要落实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以人为本”和“安全问责制”为中心的责任体系,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安全控制。(2)健全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训劳务施工人员,一律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3)落实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施工企业要站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工、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要素进行控制,规范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2.加强事前控制
开工前,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这也是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的基本前提,也是工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开工前应认真检查施工队伍的各项施工准备情况,对其他人员、设备进行仔细核查,看其是否与投标书中的承诺相一致;检查施工队伍的质量体系和安全体系是否健全,看其是否与投标书中的承诺相一致;检查施工队伍对于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技术交底机制是否有效,主要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加强质量预控。
3.做好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对其影响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材料计划,根据现场施工的进度情况分阶段、分批次的进行材料采购。避免因材料的堆积而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但是也必须保证材料的供应及时,以免造成工程施工等材料而影响到施工进度。建筑工程60~70%的资金适用于材料费用的,也就是说控制好材料管理工作也就是做好了成本控制。
4.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实施进度控制的目标就通过有效的进度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进度控制措施,在满足投资和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使高层建筑的实际工期不超过计划工期,以保证高层建筑按期完成。在高层建筑计划阶段所确定的工期目标,往往是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合理工期,因此,时间上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进度拖延还是超前,都可能造成其它目标的失控。例如,在一个高层建筑施工总进度设计中,由于某项工作的进度超前,致使资源的需求发生变化,而打乱原计划对人、材、机等资源的合理安排,亦将影响资金计划的使用和安排,特别是多个作业队平行施工时,由此引起后续工作时间安排的变化,势必给项目总体的协调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如果高层建筑实施过程中出现进度超前的情况,进度控制人员必须综合分析进度超前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进度调整方案,以确保工期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更大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引入、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刘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4
标签:进度论文; 工期论文; 材料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