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把握_审计质量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把握_审计质量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把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控制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的正常开展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这已经或正在成为广大审计工作者的共识。笔者认为,提高经责审计质量最基本的抓手有两条:一是抓规范,其中包括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二是抓质量控制点,包括程序控制和重要环节控制。质量控制是全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点,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并把握住这些控制点,并加以规范操作,就必然会大幅度提升审计质量。

现就经济责任审计中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控制点,按照操作次序做些具体阐述:

一、审计前,充分做好四项准备工作

1、科学合理选定审计项目

科学选定审计项目是保证审计质量、完成审计事项的前提。审计项目的选定过程其实就是挑选被审计事项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过程。首先,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哪些干部应列入审计对象。其次,确定哪些责任人应当先行审计,哪些次之,做出合理安排。保证任职时间长、权位比较重或群众反映较大的(也包括被列入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优先得到审计。第三,结合审计资源状况选定审计对象。解决当前审计项目选定中存在的随意性较大、离任审计居多、项目审计安排过于集中(尤其是换届)、审计力量使用不当等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项目审计一定要量力而行,而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把审计计划做好,决不能为追求审计覆盖面而牺牲审计质量。制定审计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项目计划,一般由委托部门或适当管理层负责,审计部门参与。其方式可以通过单位经责审计领导小组协调,召开“联席会议”商议或个别沟通等。

2、把握审计条件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必须把握好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组织或人事、纪检、监察、国资委等部门的书面委托;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须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责任人的述职报告及廉政资料;三是国有企业等经济实体负责人须提供单位的资产盘存报告和债权、债务清理报告。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方可进行审计,如遇暂时不具备的应促其满足审计条件后再行审计。

3、搞好调查了解

开展调查了解应注意和把握下述几点:(1)突出重点,有的放矢;(2)方式灵活,注重效果;(3)沟通理解,提高效率。

调查方式,可以重点询问组织、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也可以分层次召开访谈会。调查内容,应重点询问、了解单位的管理体制、财务状况、前次审计情况以及被审计领导干部主管的经济事项等,以便为顺利实施审计打下良好基础。调查时间,可根据审计事项的复杂程度来定。

4、签订“双向承诺”书

签订“承诺书”是审计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多数单位实行的是“单向承诺”。为了进一步优化审计环境和更好地实现经责审计目标,应逐步实行“双向承诺”。按照操作程序,书面承诺应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期间进行。其主要内容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及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无“账外账”“小金库”等予以书面承诺。审计组则对审计的规范性、保密性和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进行书面承诺。

“双向承诺”的好处在于:使双方事先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既督促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全面;又促使审计组编制的审计报告客观、公正。同时拉近了审计部门与审计对象之间的距离,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有助于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审计中,加强对三个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1、查清事实及界定责任

在查证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查清,以便认定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并不存在的问题要澄清,以解脱其经济责任。其业绩也应同时摸清,以便做出全面评价。

在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应至少把握两点:一是领导集体与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的经济责任要予以准确界定;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要准确界定。

2、搞好分级复核

审计复核在审计质量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责审计更是如此。审计复核包括分级复核和分析性复核,其中分级复核则更显重要。

复核应关注这样几点:一是审计方案中必审内容的核对与查证的复核;二是审计证据编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复核;三是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逻辑性与相关性的复核;四是审计报告的全面性、规范性复核。

3、做好审计评价

(1)把握评价内容。一般有五项:①所在部门或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②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③重大经济决策情况;④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或管理)情况;⑤本人遵守有关财经法规和廉政规定情况等。

(2)把握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第一,评价要紧扣“经济责任”的主题,分清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对其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实践中,组织部门、适当管理层等最关心的是责任人的能力,包括决策、管理水平以及廉洁自律情况。

第二,评价内容应与审计结果相一致,掌握好评价尺度,范围不能宽泛、前后不能矛盾。审计未涉及的或超越审计职能的不评价;证据不足、依据不充分、责任划分不清的作为保留意见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反映。一般情况,审计评价尽可能地采取描述审计结果的方式进行。既要如实披露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又要全面肯定被审计责任人的业绩。

第三,评价要做到准确无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审计后,及时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审计结果报告并积极促进审计成果运用

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组所属审计机构依据审计事项的审查结果,向委托部门提交的书面报告。它是项目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成果的载体。从中可以反映出审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准、业务胜任能力。所以,撰写好经责审计结果报告举足轻重。

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报告应当是:第一,必须实事求是,是依据审计事项得出的审计结果,尤其是责任界定清晰、评价准确、建议或意见中肯;第二,必须满足委托部门的要求和需要,让其读得懂、用得上;第三,格式规范、文字精练、表述准确。同时应当注意,审计结果报告是在审计报告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形成的,只反映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有直接关系的重要事项,不能与审计报告相似,更不能雷同。

审计成果运用是经责审计的重中之重。其有效运用绝不只是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及国资委等部门的事,它与审计部门的关系极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审计职能的履行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一方面向委托部门出具有价值的审计结果报告,另一方面要主动与委托部门沟通,促进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

四、在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把握好两个环节

其一是规范操作。在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务必做好制度安排,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尤其是要努力做到审计程序规范化、评价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化以及沟通人性化。这是由经责审计的特点决定的,是经责审计的内在需要,也是搞好经责审计最基本保证。

其二是有效沟通。审计实践告诉我们,沟通是做好经责审计的秘诀,不少专家学者也认为“三分审计,七分沟通”。沟通应是全方位、全过程、及时有效的。要做到这一点,一是注意倾听,二是及时主动,三是开诚布公。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沟通,可以找到认同点,有利于理解和支持审计;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沟通,可以利用这一审计资源,共同谋划;与领导和上级沟通,有助于改善审计环境;与机关内部人员进行沟通,能够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智慧。

标签:;  ;  ;  ;  ;  ;  ;  ;  ;  ;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与把握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