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的回归论文_朱玉霞

语文教师素养的回归论文_朱玉霞

摘要: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现在文笔枯涩,表达常辞不达意,对语言的驾驭与运用感觉到捉襟见肘,面对学生已经没有了优势。为什么如此?静下心来回想工作以来的历程,答案立即浮出水面——这些年笔者很少坐下来翻阅曾经钟爱的溢满墨香的书页。缺少积累、缺乏思考、缺失领悟,渐渐地自己的硬盘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便与理想中的儒雅、从容、大气的自己越来越远,倒是越来越像一名工匠,其后果是学生对自己的崇拜渐渐少了,对语文的兴趣也索然了。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养;回归

我为什么很少阅读

也许很多教师和笔者一样,在工作中不得不被考试牵着鼻子走,于是我们的日子几乎泡在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上。如果要说是读书,那读的也就是大量的参考书、试题等备课、备考资料,很少或者几乎不去涉猎文史哲经典。平常课堂上卖的也就是自己工作前的一些储存,渐渐地,相对学生我们积淀的优势荡然无存,于是拉上浮华的多媒体课件凑合。其实,这不能算是不读书、少读书的理由,这些只能折射出笔者的浮躁与急功近利。

笔者的教学更多的是急功近利。技巧与方法一时奏效了,笔者就丢下了语文赖以安身立命的丰富积累,去专心经营技巧与方法了。时间长了,自己的书卷气少了,匠气倒是十足了,对文本的解读越来越依赖教参,对试题的解答安全受答案的左右,刚开始常有的质疑以及自己个性的理解也逐渐泯灭了。这语文课少就了情趣,缺了韵味,没有了语文味道。

这些年笔者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教学技巧的学习,虽然一度获得了小成绩,可惜却从根本上忽略了自己作为语文教师内功的修炼,或者说是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渐渐地,笔者变得懒惰了。越是读的少就越是怕读,心静不下来,板凳坐不住,浮躁心理使我失去了夜读华章的宁静心态。也许正是因为读的少了,追求的品味降低了,当初的斗志也被慢慢逝去的日子消融了。理想失落了,生活情趣单调了,阅读也就离笔者越来越远,笔者也日趋平庸,哪里还有底气谈及人文素养呢?

我为什么要阅读

一、语文教师完成本职工作必须要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我们都知道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积淀,语文素养的培养无法通过灌输来达到目的,它必须通过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才能得以提高。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来自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来自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

二、语文教师要称职必须阅读

韩婴有言:“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可见,为人师表需要学识渊博,学业精深。理想的语文教师是充满语文味的,拥有非凡的智慧,永不枯竭的智慧。而成为充满语文味的教师,广泛地阅读则是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会有旁征博引的机智,信手拈来的潇洒。如果语文教师远离了阅读,语言必然枯涩,见识必然浅陋,还怎样指导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放得开,收得拢”。这样的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宽阔,能让学生目及四海,神通千里,能让学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样的语文教师是大气的、充满魅力的、真正的语文教师,而不是教书匠。

当前不少大家批评我们的学生没有思想、没有个性,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笔者认为如果自己没有个性,没有思想,就别奢求学生有灵性,别以自己的贫乏去期望学生丰富,别以自己的漠然去期望学生感动。所以,想让自己成为称职的、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致力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看《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也一定铭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告诫:“一个老师每年不读五六本书,几年之后,他就不好当老师了。”

三、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阅读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书籍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书看多了,在文化里浸润时间长了,文化积淀就厚实了,久而久之,就会透出书卷气,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读书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能形成气质品性之心。语文教师要多读一些书,品出一些书味来,让书中的崇高形象,灵秀诗意,哲理文字,内化为个人的精神气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正是“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我该怎样阅读

首先,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阅读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厚积薄发,它拒绝浮躁。我要树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自己的文人气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因此,笔者一定要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恢复已丧失的才情,提高已降低的审美水准,积淀已少得可怜的文化底蕴,使钝化的思想触角重显敏锐。

其次,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常态。苏霍姆林斯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笔者是因为需要读而读,所以读书应该是自觉的行为,是常态的行为。“让阅读开发自己的生命,知识和智慧能指引我们识别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向前展拓;哲人的思想能涤荡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同时,读书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消解尘世的喧哗与浮躁。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使自己思想通达,视野敞亮,才能体味到哲人和大师们著作里深厚的思想,才能完成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全身心地体验生命的深邃,达到自我心灵的升华。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若想不沦为平庸,就得读,自觉地读,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300250)

论文作者:朱玉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师素养的回归论文_朱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