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
(沂水县人民医院;山东沂水276400)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心肌梗死病人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心肌梗死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心肌梗死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病人出院后3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再次心肌梗死入院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心肌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半年内复发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再入院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心绞痛;再次入院
目前,我国约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很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原因,所以改变其生活方式的二级预防工作非常重要。我院以移动微信平台技术为基础,加强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科出院病人例,梗死部位:前间壁及广泛前壁98例,下后壁59例,高侧壁80例。入选标准:①年龄38岁~71岁;②符合2013年急性心肌梗死全球新定义的诊断标准;③无急性并发症;④病人意识清楚,且与医务人员沟通无障碍;⑤有阅读、书写能力;⑥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损害或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②既往有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最终确定200例病人参与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及梗死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设立研究小组
参与研究的人员包括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6人,健康教育专管员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4人,统一进行健康教育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护士长总体负责,责任护士负责各自管辖的病人,健康教育专管员负责公众号维护及疑难解答。
1.3干预方法
1.3.1对照组干预方法
入院到出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其他治疗措施和护理方案均与观察组一致。
1.3.2观察组干预方法
护理人员针对病人在心理、认知方面的不足和存在潜在危险的行为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为病人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基本病程、治疗方法、护理配合等;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交流了解病人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问卷题目,在病人入院后扫描二维码在问卷平台对其进行心肌梗死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让病人初步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并对病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
将病人加入责任护士管辖的微信群,详细记录病人姓名、性别、籍贯、床号、疾病、住院时间、用药史等,确保病人和责任护士能够及时沟通,使病人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能够继续接受与个体疾病康复相关的健康指导。此平台对所有加入的病人及本科室护理人员开放,每个责任护士均有自己分管病人的微信,住院期间不定时发放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内容。针对病人入院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性地进行个案健康教育,从病人就诊起始进行延续性的信息化健康教育。
病人出院时,对病人进行心肌梗死相关知识考核,采用与入院时所选取的相同题目进行考核。教会病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信息的使用方法。对出院病人定期进行微信随访,及时纠正病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1.4自我效能评价量表
两组病人均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详细记录两组病人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采用自我效能感评分量表(GSES)对病人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其自我效能感越强。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发病急、后果严重、处理棘手,病人在院期间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但出院后受原有不良生活习惯等各种行为因素的影响,病情控制效果明显降低。健康教育可使人们在面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时,树立健康的信念,建立健康的行为。通过加强院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着重提高其管理疾病的自信心,即自我效能,并通过行为改善和情绪控制最终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其功能恢复,在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结局和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信息化健康教育具有节约病人就医成本、节省医疗资源,省时省力等优势,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延伸到病人的家庭,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疾病自我护理的能力,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信息化护理工作进一步简化了临床工作,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当然,采用这种健康教育模式,责任护士由于治疗、护理工作量大,不能随时随地查看手机信息导致对病人的回复滞后,时效性得不到绝对保障,病人对其责任护士的信任感及疾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杨若兰,刘小峰.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2):230-231.
[2]陈芊羽.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3):71-72.
[3]朱燕,段成章.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西部,2018,14(29):41-43.
[4]李晓侠.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0):140-141.
[5]李志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61(10):17-18.
论文作者:李光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病人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平台论文; 效能论文; 疾病论文; 自我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