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考试改革的实践_数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考试改革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论文,小学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的话: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模式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实行素质教育必须有相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在素质教育要求下,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的改革,使教学评价变片面强调“量化”、分数至上为全面的、合理的、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作者和课题组有关成员一起,就如何对小学低年级段进行数学考试改革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同本文相配合的另有两篇教案设计,一篇是《“表内乘法(一)”考查课教案》(见本期第24页),另一篇是《“一步计算应用题”考查课教案》(见本刊1997年第6期), 这三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他们如何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质量的做法,从而使学生考得全面,考得愉快,提高了学习质量和学生素质。相信这组文章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考试改革的思考

应试教育的弊端,反映出了教学的目的是教师为学生的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忽视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智害德、以智害体、以题害智”(叶圣陶语),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不同步,因而也不可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反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并不是拒绝一切考试、考查或考核,而是根据教育方针和目的,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全面地、合理地考查、考核教学情况。由此可见,全面地、合理地考查教学情况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素质教育是不对立的、不相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反对的是考试唯一、考试至上、以损害素质教育为代价的考试行为。

所以,我们要研究的是怎样考与考什么?

从1994年起,我们结合试行的新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首先在小学低年级实施了“讲讲练练”、“复复考考”的考查方法,改变了过去一张试卷定质量的做法,在较为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方面迈出了艰难而又可喜的一步。

二、考试改革的实践

1.考查的内容。教学过程是个极具复杂的过程,如果要完全评价出来,按目前的教育评价水平是很难的。因此,我们选取了其中的主要内容考查之。

(1)认知领域。就是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形等概念, 计算法则、运算定律等基础知识的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也就是既要考查原考试的内容,还要考查思维过程。

(2)情感领域。主要考查学生爱数学、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克服困难的意志。

(3)操作领域。就是考查个体的行为结构, 主要包括:学生操作学具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各种器官的协调能力。

上面三个方面构成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右图)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也是作为考查内容的主要原因。

2.考查的形式。从考查的知识内容来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日常性考查。一般穿插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教学“8的加法”后,教师出10道题让学生练一练,检查一下他们掌握的情况。

(2)阶段性考查。就是教学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后的考查, 像《“表内乘法(一)”考查课教案》(见本期第24页)就是阶段性考查。

(3)总结性考查。一般放在期中或期末进行, 例如《“一步计算应用题”考查课教案》(见本刊1997年第6期)就是总结性的考查。 总结性的考查按知识内容(如概念、计算、应用题)分几次完成,也可以分几次综合考查。

从考查的对象来分也可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考查学生。在日常性考查中,一般是教师考学生的。

(2)学生相互考查。

(3)学生自我考查。

在阶段性考查和总结性考查中,一般用的都是学生相互考查和自我考查,而教师则是发挥主导作用,拟好考查内容,安排好考查顺序和统计好评价结果。

3.考查的方法。这里主要描述的是阶段性考查和总结性考查的方法。由于阶段性考查和总结性考查多数是由学生互考、自考的,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明“考什么”,使学生明白“怎样考”,以及“怎样评价”。

(1)考什么。例如“表内乘法(一)”的考查, 教师首先指出:前一阶段大家学习了“表内乘法(一)”,这一节课要考查一下同学们学得怎样。然后,教师分别指明:先考查“乘法意义”;再考查“讲题意、列算式”;最后,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怎样考。学生明确了考什么以后,他们还不知道怎样考, 所以,教师接着要示范怎样考。例如,考查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的情况,教师示范:先在黑板上写2×3,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既可表示2的3倍,又可表示3个2是多少。)再用正方形摆出它的意义:

然后,教师宣布考查评价标准:既能摆得出图形,又能说出意义的,得“☆”;摆得出图形,但讲不出意义,或讲得出意义而摆不出图形的,得“△”;既摆不出图形,又讲不出意义的,得“○”。

在学生明确了考什么,掌握了怎样考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长主持)进行自我考查或相互考查。

4.怎样评价。改革低年级数学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和谐地发展,而不使儿童过早地被分数所束缚。所以,我们取消了“百分制”,而采用了等第制,宜粗不宜细。

(1)考查采用等第制。等第制一般设置三个等第。 有的教师采用:☆、△、○;有的教师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有的教师采用:A、B、C。总之,最后一个等第的都是极少数。

①认知领域的考查采用等第制。

②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的考查一般用定性评价,以鼓励为主。在学生的“评语”中写明:该生爱数学、喜欢数学、思维灵敏;该生动手能力强、语言表达有条理、字迹端正等等。

(2)怎样评价。这里举“表内乘法(一)”的考查。

①评价表。小组长根据评价标准和组员的考查情况填写下面的“评价表”:

②评价。第一部分,教师要求每位学生从试题袋里任抽一个算式(有6个算式:4×2,1×3,5×2,2×4,3×4,4×3),摆出图式, 且将意义讲给大家听;然后由组长给每位同学一个等第(填表)。第二部分(6道表格式应用题),第三部分(30道口算题)依次类推。

最后,教师宣布总评标准,组长填表:3 个“☆”,2个“☆”、 1个“△”,都得“☆”;1个“☆”、2个“△”,3个“△”,2 个“△”、1个“○”,都得“△”;1个“△”、2个“○”,3个“○”,都得“○”。这样就得到了本次阶段性考查的评价等第(成绩)。

学期总评价也是如此,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几次阶段性考查的等第,给出其总的等第(例如:优良、及格、不及格)。

5.反馈调节。教师根据少数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工作,对学生进行再次同类型的考查,一般直至达到“及格”级等第。如果学生在情感领域里有缺陷,教师要经常性地予以关心、帮助,沟通师生感情教师是主动者;如果学生在操作领域里有缺陷,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予以多照顾,多给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活动,逐步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理解。教师们看到学生考得全面、不再害怕考试、心情愉快,学生学习质量和素质也都得到了提高,深深感到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回报,也克服了怕麻烦的情绪,更积极地去进行考试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本课题组人员还有:金邦坚、朱贵明、朱国贞、李惠珠、朱月英。)

(责任编辑 蔡东彩)

标签:;  ;  ;  

小学低年级数学考试改革的实践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