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_房地产抵押贷款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_房地产抵押贷款论文

美国次级房贷债券危机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次级论文,美国论文,房贷论文,债券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美国次级房贷债券危机的成因

美国经济在2000年后陷入了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美联储大幅削减联邦基金利率,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在短短两年内就将美国经济拉出了低谷。美国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在极低的利率环境刺激下,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次级抵押贷款这一投资方式,它是面向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许多借贷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贷到款,如罗杰斯所说,“人们能够无本买房”。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因此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美联储数据显示,次级贷款占全部住房抵押贷款的比例从5%上升到2006年的20%。

为了扩大次级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即个人贷款者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的债权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这些机构再将抵押贷款债权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银行、公募基金、对冲基金、退休基金等,名字就叫“次级按揭债券”,而且有信用评级公司如SRP(标准普尔)给债券评定信用等级。

近年来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当次级贷款人的违约率升高之后,这些债券的信用等级便被债券评级机构调低,债券的价格因受到影响出现大跌,债券甚至无人购买。今年6月,纽约股市大跌,其诱因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出现亏损。贝尔斯登(BearSterns)避险基金公司的客户要求赎回基金,但因为该基金持有的这些债券在市场上没法出售,故而基金公司向市场公告拒绝赎回申请,引起市场上的恐慌,信贷资产证券化加速了危机向银行的扩散。

美国次级房贷之所以背离初衷,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源头,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猎杀放贷

贷款机构或其代理没有依照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在发放这些贷款时,贷款机构依据的是房产价值,而非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近年来,主导次级房贷市场的贷款种类是混合型可调整利率房贷(ARM),通常头两年为固定利率,此后每半年上调一次,上调幅度通常很大,很多贷款人无力负担月供,只得以更高成本再融资,卖掉住房,或停止还款,受害者往往是消费者。

(二)贷款欺诈

由职业罪犯导演的骗贷犯罪,受害者一般是贷款机构。据联邦调查局(FBI)公布的数字,由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报告的“疑似”房贷欺诈案件的数目在2004~2006年间翻了一番。贷款欺诈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盈利而欺诈”,作案人员主要是行业内部人员,作案行为包括虚假夸大抵押资产价值等。另一类是“为购房而欺诈”,作案人员主要是贷款人,作案行为包括提供虚假信息进行贷款购房等。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

2005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2005年底,国开行41.7727亿元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行30.19亿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顺利发行。经过2006年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至2007年初,我国证券化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发行品种推陈出新。从实践看,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最为规范的金融产品之一。有关住房抵押贷款的会计和法律环境比较完善,在产品设计、制度建设、风险管理等方面吸收了国外住房抵押贷款的成熟经验,发放相对来讲比较规范,所受的行政干预较少,贷款标准较为统一。住房抵押贷款是商业银行所有贷款业务中收益最高、资产质量最好的贷款业务。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远远低于银行信贷资产的不良率。

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7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贷款继续快速增长。其中,居民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3800亿元,同比多增3699亿元。主要用于购房需要的居民户中长期消费性贷款同比多增3206亿元。同庞大的个人按揭贷款余额相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仍然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需要。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缺乏流动性,导致其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并不活跃。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着光明的前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全国金融市场逐渐完善,有众多的中外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组织,有的城市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征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这些都为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存在的风险

1.违约风险。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时间还较短,必须充分考虑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市场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全国来看,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个人债务比例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超过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和危机爆发前的美国房市很相似,都是由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空前繁荣,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大幅增长,我国数次加息无疑增加了普通居民按揭购房的成本支出,进而给一直被认为是银行优质资产的按揭贷款带来巨大影响。

2.提前偿付风险。提前偿付风险是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住房抵押证券作为含嵌入期权证券,给予了原始借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抵押贷款的提前支付期权。早偿的结果是缩短了抵押贷款的生命期。提前支付对证券化中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给贷款银行带来利息损失,甚至是改变证券的偿还期限,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央行的数次加息和居高不下的CPI指数使得市场加强了对央行宏观调控的政策预期,随着股市指数的不断攀升,众多获利者选择了提前还贷,加剧了银行的提前偿付风险。

3.放贷风险。近年来,为扩大盈利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向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加大了风险。贷款欺诈是美国次级房贷放款不良行为之一,我国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尚远不及美国的次级按揭机构,审批也松得多,相当大一部分贷款的发放是基于未经证实或虚假的收入文件。

(三)防范风险的措施

1.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防止风险贷款产生。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关注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认真考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和还款意愿(信),通过严格的贷前调查与审查,严把放贷入口关。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规范抵押贷款放贷市场,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贷款质量下降。

2.运用多种手段预防和减少违约损失。作为金融活动中最基本的风险类别,违约风险的存在具有综合性、积累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目前国际上对于违约风险度量与测定的模型层出不穷,信用工程技术迅速发展。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前瞻性地预测经济周期和产业变化,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变化,借助金融技术切断违约风险的传递与扩散,提高判断风险的能力,使违约风险的总量得以抑制。另一方面,需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和贷款保险。它可降低住宅抵押贷款的违约损失,从而保障贷款人的权益。

3.推进利率市场化,解除市场分割。金融产品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重要条件是定价方式的合理化与透明化。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场所内市场分割,使市场很难找到比较可靠的收益率曲线,没有相对可靠的收益率曲线难以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进行合理定价。政府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解除市场分割,增加各种类型、期限债券之间的联动关系,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创造信用风险定价的市场基础。

4.重视住房信贷市场危机的监控和预警。监管部门密切监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运行情况,提防住房信贷危机因素的累积,特别是在危机到来之前,向相关经济部门发出警示,可以使政府和市场参与者未雨绸缪,避免危机到来时惊慌无措。

美联储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银行监管机构从2006年春季开始注意到购房者丧失还贷能力的案例越来越多,为此,在危机爆发几周前,美联储会同其他4家银行监管机构颁布了一项房贷市场抵押贷款指导意见,帮助银行业避免危机发生,并早作准备。

标签:;  ;  ;  ;  ;  ;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_房地产抵押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