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论文_黄敏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临床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当中,中医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有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为主要对象,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均匀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常规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性护理,中医组患者则需要接受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要明显强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具体护理当中,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相对更好,此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中医;康复;护理;促进

在临床目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当中,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在中医治疗中也被称作为中风。很多患者在患上脑卒中之后,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其中,偏瘫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患者虽然在发生卒中之后接受及时的抢救与治疗,但是患者的神经功能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导致患者身体一侧无法自如活动,生活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降[1-2]。对于此类患者而言,除了需要接受科学的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要接受有效的临床护理,我院在此类患者护理当中应用中医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5月—2017年3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瘫患者当中选择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接受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我院为避免研究出现误差,将以下对象排除:其它原因造成偏瘫患者、脑卒中处于急性发作患者、合并身体感染患者、并发肺炎患者、脏器衰竭患者、癌症患者。我院根据患者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中医组,每组41例。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为45—76岁;中医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78岁,双方各项资料对比无任何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各类型的功能锻炼,包括被动锻炼、上下肢锻炼、动作锻炼等,常规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性质护理,包括患者的病情监测等,中医组患者则需要同时接受中医护理,方法如下:

1.2.1 针灸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症状所在位置选择穴位,头面部症状选择患者的上关穴、下关穴、太阳穴等,上肢症状选择患者尺泽穴、外关穴、天泉穴等,患者下肢症状需要选择气冲穴、阳陵泉穴、委中穴、飞扬穴等,患者的穴位选取为偏瘫肢体。患者每日接受1次针灸。

1.2.2 肢体锻炼

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主动用健侧肢体去带动患肢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上抬、下勾等不同的运动,也可以让患者尝试做一些较为精细的运动,如捡较小的物品等。护理人员也可以让患者跟随音乐摆动手指或脚,帮助患者的各个关节进行活动,这样可以避免患者的肌肉出现严重的萎缩。护理人员需要每隔6h为患者改变一次体位,如果患者的偏瘫程度较为严重,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3]。

1.2.3 饮食护理

患者入院之后的第一周,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选择一些较为清淡的饮食,比如莲子粥、山药粥等。患者的病情发展到恢复期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选择一些蛋奶制品或者瘦肉等,帮助患者补益气血。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肝火炽盛症状,护理人员可以让其多饮用菊花茶,而对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则可以让其食用一些黄芪桃仁粥。

1.2.4 情志护理

很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清醒之后无法接受病情,且在肢体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明显的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多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且将患者的预后等详细解释给患者,帮助患者配合护理。等到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护理人员可以为其播放一些轻音乐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

1.2.5 生活锻炼

护理人员可以协同患者家属共同帮助患者进行自主穿衣、下床、洗漱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护理人员还可以让患者先读一些简单的拼音与数字等,逐渐向着词语、短句子等过渡,并且让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不断提高其个人表达能力[4]。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利用Fugl-Meyer评分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患者的分数越高,表明其运动功能越强。此外,我院选择Barthel量表指数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分析,患者分值越高,代表其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此次研究进行过程中选择SPSS19.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检验,若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接受组间比较后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s)

注:两组患者的组内比较选择t值检验,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目前较为多发的疾病之一,患者一般多为中老年人,患者患上该病后的死亡率较高,且病情有可能出现复发,在存活患者当中85%以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偏瘫就是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一种[5]。所以,临床应当给予此类患者科学的护理方案。

在中医治疗当中,无论脑卒中患者的兼夹症是何种类型,均是由于患者肾经气血的衰竭所导致。所以,我院在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中会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加强患者护理当中补益气血、舒经通络的功效,保证患者的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确保患者的身体功能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功能锻炼与针灸处理后,患者偏瘫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可以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肌肉的营养状态会出现提高,从而可以加速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护理人员还会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不断增强患者食欲,改善患者的营养,这对于患者疾病康复也十分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情志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并且帮助患者疏导情绪,避免患者出现不安、抑郁、焦虑等,进而提高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从而实现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好转。

我院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案。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后可以看出,双方患者数据并无差异。但是,中医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结语:

对于患有脑卒中且出现偏瘫的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而言,给予患者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这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十分重要,也能不断挺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实施。

参考文献:

[1]曾福英.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3):1969-1971.

[2]张建霞,李颐红,李向杰,李百峰.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5,8(S1):187-188.

[3]钟绍敏,吴斌,吴怡,朱启梦.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1):184-186.

[4]于思筠.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235-236.

[5]余洁芳.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作用的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01):106-108.

论文作者:黄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论文_黄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