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与防渗施工论文_张军号

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与防渗施工论文_张军号

枣庄大禹水利工程处 山东 277400

摘要:鉴于小型水闸工程在施工中,由于基础类型不同,所以其加固和防渗时也不同。因而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小型水闸工程的基础类型,针对性的加强对其的加固与防渗处理方案,才能确保小型水闸工程的质量。本文就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与防渗施工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防渗施工

就实践来看,往往认为小型水闸工程规模较小,在工程质量上可以打折扣,导致很多小型水闸工程的质量问题频现。所以为了更好地确保小型水闸工程的质量,尽可能地确保其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小型的水闸工程施工过程中中,加强基础加固和防渗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的技术措施

1.1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技术是一种在小型水闸工程基础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加固技术。由于小型水闸工程多处于河道、沟渠等土质较为松软的区域,使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通过利用深度较深的水泥桩完成对于小型水闸工程基础的加固,使用水泥搅拌桩技术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加固后,将会使得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具有较强的抗沉降、变形的能力,从而避免小型水闸工程因沉降问题而导致其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提高了小型水闸工程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水泥搅拌桩技术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施工加固时,其采用的是连体格栅布置方法,从而实现在小型水闸工程闸室地板周边形成一种围挡用以实现对小型水闸闸室内土壤的加固,避免其在软土蠕动的过程中造成小型水闸工程的地基沉降、塌陷等。在水泥搅拌桩技术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加固施工时,首先应当对水泥搅拌桩的桩孔位置进行准确的划线标记,并对标记位置进行复查以确保位置的准确。而后在划线位置进行桩孔的开挖,为避免桩孔产生缩孔、塌陷等问题应当在施工中做好桩孔的加固,在混凝土注入桩孔之前需要对桩孔进行清洁,以避免桩孔内的杂物影响桩孔的浇筑质量。完成桩孔的清洁后进行提升喷浆搅拌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施工,确保混凝土浆的均匀性。

1.2刚性砼桩地基加固技术

刚性砼桩地基加固技术也是一种在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技术。其在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加固时通过使加固桩底从土壤淤泥层穿过后进入到土壤中的粘土和砂石、卵石层中。采用刚性砼桩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加固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小型水闸工程上部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采用刚性砼桩加固技术对其基础进行加固,以使得小型水闸工程的基础满足小型水闸工程的承载压力,降低沉降量及沉降对小型水闸工程质量的影响。在刚性砼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小型水闸工程周边回填土所产生的沉降影响,避免小型水闸工程闸底和闸室基底之间出现沉降脱空问题,从而影响水闸的正常运行。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采用刚性砼桩加固技术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加固时需要定期的采用灌浆处理的方法来对闸底和闸室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

相较于上述两种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也是一种在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中使用较多的加固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所形成的加固桩的桩身强度要低于刚性砼桩,但要高于水泥搅拌桩,因此,其在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的变形协调上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在应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时其桩底最深能够达到可靠的持力层,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因此此项加固技术多应用于地基处理要求较高的桩基施工中。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施工时,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放线,在放线时应当紧密结合水准控制点实施引测,从而确定施工中基槽开挖的深度,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充分结合水闸工程的控制坐标点的基础上确定基槽挖掘方向控制线,完成了对于小型水闸工程基础位置的确定后需要做好基坑的开挖工作。完成了基坑的挖掘后做好基坑底面的平整并使用桩机完成桩孔挖掘,桩机钻头需要与桩位中心点进行对准之后才能开始钻孔作业,待到钻到设计深度后完成混凝土的灌入,在这一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坍落度,并确保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需求,以确保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砂砾层、粗砂层的应用

此项基础加固技术多应用于软土层在3米之内的软土基上,为确保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能够获得较强的承载能力,在使用此类加固技术时应当通过振动水冲挤密技术增强砂砾之间的密实度。对于覆盖有薄层砂层的软土基进行加固施工时,首先应当将覆盖其上的砂层除去,在添加粗砂之后加强对其的冲水振动,为使得加固层获得良好的承载能力需要使用直径低于5cm且砂石含量较低的碎石对其进行填充,完成上述施工后还需要继续进行防渗处理,在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周边完成防渗墙的铺设,并确保其与闸室两边的刺墙对接。在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处理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振动水冲挤密法与垂直防渗墙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型水闸工程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增强小型水闸工程地基的防渗和抗变形能力。

2小型水闸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2.1垂直与水平防渗技术

常见的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防渗墙和齿墙盖进行防渗,但是均属于垂直防渗。在对水闸进行防渗施工时,主要是在软基的表面上进行垂直防渗,例如进行混凝土墙的关注和板桩施工,所以在防渗效果上较为明显,而不足就在于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而齿墙主要是在上游与闸室下游端进行布置。通过采取垂直防渗,能有效的强化其防渗效果,但是主要是在砂性地基中的应用,因而在岩基面进行防渗时,主要是采取垂直灌浆的方式进行防渗。而除了垂直防渗外,有时还需要采取水平防渗时,这主要是在闸室的上游进行水平防渗,具体的就是利用混凝土加强对其的铺盖,主要在水闸上游设置,并和闸室底板一道组成不透水的地下轮线。

2.2止水分缝

在采用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切实做好止水分缝的设置工作。这主要是由于结构沉降和温度变形引发的水闸裂缝,就需要在水闸上进行止水分缝的设置,从而有效的确保相邻的结构物之间不受影响。但是考虑到抗震的需要,在地震时其缝隙的宽度会扩大,所以在伸缩缝和沉降缝进行防渗设计时需要做好相应止水结构的设置。止水主要是水平和垂直两种,所采用的材料材料还应具有柔性大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2.3对水闸相连建筑物进行科学设置

在小型水闸工程中与水闸相连的建筑物较多,尤其是当水闸与土堤相连时,应当做好绕侧边墙水平放射或底板垂直防渗的设置,在小型水闸工程防渗方案的设计时应当做好建筑物的合理设置,在翼墙外层设置2-3个排水井,排水井与下游尾水相通从而减少绕渗水提高小型水闸工程的防渗效果。

3小结

小型水闸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系统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在小型水闸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小型水闸工程基础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于小型水闸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小型水闸工程基础施工中为使得基础稳固应当做好对于小型水闸工程基础的加固和防渗处理,确保小型水闸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显光.旋喷桩作为涵闸工程基础处理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01:110-111.

[2]李龙泉.旋喷桩在涵闸工程基础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04:20-21.

[3]李永强.水利工程的水闸施工技术探讨[J].珠江水运,2015,08:64-65.

[4]崔朕铭,蔡新,樊志远,赵立华.某水闸地基桩基础与沉井基础方案优化选择[J].水电能源科学,2015,11:126-128.

[5]李国强,胡中良,王卿.复合桩基础在沙多玛泵闸工程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36:311.

论文作者:张军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小型水闸工程基础加固与防渗施工论文_张军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