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的社会兴趣论文

发展学生的社会兴趣论文

发展学生的社会兴趣

侯瑞鹤

近年来,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从严重的人际冲突到个体心理障碍或自杀事件等。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透过复杂的表面,我们发现,这些孩子通常有一个共性:他们在成长经历中获得过一些错误的生活信念,如“我不如人,别人都轻视我”“我是最重要的,所有人都要听从于我”。如果得不到成人及时、有效的引导,会导致他们缺少社会兴趣,心中只有自己,甚至形成心理问题或暴发危机事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竞争形式趋于多样化,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质量,包装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好的包装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对消费产生刺激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费尽心思在商品的包装上下功夫,在包装上印有图片、照片。而对这些图片、照片的应用就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要在使用前进行严格审查,对于凡是可能引起侵权问题的图片照片,要先获得本人的许可,对不能和本人取得联系的,应尽量与相应的组织取得联系,通过他们得到照片图片的合法使用权,避免因侵权造成的一系列纠纷。

提出社会兴趣理论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基本任务都是社会性的,一个人能否成功地应对来自友谊、职业经历与亲密关系方面的挑战,取决于这个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而是否拥有社会兴趣也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看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兴趣,关键看他的生活目标。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发展学生的社会兴趣。

拓宽小我,引向包含他人的更大心理空间。结合学生的日常实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目标从追求“个人优越感”转向“我可以做些什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打开学生的心理空间,让学生在正向的层面体验与他人的心理联结,从而化解大量的恐惧、敏感多疑、患得患失、孤独,等等。如果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世界因我更美好,就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

传统观点在文本上遭遇了两个尴尬。一是马克思《莱茵报》上出现的“下流的唯物主义”的提法;二是作为唯物辩证法形成重要环节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的发现。特别是后者,迫使前苏联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重新审视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突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地位。作为对上述问题的反思,结合马克思1859年自己的“道路回顾”,理解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需要同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

推动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自己的影响力,从“受害者”转变为“影响者”。帮助学生转换视角,从“我被影响”转换成“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推动事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得失时,容易感觉自己是被剥夺的“受害者”,而看不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帮助学生转换视角后,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响力,就有了掌控感,就更可能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发展社会兴趣。教师只有从身边的小事着手,才可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感体验中发展社会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关注点从“获得老师表扬的个人优越感”转为“为大家创造一个更洁净的环境”;从“我是否能够做好得到肯定”的纠结转换为“我怎样能更好地帮助到大家”。如果这样,学生就能跳出关注得失的狭小空间,释放心理资源,启动问题解决的过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

标签:;  ;  ;  ;  ;  ;  ;  ;  ;  

发展学生的社会兴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