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 262600
一、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不断的改革与深入,有更多的人开始将焦点转向怎样才能够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这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所有老师都需要达成的一个教学目标,也是满足当前学生发展所必需的,更是个体价值与教学价值的双重体现。科学技术是我们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这个技术与知识激烈竞争的年代里,必须加快我们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转型的新时期,因此我国的小学数学在教学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毫无疑问,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学生和老师都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旧思想,积极地投入到新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世界的潮流中来。
那么在现在这个新课程目标理念的指导中,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呢?本篇文章中笔者通过对当前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二、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三维目标不够清晰明确,教学存在随意性
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的学时很多,但是效率很低,教师们在整个的教学过程里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三维目标,这就造成教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里,若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就会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变得混乱、随意。而教学目标则需要依据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进行确定,三者之间互相渗透,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2.教学的主体比较混淆,缺乏明确性
所谓的主体就是指其实践活动是我们行动者的自身。实践活动主要是由主体而引发起来的,在现实生活的表现主要就是能动性的自我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总体都是依照其自己的方式来构建与其他东西的关系。在教育里的主体性则是指学生们的需要在主体意识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老师们需要充分地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实际的教学里,许多老师都会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将学生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关注的是自己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并不会关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习到了多少知识。这就会造成课堂活动更加趋向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行动,课堂只会成为老师们的舞台,而不是学生的世界。
3.教学方法非常的单一,缺乏一定的多样性
在当前我国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将课堂上的新知识了解得很清楚,在他们的思想里认为小学数学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并不能理解学生们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的不容易。所以,长久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严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并不能够将鲜活的、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入其中。
4.教学评价比较模糊,不具备及时性与全面性
评价属于一种新的认知上的活动,主要是指测量的整个过程,用它来作为判断我们人或者事物的价值所在。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一个已经得到确定的评价尺度与教育的价值观。评价是否及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评价的全面性则是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生长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是非常模糊的,不够及时与全面。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上更趋向于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造成综合素质缺乏一定的水平。
三、新的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1.把握好教材,确保其备课的可行性
众所周知,新课程的教材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材的使用主要是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学要实现一个育人的功能,尽可能地发挥教材的真正作用。而教师的备课则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教学作为基础,利用科学的方法,学会和教材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读教材,一定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这样才能够在其新的课程背景中实现具有特色的自己的教学设计。
2.确保三维目标能够落实,保证备课方向的准确性
教师首先要深入地了解其三维目标,将它落实在我们的课堂之上。每一节课的备课内容都应该体现其是围绕着三维目标而开展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3.重视预设和生成,保证备课具有高效性
在当前新的课程背景中,学校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备课的高效性。备课的预设和生成主要是存在于老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并不是一个空的脑袋在实验,而是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外部的世界来进行构建,从而获得一个新的知识。在学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备课的预设和生成,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预期的应有的发展。
论文作者:张翠华 王兆敏 张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主体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