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观众接受的心理特征_电视剧论文

电视受众接受心理特征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受众论文,心理特征论文,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在心理的屏幕上,侧重观照考察了电视受众的诸种接受现象,深入探讨了电视受众的接受心理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电视受众独特的心理规律。

关键词 受众 心理 特征

当今是“电视日常化”时代。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最普遍、最“深入”的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步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都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根据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第二次全国电视受众抽样调查,截至1993年7月底止,我国电视受众数已达到八亿零六百万人,比1987年猛增了两亿多人。这是一个何等令人瞩目的数字!电视正以其不可抗拒的独特魅力,将人们吸引到电视机前。它迫使许多人追随它、迷恋它,成为电视最忠实而热心的“俘虏”。

但是,很遗憾,人们天天跟电视打交道,形影相随,然而,人们对自己观赏电视时的心理的认识却很不够。电视受众的心理始终是一个很难观察到的“黑箱”。

当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结合大量的调查、观测、访询以及资料的分析综合,本文拟对电视受众接受心理的某些特征作些探讨。

一、高参与性:受众的认同心理特征

美国大众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了解传播媒介》一书中,从清晰的角度把电视划为“冷媒介”,把广播划为“热媒介”。他说:“任何一种冷传播媒介,不论是口语词、手写稿,还是电视,总比热媒介‘留给观众或使用者更多要做的事……’,(观众)参与、补充的程度就更高”。由此,他认为,电视作为低清晰度的媒介,必然使受众在观看时要深度“涉入”。对此,尽管我们不同意他们把电视归入为“冷媒介”,并视其为低清晰度(因为日本NHK新开发的“高品位”电视,其扫描线为1125行,其清晰度超过了电影。这一点说明了麦克卢汉的观点的偏颇和过时)。但是麦克卢汉的结论,即电视受众要“深度涉入”,要自己“参与”“补充”,这毫无疑问是合理的。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观看电视是在与屏幕相对而视的方位、促膝谈心似的气氛下进行的。观看环境大多是熟悉的客厅,客厅里那些花瓶、茶几、家俱等也在观众的视野之内。因此,看电视与千百人坐在四周幽暗没有任何干扰的环境集体观赏电影不同,后者容易产生忘我之感,容易被银幕形象所“俘虏”。而看电视则站在客观的自然的立场上感受生活,好象把现实世界拉到受众的眼皮底下,时刻都觉得自己实实在在地正在与屏幕的人物交流思想感情。正是这种倾心交谈的性质,常常使电视受众介入到剧中人的生活,参与到对人物事件的理解、思索和评价。这一点和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工具的特点息息相关。日本的电视剧艺术家鸭下先生认为:“看电视实际上就是接受某种‘信息’,观众对这种信息会有所感。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制造这种‘信息’,问题是要选得丰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应注意:由于电视观众是客观的,同时观众自身内也存有大量信息,于是电视就比电影容易引起这种信息的释放。我所追求的就是要激起观众内心信息释放”①。鸭下先生的话是精辟的。那些能引导受众介入剧情,注重演员与受众“面对面交流”的电视节目,是受广大受众热烈欢迎的。其道理在于它能够唤起受众内心的信息,调动受众的感受力、思考力。中央电视台于一九九○年元月开设的“综艺大观”节目,一直是受众最喜欢的节目之一。这一节目的成功除了其综合节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外,注重受众的参与感受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如:“请你参加”小栏目就是主持人邀请演播室的受众共同演出一些小品。在美国,收视率很高的CBS妇女专题节目《西蒙·理查德特别节目》,常常由电视明星西蒙·理查德即席邀请受众介入节目演出。在电视剧中这一做法也广为采用。比如,鸭下先生在拍电视剧《女朋友》时,三个小时剧情竟用了五分之一的时间让七位三十五岁的妇女用日常生活的口气展开自由的讨论,发表她们各自复杂的内心感受。这个电视剧播出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电视剧中,大量运用“主导演员”,从根本上说也是出于这种目的。所谓主导演员,是指在电视剧中贯穿全片并介绍、评论剧情或主持引导节目的人物。他有时是剧中人,有时也是剧外人,他可能是代表作者,也可能是不露面的评论员。不管哪一种情况,他出现在屏幕上,总是同受众谈心,面对面地评析剧中人物,引导人们思考一些问题。电视的这种传播特征逐渐积淀在受众意识里,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和心理需要,使受众“习惯于总是有那么一个人从屏幕上对着我们讲话,陈述自己的观点,寻求与我们的联系,指望着理解、反应、仿佛想和我们进行对话”②。在电视剧《戏剧》中,一开始导演手持说明书上场,并在叙述女演员朱丽娅拉姆别尔特的一生中随时充当剧情发展的解说员和屏幕上所展示的事件的评论员。他可以使唤作曲家“麦斯特罗,音乐!”还可以提问演员:“朱丽娅,这是出自哪一剧本?”也可以不时地打断剧情,向受众提出问题。他仿佛存在于两个时间范畴之中:一个是我们受众的此时此刻;另一个是他所叙述的那些事件的彼时彼刻。主导演员兼有两种角色的身份,使他成为中介人物,受众通过他不仅能接受电视片的情节、人物和场景等信息,而且能对这些信息加深理解,引起思考,做出理性的判断。这是电视片给予电视受众独特的审美感受。

二、片断化倾向:受众的情感波动特征

据1985年电视剧《杏林春雨》在贵州市播映时,有人对一家三代人的收看情况的调查显示:每一个受众在看电视时因受各种不同的内外干扰,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中断现象。其中,女主人比男主人中断率更大,年龄越大或越小,未中断的情况越小。这说明电视受众的情感波动,有其独特的状态。与看电影相比、后者在影院里观看,黑洞洞的环境,黑压压的人群,受众推波助澜掀起的情感氛围,都容易使受众进入剧情、介入角色,跟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长时间保持自觉注意,一直到“剧终”的字幕出现。而电视观看则不同,当家里开启电视机时,人们仍处于无意中————随意走动、谈笑,或吃饭,洗衣服,即使坐在电视机前面了,亲朋好友也随时可能来访,街坊邻居可能来串门聊天,小孩子也可能中途打闹,久而久之,不少人也已养成一种积习: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其他事件。由此可见,电视体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独立的体验。由于收看电视是与其他伴随性行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电视体验常常与其它体验混合在一起,形成电视体验的片断化倾向,具有时断时续的特征。

当然,勿庸置疑,这种现象在电视观赏中具有不可克服的性质。因此,电视编导们如果不面对这种心理事实,一味追求电影观赏的播放效果,那么,受众接受电视信息,就会陷入被动消极的境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许多电视艺术家大胆创新,根据电视传播的特性,艺术的地编排节目从而达到取长补短,非同凡响的观赏效果。譬如,日本的NHK电视台别出心裁,于1961年4月开始,在每周星期一与星期五的早上,都播放《女儿与我》的电视剧,时间为15分钟,这种早晨电视剧的尝试,是大胆的,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本来,我们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候,有的丈夫要准备上班,妻子要准备早饭,儿女则要准备上学,大家都匆匆忙忙,其心态按理说与看电视是极不谐调的。但是,早晨电视剧反而以一边收看一边做事为前提进行精心的编播,使受众在一边观看时,也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即使是断断续续地观看,人们也可以从电视中获得综合性的信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的话题。

因此,电视剧的编排只要与受众的体验心理相吻合,就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事实上,目前的电视编导们的确煞费苦心尝试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比如,在电视剧中采取说书或内心独白的形式,把受众引入剧情,引起关注;或者利用传播媒介。事先介绍电视剧的创作、内容梗概,引起受众的兴趣。当然,最主要的是采取“小波澜”“小高潮”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以适应受众在家庭环境中观看电视时断时续的心理。

有的电视学者根据受众接受心理的规律,绘制了一张“受众兴趣波动曲线图”:

从左边往右看,故事发展的每一个区段都设置悬念,掀起小波澜,让受众产生一个兴趣的小高点。受众的兴趣不断上升,连续爆发几次小高潮,受众的兴趣好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直到故事的最高潮。

如果是电影,那么曲线就有所不同。故事片是由电影院公映而设置的。在电影院这种特殊的空间中,允许受众在一定时间内紧跟故事发展进程,因此,电影故事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人物,并可以设置一个较慢的节奏,在电影中逐步加快,到最后故事才掀起大高潮。它的曲线是这样一个倾斜的钟形。

受众的平均兴趣程度

上述两条曲线是符合电视与电影的受众的心理体验的。与电影观看故事片相比,在家里看电视受众是要求小波澜、小高潮的。因为在家庭的环境里,即使三十分钟这样短的时间单位,如果不停地看电视,受众就会感到吃力,因此,电视剧不断形成小波澜,是符合电视体验的片断化心理的。受众对这种小波澜的期待,可以弥补电视观赏中各种各样的干扰、影响,让受众在看电视时,长久地保持着有意注意,享受到电视艺术欣赏的审美乐趣。

三、视听并用:受众的感知心理特征

美国电视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在我国播映后,收视率颇高,好些大人小孩都在模仿唐老鸭的“欧————欧”。

这一声“欧————欧”是中央电视台李扬的配音。人们光听他的配音,也会感觉到唐老鸭的栩栩如生,甚至感受到唐老鸭是有血有肉有体温的。的确,李扬的配音声似神似,堪称一绝。他诉诸于观众的声音都是活鲜鲜的人物,比如大家熟悉的《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热情狂放的唐老鸭,《西游记》中调皮淘气的孙悟空等等。

这些是电视片中的听觉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心理效果。它虽然不具有形状、色彩、线条的可视性,但由于它维妙维肖,较少具体限制,而更能激发受众的联想,产生朦胧虚幻、若隐若现的“虚像”,从而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当然,电视是一门独特的视听艺术,它要求受众的审美感知具有与之相应的综合性,即高度的视听并用。如果人们单一地听配音,听“故事”,就成了欣赏广播剧了。如果单以看为主,听为辅来欣赏故事,那也很难与看电影划清界限。事实上,电视艺术远远比电影更强调画面与声音功能的有机结合。声音的地位在电视中比电影重要得多。这是因为电视艺术中人物的说白所具有的力量,有时甚至超过画面表达的力量。例如电影《哈姆雷特》的导演可以删去“是生还是死————”那段著名的独白,而用哈姆雷特缓步行走来表达他的心情。而电视剧编导要拍电视的话,这段独白不仅可以完全保留,而且可以让他面对面地对着受众,大声地朗诵这段独白,象是在忏悔,又象是在期待受众的理解与共鸣。由此可见,电视艺术比电影艺术对受众视听结合的要求远远多得多。

因此,视听并用的审美感知对电视观赏有巨大的审美意义。以上举李扬在《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的配音为例,这部片子的原声录音,美国人用的是英语,由于英语单词连在一起,可以自如地模仿鸭子叫,所以原配音非常像鸭子配得非常精彩。而汉语的吐字发音跟英语不大一样,照搬是行不通的。李扬煞费费心,反复揣摩,吸取美国原声的精华,打破常规,凭想象创造出中国的唐老鸭声音形象。并特别注意它与画面的配合协调,两者默契自然,相得益彰,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又比如,电视片《雕塑家刘焕章》运用画外解说和夸张了的主人公雕塑作品时雕凿声等音响效果,使声音与画面贴切吻合,让受众的视听因素充分地运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统一完美真实自然的雕塑家屏幕形象。

所以我们认为,受众如果仅凭单一的感官是不能有效地观赏电视节目的。只有实现视听结合,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完善地接受屏幕形象所输出的全部艺术信息。因为“视觉输入的真切确定的信息与听觉输入的抽象空灵的信息相结合,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形成具体而空灵的屏幕形象”。

注释:

①见《电视文艺》1983年第9期

②见《电视文艺》1982年第12期

③刘隆民《电视美学》第159页

标签:;  ;  

论电视观众接受的心理特征_电视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