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建筑现场施工过程牵涉的内容非常广,相关的施工环节也较为复杂。在建筑现场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技术工艺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施工技术工艺质量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基于此,笔者对建筑现场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工艺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现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日益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然而,在实际中,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企业的良好发展。对此,有必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要着眼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全过程,严格对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施工实施质量监管,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系数的大幅度提高,并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有必要基于工程质量监管现状,积极探究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1、关于建筑现场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要点探讨
1.1、关于建筑工程的基本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可分为两种,即深基坑支护技术以及桩基技术。桩基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其既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土层,还可以担负很大的重力,同时对外界环境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当中,通常为相关的施工人员利用预埋的注浆管,并在灌注桩成桩之后把水泥浆压进桩侧与桩底,再对桩侧与桩底的泥皮、沉渣以及桩身实施固化操作、加筋操作以及胶结操作,该技术主要是一种在桩基技术当中研发出来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施工当中,不但能够将桩的体积大大减小,还能够节约工程成本。
1.2、关于模板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
在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应该对模板进行严密地构造,从而避免由于模板之间的变形存在差异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特别是模板与支架均应该确保适宜的刚度,避免当负荷超过相关标准以后,模板由于过度变形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问题。而且,拆模时间应该适中,既不可以太早拆模也不可以太晚拆模,这样均会使混凝土的质量有所下降。通常来讲,在确保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的前提下,会选择使用三套模板,这是由于建筑发生裂缝主要都是由于开始的混凝土的强度偏低以及模板的负载过高。模板施工技术能够使得施工的负荷较为均匀,以提升建筑的稳定性能与牢固性能。
1.3、混凝土浇筑技术工艺要点
在针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工艺质量管理相关措施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在建筑现场进行施工时,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一些泌水现象进行妥善处理。其次,混凝土浇筑整个施工流程完成之后,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控温技术的合理利用,实现对混凝土科学合理的保温和养护。这样不仅能够促使一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得到不断提升,而且还能够促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本身的块体温度得到有效下降控制。在保证混凝土块体承受温度应力时抗裂能力能够得到强化的同时,还可以在针对混凝土进行具体养护时,促使其整个表面具有一定的湿润性效果。除此之外,在针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尽可能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设计要求进行,每一层混凝土都需要按照二次浇筑的方式进行具体施工。在第一次主时,应当针对柱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浇筑,而在第二次浇筑时,则需要将重点浇筑放在梁与柱相互之间交界的位置上。在针对楼梯进行浇筑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在一些柱错半层浇筑,这样有利于保证浇筑的全面性。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在针对底部进行具体施工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先浇筑与混凝土之间,具有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基础上,对其进行添加石料之后混凝土的浇筑。另外。混凝土浇筑整个施工完成之后,应当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施工。在振捣施工时,一定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尽可能避免对预埋件或者是其他一些钢筋结构造成破坏影响。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施工时,应当安排一些具有专业性特征的施工人员,对整个振捣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过振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保证振捣施工的质量。
1.4、关于钢筋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
在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首先应该确保钢筋的表面干燥清洁,把钢筋表面上面的尘土等杂物清除干净;其次在应用钢筋施工技术之前,应该借助一些施工设备把钢筋扳直,以最大程度地确保钢筋不存在任何局部的扭曲等;而且,在把钢筋切断的过程当中应该按照其详细的长度、型号以及直径等实施最佳的搭配,以提升钢筋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解决钢筋变形的过程当中,应该严格遵照钢筋的详细形态,这是由于钢筋弯钩具有多种形态,每种形态均对应着相应的形态标准。另外,钢筋详细的下料长度应该按照混凝土具体的薄厚情况与构件的准确尺寸等多种要素整体分析,从而决定钢筋的合理尺寸。
1.5、保温板技术工艺要点
如果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已经超过了20m的时候,并且小于100m,那么一般都会直接通过粘贴结合的方法,对保温板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但是如果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在20m以下,那么可以直接利用粘贴式的方法,实现对保温板的固定。在针对保温板进行粘贴时,其整个粘贴面积不能够低于保温板面积的40%。为了保证粘贴的效果能够呈现出最大化,在针对粘贴胶进行选择和利用时,应当随时用随时拌,同时还要在24小时内用完。与此同时,如果遇到一些大风或者是暴雨等自然灾害天气时候,或者是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要禁止施工,以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2、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1、构建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制度
加强工程质量监管,要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使用,增强工程质量监管效果。要构建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制度,深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的各类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大幅度降低各类质量安全隐患。通过构建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制度,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监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要充分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持续对工程质量监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及时将相关信息数据以及各类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向政府部门提交。要强化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管,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布,并全面掌握质量安全管理,实现对统计报表的网络传输,对登记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完善相关备案资料,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相应的监督网络。
2.2、对质量进行详细地检查
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详细地检查,并健全相关体制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问题,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实施详细地检查而导致的,从而给施工过程留下诸多风险和隐患。这便需要施工单位建立关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体制,以便于在制度层面对施工质量进行约束。
结束语
建筑现场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项目,其不仅能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各个技术工艺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现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粟明坤.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32):84-85.
[2] 王伟.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艺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居舍,2018(24):60.
[3] 林维彬.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艺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居舍,2018(20):166.
论文作者:张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