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华北分公司 北京 100621
摘要:近年来,民用机场规划布局土地集约利用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跑道系统、滑行道系统以及机坪机位等角度,研究了飞行区土地集约利用措施,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航站楼构型规划,以及陆侧交通方式和设施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航站区土地集约利用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民用机场;规划布局;土地集约利用;途径
一、前言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民用机场越来越大型化和枢纽化,而这势必带来机场的扩建。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幅度增长和旧建筑改造土地产出率低等原因,使得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加,所占用耕地的数量与比重明显上升。因此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机场规划布局,加快机场建设,完善和提高机场保障力。
二、飞行区土地集约利用措施研究
1.跑道系统
跑道长度应满足使用该跑道的主要设计机型的运行要求,按预测航程计算的飞机起飞重量、跑道标高、天气状况(包括风的状况和机场基准温度等)、跑道特性(如跑道坡度、湿度和表面摩阻特性等)地形限制条件等因素进行计算,选择最长的跑道长度。平行多跑道间距及端头关系也会影响飞行区甚至整个机场的规模。特别要注意的是当设置近距平行跑道时一般将航站楼设置在其中一条跑道的外侧,这样做跑道系统占地面积大大减少,但也会产生系列安全问题,例如外侧起飞或着陆的飞机需要穿越内侧跑道,必然会有穿越跑道的问题,增加了运行调度的工作负担。
2.滑行道系统
机场滑行道是供飞机滑行并将机场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连接的规定通道,是一种提高机场跑道容量和灵活性的机场设施。其主要作用是为航空器在跑道和机坪之间的调度提供通道。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民用机场都设有与跑道全长平行的滑行道。滑行道与跑道之间通常由一些联络道连接。进港飞机到达机场在机场跑道降落后,通过联络道沿着指定滑行路线滑行至近机位或者机坪远机位。出港飞机一般由牵引车牵引至滑行道,然后经联络道自行滑行到跑道端头等待起飞。
增设滑行道数量有利于提高出港飞机的排序和优化,合理的滑行道设置和布局是机场保障飞行安全、提高地面运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飞机跑道容量、增加机场交通需求量。在两跑道间设平行滑行道可以为飞机起飞排队和跑道穿越提供等待时间和空间,能有效提高地面运行的安全性,减少跑道侵入,同时也改善了地面滑行的灵活性。但是,滑行道建设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尤其是平行滑行道的设置对飞行区的占地影响较大。因此,滑行道应以实际可行的最短距离连接各功能分区,并根据机场规模和跑道使用需求建设合理数量的平行滑行道。
3.机坪机位
停机坪是机场内供飞机上下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停放或维修使用的特定场地。机位是指民航机场站坪上用来停放不同型号飞机的特定位置和区域。根据停机位离航站楼的距离远近的不同,通常可以把机位分成近机位、远机位。近机位是指与航站楼直接相连接的机位,旅客可经过航站楼的登机门由登机桥直接登机。由于近机位能够为旅客提供更加快捷舒适的登机、下机服务,而且能缩短旅客在机场的时间。因此,航站楼提供的近机位比例通常是衡量机场总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实现高比例近机位的主要设计方法有:由前列式向指廊式演变、前列式和指廊式相结合、一字形卫星指廊排列、十字形卫星指廊或其组合、前列式与卫星式组合、指廊与卫星厅组合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航站区土地集约利用措施研究
1.航站楼构型规划
(一)平面构型规划
适合大型机场的构形一般是前列式、指廊式和卫星式。选择构形必须考虑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可以容纳大流量旅客、快捷登机、方便中转、提供尽可能多的近机位,缩短飞机滑行距离、尽量集中设施以降低运营成本,还必须可持续发展,扩建灵活。荷兰斯希普霍尔机场航站楼构型为集中式航站楼加若干指廊式,非常有利于中枢运作。1967 年投入使用至今,从最初的1 个主楼和4 个指廊,经过逐步扩建,发展成为现在的3 个航站楼连在一起的主楼和7 个指廊以及一个卫星厅。其令人惊叹之处是40 多年以前的规划至今还能适应形势,并一直保留扩建的可能性。早期的规划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设计以功能为主线,建筑的处理手法极为简捷,不追求华而不实的外在形象,有利于灵活发展,而且不易过时。
(二)航站楼竖向设计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机场航站楼的扩建不要首先考虑增大规模,在航站楼竖向设计可行的前提下要优先考虑增加航站楼层数来增加客流容量,缓解客流的压力,秉持减少占地的理念,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纵观国内外大型机场,大部分吞吐量位于世界前列的机场都有设置地下发展空间,有的还设置了地下二层、地下三层。
大多数新的大型机场由于旅客流量大,其到港大厅和出港大厅都设在不同的楼层,即选用二层式的剖面布局。而大多数的设计都是将出港大厅设计在上层,将到港大厅设计在下层。例如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采用“两层半”的竖向设计,一层为到港、二层为出港,二层半为商业设施。新白云机场采用三层式,三层为出港办票大厅,二层为到港大厅,中转在二层办理手续上指廊三层,一层为商业中心、信息和控制。地下一层为行李分拣房、地铁站厅、可到达连接楼及停车楼、酒店,地下二层为地铁站台。
2.陆侧交通方式和设施规划
(一)陆侧交通方式
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体系是机场的生命线,对实现机场整体容量至关重要,因此一般机场都会建有专用的连接机场和市区的机场高速,如香港政府修建了一条通往香港国际机场的快速铁路,从市中心到机场只需23 分钟,旅客在市中心就可以办理行李托运手续。要根据不同交通方式承担的交通量,结合场外交通条件,合理规划进出路线,优化利用现有土地,积极利用地下交通设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中轨道交通体系规划,以机场航站楼为中心,规划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另外,机场内部的陆侧交通体系规划也应如此,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结构,更好地服务于旅客。
(二)综合交通枢纽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一般由机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巴士等交通方式组成,合理的功能定位和有效的开发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交通枢纽的服务水平,不仅方便使用者,同时也为地区和城市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减少良田耕地占用和村庄搬迁。
(三)停车场布局
机场内停车场布局的原则:(a)结合机场吞吐量,合理布局停车场总占地面积,提高停车场整体利用率;(b)合理规划路外、路内停车场比例,提高路外停车场的利用率;(c)合理减少车道边的长度,提高车道边的利用率;(d)提倡斜列式车辆停放方式,提倡前进式停车,提高单位停车面积利用率;(e)合理分配分散停车场与集中停车场比例,减少出现停车拥挤;(f)提倡建设地下停车场和天台停车场;(g)提倡坡道式停车楼和机械式停车楼;(h)合理安排停车场与航站楼布局,减少步行距离和步行时间。
在机场内部,国内一般在航站楼正面留出空地,作为大型停车场;在国外则会为了节约占地而修建多层的停车楼以供长时间泊车的旅客使用。随着横向土地资源的限制,逐渐有一些机场将停车场迁至地下。设计全地下的交通中心,鼓励民众尽量使用便捷的公共交通,可以避免地面大量停车,有效利用土地的纵向空间,节约大量土地。
四、结束语
通过对民用机场规划布局土地集约利用途径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 许明慧,徐艳等.上海龙华机场总体规划[R].上海:上海市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10):60-62.
[2] 柴震林.关于通航机场的规划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民航经济与技术.2015(02):115-116.
[3] MH5013-2008.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S].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09):88-89.
论文作者:庄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机场论文; 跑道论文; 滑行道论文; 机位论文; 停车场论文; 航站楼论文; 交通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