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巧用暗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论文_张冬清

浅谈如何巧用暗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论文_张冬清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乌兰图嘎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131121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其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在进行语文课堂授课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构建更为高效的语文课堂。而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教学方式的恰当运用就必不可少。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教学模式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质量。而具有技巧性的心理启发和心理暗示则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启发和心理暗示看似简单,但是要想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凸显,老师就必须做到“巧用、善用、活用”,将教学暗示与教学启发充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暗示 运用

由于课程改革,学生主动学习以及老师引导教学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生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被老师“推着学”,而是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带领下“主动学”。因此,老师必须对暗示教学法进行恰当且具有技巧性的运用,将教学暗示充分渗透到课堂中,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一、暗示激发求知欲

教学暗示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手段,大部分教师都会对其进行运用,但是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教学暗示在课堂中的运用却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老师对教学暗示这一教育理念出现了一知半解的情况,不能对其进行较为灵活的运用,从而使其暗示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反作用。为了保证教学暗示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凸显,也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展开,老师必须对教学暗示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做到充分了解、灵活运用。

在进行语文教学导入时,老师可以将教学暗示渗透其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行充分的调动。例如,在教授《荷花》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荷花的图片以及有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将荷花开放的美丽景象更加直观和直接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其中加入适当的音乐,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真实的夏日荷花盛开的情境。在这种视听结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联想,似乎其真的置身于荷花当中。然后,老师可以继续对其进行教学暗示:荷花是极其美丽的植物,拥有无穷的魅力。接下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荷花进行欣赏,体验一下荷花的魅力,感受一下荷花的美丽姿态。这种教学暗示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了解欲望,并对荷花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除了这种直接性的语言教学暗示法以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时通过设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暗示,以此来充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授《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进行教学暗示。老师可以这样进行设疑:“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心情不同时,我们脸上的表情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为什么小木偶却只有“笑”这一个表情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如果想的话,就和老师一起来对《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进行学习吧。”这种通过设疑的教学暗示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解和探讨,也能够使语文课堂脱离死气沉沉的局面,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机。

二、暗示激发好奇心

不同教学暗示方式的作用和目的看似各不相同,但是其根本目的都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掌握,从而获得有效的成长和进步。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领地和主要场所,教学暗示在其中的运用极其重要和关键。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必须对教学暗示进行灵活运用,并将其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老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和分析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学生能力有限、素质欠佳,课文理解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暗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例如在教授《花的勇气》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讲之前可以先提一个问题:花怎么会有勇气呢?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篇阅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然后对课文中心句进行查找,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而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老师则可以先对圆明园进行大致介绍,然后将其毁灭的背景、经过、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进行介绍,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暗示,激起学生对列强这种强盗行为的愤怒以及为中华崛起而努力的信念。另外,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圆明园被毁灭到底是因为我国的落后,还是因为列强的无耻?”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辩证思维,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使其获得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如果想让语文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凸显,就必须脱离传统教育模式,对教学暗示这一教学方式进行运用。在运用教学暗示时,教师必须做到灵活运用,将其充分渗透到导入环节,并将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齐军 李如密 课堂教学暗示艺术中美的意蕴及应用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36-38。

[2]崔磊 人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陈宗彬 人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论文作者:张冬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巧用暗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论文_张冬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