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我国军事体育的发展战略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军事体育论文,条件下论文,高技术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局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00(2003)01-06-05
随着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着战争发展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非接触式战争、太空战争、超限战等等新的战争观点、战争思想和战争理论层出不穷。《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失衡”,“亚太地区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历史遗留的传统安全问题尚未消失并出现新的情况,非传统问题在一些国家日趋突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对地区安全的危害短期内难以根除”。“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本文基于对未来安全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特征的认识和对未来战争的样式、趋势、战场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我国可能发生战争的性质的判断,立足于提高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体需要的体质、体能水平,尝试着从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的军事体育发展战略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1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作战主体具备的体质、体能特征
1.1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要特征简析
当前,虽然关于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和概念,但从具有代表性的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
1.1.1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衡量胜负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正在由冷兵器时代延续下来的“一是看消灭敌人的数量与己方战斗人员的伤亡之比;二是看攻城掠地的情况”,向着“以战争的经济消耗和摧毁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为主,快速达到战争目的”的新标准转移。并且这种特点已经展现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标准的鲜明轮廓。
1.1.2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兵器优势特征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兵器优势和特征,虽然目前军事分析家、评论家们的观点很多,但概括起来可以说主要体现在“四大四高一远”等九个方面。“四大”即爆炸力、攻击力、载荷力和威慑恐怖力大;“四高”即高度、速度、精确度和隐蔽度高;“一远”即距离远。
1.1.3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六大主要战场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战场,“将是一个陆、海、空、天、电子战、心理战的六维战场,将是一个电子、激光、红外、核、生、化等武器系统和全新的高技术常规系统相继面世并发挥重大作用的战场”。它主要包括“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天战场、电磁战场和心理战场”等六大战场。
1.1.4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决定胜利的“六权”
要取得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先谋求“六权”以争取主动。这“六权”是:制核权、制天权、制空权、制海权、信息主导权(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谋取战争主导)和兵器领先权(加速科研,领先武器发展潮流)。
1.1.5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追求的“六种形态”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追求的所谓“新型战争形态”,主要是指:“不战而胜”(以强大威慑而取胜)、“不对称”或“不对等”战争、“非接触”战争(这是即将形成的主要战争形式)、“零伤亡”战争、“无边界的‘灰色战争’”和战术“核战争”(运用类似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六种。
1.2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作战主体具备的体质、体能特征
科学技术革命体现在军事领域必然是战争武器的革命,而战争武器的革命必然导致战争方式的革命。这是一条已经验证的公式。因此,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要特征应该体现在“战争武器”和“战争方式”两大方面。换言之,战争武器和战争方式决定了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作战主体必须具备的体质、体能的主要特征。
1.2.1 体质、体能正在逐步从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中分离,已不再是构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冷兵器时代,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不仅是直接构成战斗力的一种重要因素,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战斗力。随着火药的发明出现了枪炮,随着工业革命出现了自动武器。枪炮和自动武器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以体力角逐或以枪炮及各种作战平台在可视距离内进行搏击的“接触式战争”的本质,但从中已经能够隐约看到: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在战斗力构成中的“决定性”地位正在逐步的减弱和下降,“智力”的主导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了。
原子核裂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成熟运用将战争带入了核时代,随着电子资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又推动着战争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战争的战场范围将扩大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高精度武器则可以用“非接触”的投送方法对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目标甚至太空目标实施攻击。显然,随着“非接触式战争”时代的来临,预示着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将会逐渐从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中分离出来,不再是构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2.2 体质、体能正在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着内部粗化和细分,对作战主体的要求趋于两极分化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和战争方式的改变,推动着体质、体能作为战斗力和战斗力直接构成因素的时代走向了结束。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体质、体能在战斗力构成中的角色已经转换,新的地位正在逐步建立。随着“非接触式战争”时代来临,体质、体能自身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革命。特别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新武器的不断出现和战争方式的不断改变,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要求必须根据新的战争需要不断的进行内部粗化和细分。虽然在“非接触式战争”中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从整体上可以笼统的概括为“一般体质、体能”和“特殊体质、体能”两大类,但是在“非接触式战争”中,“接触式军事行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过去一直延续的那种笼统的体质、体能标准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会被各种各样特殊的体质、体能标准所替代。换言之,在“非接触式战争”中,对绝大部分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要求将会越来越趋于平常,甚至可以说已经模糊了现役军人与普通百姓的界限,只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就能胜任自己的职责。同时,对极少部分特殊军兵种、特殊任务、特殊自然环境和特殊地区条件的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要求将会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具体、越来越严格和越来越高,因为这是非接触式军事行动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
1.2.3 体质、体能正在由过去战斗力的直接构成因素,向着作为更加充分发挥战斗力的载体转移
俄罗斯军事学者B·N·斯里普琴科在《第六代战争》中提出,人类从以冷兵器进行的战争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代战争。20世纪后期,人类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军事领域中高精度武器大量出现,在本世纪的头15年内将形成真正的第六代战争。那时,烽火硝烟后面起重要作用的不再是以往数量庞大的坦克、飞机和军舰甚至核武器,它们均让位于高精度武器、电子信息武器和根据物理原理研制的武器。通过从各种平台发射无人操纵的常规高精度武器,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区的任何目标实施威力巨大的密集、有效的打击,不用“接触”即能达成重要的战略和政治目的。这种高精度武器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超过战术核武器,长期以来把核武器与常规武器截然分开的界限将被打破。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也就是说,在以高精度武器为主要战争武器和以“非接触式战争”为主要战争方式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显然已经不再是战斗力的决定性构成因素,也不能直接影响和决定战斗力的大小、强弱。它已经转换成了有效和充分发挥战斗力的一种载体,或者说是各种发射高精度武器平台中的一种平台。即使在非接触式战争中仍不可缺少接触式军事行动,也并不能改变作战主体体质、体能发展的这种主导趋势。
2 中国军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提出了加速军事体育发展的新课题
2.1 战争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军队要取得和控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同时具备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和遂行多种军事任务等综合能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②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③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④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⑤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中国综合考虑威胁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着眼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做好防卫作战准备。”这也就是说,我国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性质只能是:①反侵略战争,②保卫战争,③解放战争。战争的首发战场是在我国自己的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
换个角度是否可以这样思考,站在加速发展我国军事体育的战略立场,中国军人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反侵略战争、保卫战争和解放战争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体质、体能?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手段实现这样的体质、体能?应该是军事体育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也就是说,中国军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已经现实地提出了军事体育发展的新课题。
2.2 非战争军事行动
《2002年中国的国防》指出,中国军人还承担有“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的任务。具体说,即是反动乱、反暴乱、反武装割据、反恐怖,和参与联合国要求的国际维和行动。显而易见,在这些不是战争的军事行动中,“直接接触”是其主要的行动方式。例如:解救被劫持人质,缉拿恐怖分子等。这也就是说,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定位,已经对行动主体的体质、体能提出了特殊要求。据相关资料,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日本等国,一直高度重视特种部队的训练,并且在不断地扩大编制、调整结构和合理配备。这些精通“十八般武艺”的特种部队战士,毫无疑问是反动乱、反暴乱、反武装割据和反恐怖斗争的主力军。因此,军人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需要什么样的体质、体能?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手段达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任务性质等对体质、体能有什么特殊要求?体质、体能如何成为行动主体的战斗力并发挥更大作用?海军陆战队、特种空降部队、陆军特种部队等体质、体能标准的区别?选拔特种部队战士的体质、体能标准和要求?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手段在短时间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分挖掘并调动体质、体能的潜力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针对小群体需要的特殊体质、体能研究,是军事体育中的“竞技体育”,它直接限制着行动主体战斗力的大小,影响着军事体育的发展进程。由此来看,军事体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3 我国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几点相关思考
军事力量是遏制和进行战争的暴力工具,现代战争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发展对军事力量建设的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无论将来的战争武器多么发达,战争方式怎么改变,都不可能彻底排除接触式的军事行动。因此军事体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重大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就我国事体育的发展战略问题提出几点相关思考:
3.1 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目标
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军人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进行着积极的调整和定位。“人民解放军适应现代战争特点,以提高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军事训练。”也就是说,提高战斗力是军事力量建设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直接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服务,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发展军事体育必须坚持的战略目标。
3.2 履行打赢未来战争的使命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
根据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立场,未来在我国可能发生的战争只能是反侵略战争、保卫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赢未来战争是我军神圣使命。而能打赢这些战争的作战主体需要什么样的体质、体能和如何达到需要的体质、体能,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核心课题。
3.3 清晰基本概念,明确研究内容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前提
什么是军事体育,军事体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等一些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统一的、大家共同认可的定义。一些基本概念,如军事体育、军人体育、军营体育和军队体育;以及作为战斗力的军事体育,直接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军事体育,作为军营文化的军事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军事体育,作为健康体育的军事体育等等,尚需进一步研究并明确其内涵。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轮廓逐渐清晰的现在,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这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前提。
3.4 军人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重点
我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和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有2.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和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与周边20多个不同国家接壤或隔海相望。在我国的边境线上,有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烈日如火的边陲小岛和潮湿闷热的山地从林。在现代高科技智能武器装备还没能完全替代战士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执行站岗放哨等基本任务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军人,要胜任自己肩负的责任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体质、体能?在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等地区执行任务所需的体质、体能有何不同?如何在要求的时期内达到要求的标准?另外,维护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需要什么样的体质、体能等,这应该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重点。
3.5 把握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要素
军事体育研究主题,应该紧紧围绕着作战主体使用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和适应新的战争形式的体质、体能要求。在未来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可能会出现“密封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隐形化”等特种士兵,也可能会出现“地基天军”、“天基天军”、“星基天军”和“深海作战”等特种部队,还可能会出现“陆基”、“海基”和“天基”等机器士兵等。只有了解未来战争中的这些变化,才能知道作战主体需要什么样的体质、体能。只有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体质、体能,才能找到实现的方法、手段。因此,对战争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3.6 实事求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灵魂
我国政府曾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称霸。从本文的研究角度也就是说,根据我国一贯坚持的“防守反击、后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原则,作战主体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体质、体能,即根据战争形态、地理特征、自然条件和武器装备等客观情况,实现我军自己的战略战术、战争和政治目的等,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作战主体应具备怎样的体质、体能,是军事体育发展战略制定中必须坚持的活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制定出最好的军事体育发展战略,但却都能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军事体育发展战略。
3.7 博采众长,借鉴相关领域成果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方向
“高水平的竞技运动竞争,是现代高新技术运用的竞争。”竞技体育在人的运动潜能开发方面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和人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结合,可谓硕果累累。在军史上,国内外对利用药物提高士兵的兴奋度、充分调动士兵体质、体能的潜力、从而增强战斗力的例子也早有记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有条件将各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运用在帮助作战主体达到战争需要的体质、体能之中。因此,关注和借鉴相关领域的重大发明和最新研究成果,博采众家之长为发展军事体育所用,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中应该坚持的一个基本方向。
3.8 用经济、简捷的手段达成目的是制定军事体育发展战略的原则
本文提出的“经济”,是相对时间、效率和物质而言的经济。是想说明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军事体育研究的实现作战主体战争需要的身体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形式,也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需要对一般体质、体能和特殊体质、体能作出区分和把握,因为高技术战争并不需要每个士兵都具备特殊的体质、体能,对绝大多数士兵来说,具备能够胜任承担任务需要的体质、体能即可。如果完成任务只需要10个士兵具备特殊的体质、体能,为什么要100个、1000个、甚至10000个士兵都具备呢?因此,随着“非接触式战争”时代的临近,运用经济、简捷的方法手段实现提高作战主体战争需要身体能力的目的,对提高训练和作战效率,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制定军事体育战略应该遵守的原则。
综上所述,随着战争武器、战争方式的变革,战争对作战主体的体质、体能要求必然发生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即将来临的“非接触式战争”时代,作战主体的“接触式军事行动”并不能改变对体质、体能要求的整体发展趋势。因此,把握战争发展动态,结合我军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我军实际需要的军事体育发展战略,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要人是战争的作战主体没有改变,军事体育就仍然是部队战斗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
标签:中国武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