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干预后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4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相关临床指标,并对患者感染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类型较多,两组患者主要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其感染发生因素存在多样性,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综合护理;不良反应;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是指经患者皮穿刺沿着血管走向使导管尖端到达中心静脉的置管方式,在目前临床中十分常用[1]。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可以有效满足患者长期营养支持、输液、静脉给药以及采血等方面的需求,也成为了临床常见的救治手段[2]。中心静脉导管留置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外周血管因为受到刺激性药物影响而出现损害,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及护士的工作负担。但是,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是一项有创操作,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反应,特别是感染,在并发症中十分常见[3]。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可以超过50%,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诱因[4]。我院针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为两组患者选择不同护理模式,现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被送至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4例ICU患者开展分析,此次试验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37例对象。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为14—72岁;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为23例,女性为14例,患者年龄为12—7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后对其穿刺点皮肤进行科学处理,并且定时更换置管的贴膜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封管,如果患者出现了脱管、导管异位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处理。
实验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接受临床综合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在患者接受置管之前,护理人员会将置管的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的家属,帮助患者的家属产生正确的认知,熟悉置管的优、劣势。护理人员也会不断引导患者的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这样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也能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以免出现家属不配合置管。护理人员会做好患者的导管维护工作,在进行换药的时候需要小心地将贴膜撕开,并且在撕开贴膜的时候将导管固定好,以免因自身操作不当而出现了导管脱落等,还要选择消毒液对患者的穿刺部位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等到患者皮肤晾干后进行贴膜,并且避免贴膜后出现气泡。护理人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穿戴隔离衣并且戴好帽子与口罩等,以免出现感染等。ICU患者需要接受输血、输液、营养支持等,护理人员需要确保其管路的顺畅,选择一次性冲洗装置进行封管与冲管,降低纤维蛋白的沉着,以免细菌附着等。护理人员需保证患者管道的干燥与清洁,若置管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等,需立即拔除导管并及时处理,之后恢复正常后继续置管[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出现感染、红肿以及渗液的情况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作以浅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分析,患者计数资料表示为n(%),接受X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 )表示,利用t值处理。若相关结果比较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
根据表中内容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3 讨论
ICU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输液、药物治疗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如果患者反复接受穿刺,很容易造成患者较为痛苦,也可能引发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在此类患者中,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就成为目前临床中常用的置管方式[6]。
我院在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患者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因素为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置管的部位。患者颈内静脉与股静脉都是移动较多的部位,在此部位置管之后,就很容易出现导管移动,导管尖端就会刺激患者血管,进而引发感染。颈静脉置管十分接近患者的口咽部,很容易被患者口腔分泌物以及汗液等污染,从而出现感染,而股静脉置管则会受到患者会阴部位以及泌尿道口细菌的感染,造成穿刺部位的无菌环境被严重破坏。第二,置管时间。一般来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感染情况。这是因为置管时间过长,血液当中的纤维蛋白会聚集在导管表面,造成病原体被纤维蛋白鞘所包裹,而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异物,也会逐渐损伤患者血管,血小板会集中在患者受损血管内膜部位,进而诱发感染。第三,附加装置的数量。如果患者接受置管的同时,附加装置数量较多,也会造成置管结构较为复杂,进而增加了感染发生的几率。
在此次研究当中,我院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较少,且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
结语
对于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ICU患者护理方案选择来讲,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在对患者出现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后显示相关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需对此进行总结处理。
参考文献:
[1]郭丽艳,周新荣.ICU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方法[J].医疗装备,2017,30(04):178-179.
[2]张英.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96-97.
[3]马君.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01):203-204.
[4]张畅英.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177-179.
[5]宋小春.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140-141.
[6]周润.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08):616-618.
论文作者:马密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患者论文; 导管论文; 静脉论文; 中心论文; 实验组论文; 因素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