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居民对于生活能源的消耗越来越高。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导致我国的建筑能耗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且能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新能源的生产速度。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国的能源生产必然无法满足现如今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中实行节能设计。本文将建筑绿化设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居住环境;绿化设计
建筑耗能主要就是指建筑使用能耗,其中主要包括空调、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电梯、热水供应以及居住区绿化等方面,最主要的能耗就是空调以及采暖方面。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能耗消耗体系无法得到有效的完善以及健全,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正在不断完善建筑业的能效标准,从而使建筑工程中的能源实用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我国的建筑耗能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就人均能源资源的占比来说,相对较为匮乏,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仅只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就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也仅仅只占了世界储量中的11%。而在物耗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钢材的物耗要高出10%-25%,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多用了80公斤左右的数你,而污水的回用率仅仅只有25%[1]。就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在我国的建筑能耗当中,能耗相对交到的就是取暖能耗。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的围护结构没有较好的保护热能性,并且窗体的结构气密性也不太高,而这就会导致北方的建筑物在冬季取暖过程中,流失大量的热能。除此之外,由于建筑工程的整体采暖设备较为陈旧,导致采暖效率相对较为低下,导致我国煤炭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浪费现象,也正是基于此状况,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的供暖效果有所提升,这就导致能源消耗被极大的增加了,而这中现象不仅使得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同时也导致大量的能源被浪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想要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就必须要推行建筑节能。通过将建筑工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从而达到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现象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想要实现我国的节能规划目标,同时将温室气体的排出降低,建筑节能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同时也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趋势相符合。
二、在建筑节能方面绿化的重要作用
在居住区中,绿化对于气候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使居住区的气温得到改善,并使碳氧平衡得到调节,使居住区的温室效应能够得到有效的减弱,使城市大气污染能够得到一定的弱化,并将噪音降低,这对于居住区的局部气候改善以及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的改善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能耗得到节约。从节能角度出发,绿化在建筑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遮阳
在建筑工程中,使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温度得到降低,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建筑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设备的能耗[2]。在这一方面,绿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有50%-90%的太阳辐射热都能够被茂盛的树木遮挡住,而80%左右的太阳光线都能够被草地上的草遮挡。根据实际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建筑物周围正常生长的白兰花、橡胶榕等植物,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1.5米的位置处,能够透过的太阳辐射热仅仅只有10%左右。在居住区当中,由于受到了绿化的遮荫,从而使建筑物以及地面的表面温度都有了明显的降低,并且树荫内与树荫外的温度差大约有3℃-5℃,即使是没有树木遮挡的草地,其温度与没有草皮的地面温度相比较而言,也相对较低一些。在午后,不同材质的地面温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沥青地面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0℃,但是草地的温度只有40℃左右。
(二)防风通风
在居住区当中,绿化产生的防风通风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在居住区当中,由于树木产生的过筛、阻截以及摩擦的作用力,使得气流在穿过绿地时,会消耗掉大量的能量,从而避免建筑物受到热风或者冷风的侵袭。与此同时,如果在居住区中将绿化布局安排的合理,能够帮助气流流向窗口,使居住区的通风状况得到改善。因此,在居住区做好绿化工作,能够有效的达到防风通风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绿化节能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一)地表的绿化
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随之而提升,居住区人员对于小区绿化也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并且也已经对小区绿化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也就促使居住建筑绿化设计工作不断的完善以及成熟[3]。为了能够确保节能绿化得到实现,首先就需要将居住区当中的硬质化绿地的面积进行减少,将居住区当中的道路硬地与绿化进行结合,同时也可以将居住区的室外停车场与绿化进行结合。在对硬质材料之间进行铺砌的过程中,还应当留出一定的种草的缝隙,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在路面以及建筑物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材料绝大部分都是不透水层,当降雨之后,雨水会快速流失,并且也会在高温的作用之下,很快将剩余的水分蒸发,而这也就会导致在居住区中产生高温湿热的气候,这就会导致能源的消耗有一定的增加。因此,在实际的地面绿化规划过程中,应当在建筑物的四周设计大面积的绿地围绕,并将绿化的面积合理的规划分布,尽可能的减少硬地面积,同时还应当精确的将建筑密度进行把控,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通过利用植被将居住区的热量进行吸收,使居住区内的湿热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择优选树
合理的选择树木对于节能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4]。对于改善居住环境而言,树木所能起到的效果比草地形成的效果更好一些,并且树木的日常管理以及养护工作与草地相比,都更容易开展一些,并且其生态功能也比草地更好一些,因此,在实际的绿化设计过程中也应当尽可能的讲树木作为主要的设计内容。开发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忽视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大批量的购进名贵树种,盲目的追求独特的设计理念,而这种做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树种养护费用增多。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同时也应当合理的进行搭配,选用不同叶色、不同花期、不同种类的树种进行搭配,从而确保居住区的绿化效果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在种植树木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树木与房屋之间形成的距离要合理,避免树荫对房屋建筑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房屋建筑受到狂风暴雨的影响。
(三)对居住区周围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在城市绿化中,必须要合理的完善居住区的绿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绿化[5]。因此,在实际的居住建筑绿化设计当中,一定要对居住区周围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要将自然环境当中的原生态的水域、地形、植被等进行保留,尽可能的避免将天然环境改变。在实际的工程当中,通过人工操作之后形成的土方与自然形成的坡地相比较而言,无法使居民感受到自然以及亲切,并且自然形成的坡地状态也能够减少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与此同时,墙面绿化是一种新颖的绿化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绿化空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这也使得绿化面积有了明显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地面绿化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弥补。并且,根据相关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爬墙类植物能够使墙外表的昼夜温差达到4.4℃,而墙内表的温度差可以达到0.9℃,为了能够确保墙面绿化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当选择当地更适合光照的植物,并且要在居住建筑的东南朝向墙壁上种植该植物,从而使环境绿化的效果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的制约因素,还需要继续努力。在建筑工程中节约能源的使用,并不是要不同能源或者少用能源,而是要确保能够满足建设目标的基础之上,将建筑能耗降到最低。相关政府部门也必须要加强对节能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使人们能够对此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树立起节约能源的思想,同时,还应当形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社会氛围,使各行各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都能够形成节能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陆丕伟. 基于能耗和投资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J]. 低碳世界,2017(7):142-143.
[2]谢琼,杨胜勇. 基于建筑节能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22):79-80.
[3]陈一全,刘冉,朱传晟.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基于节能75%和防火设计要求的围护结构技术经济成本分析与研究(上)[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7(11):62-64.
[4]刘大亮. 基于立体绿化思考的高层建筑设计策略探讨[J]. 建筑节能,2018(3):21-25.
[5]王娅,张程. 基于建筑节能的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探讨[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1):50-53.
论文作者:刘雄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居住区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能源论文; 我国论文; 树木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