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浅析论文_沙双双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浅析论文_沙双双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电安全。为保证安全、可靠用电,必须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素质与相关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

引言

对电力系统来说,输配电以及工程线路的安全设计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线路的安全设计,可以保证输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在当前输配电线路设计中,应该合理控制线路的长度以及安全距离,并进行线路稳定性分析,以提升线路设计的整体质量。

1安全运行问题

1.1线路维护

近年来,我国输配电与用电工程数量日渐增多。建设用电工程时,常需要穿越一些复杂的地形。采用最新型的技术与材料可以提高输电效率,增加了日常维护管理的难度。一方面,最新型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会逐渐扩大线路宽度、杆塔高度和杆塔之间的间距,待扩大到一定距离,会增加遭受雷击的概率。另一方面,因区域地形比较复杂,为防止电线路杆塔基础稳定性不佳,要做好电线路杆塔基础工作。因此,为最大限度地确保用电工程质量,电力企业做好线路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2线路质量

线路材料元件在输配电工程运输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输送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但是在用电工程中也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少数企业出于对成本控制的考虑,关于相关电子元件的制造采用的材料质量并不高,相应会影响线路元件质量。同时,少数企业不能有效管理控制工作,生产的材料与规定和安全标准均不符。站在用电工程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若选择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则会直接影响施工中用电工程的质量,导致类似于线路老化、损坏和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1.3线路环境

用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时常需要从一些地质复杂且环境恶劣的区域穿过,类似于暴雨、雷电和风沙等极端恶劣的天气时常会出现,增加了线路风险,导致输配电线路器件出现跳闸或短路情况。一般情况下,若线路元件所在区域下雨频繁、降水量较大,则易导致线路元件出现故障;线路杆塔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会极大降低电力线路的安全性;线路元件长期处于气温极低的区域,会降低线路的耐用性,易出现类似于电路跳闸、线路寿命降低的情况。

1.4气候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独特的面貌。地形的复杂各异性决定了会产生较大的气候问题,因此需要供电输送采用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在架设线路过程中,各地所形成的盆地、河流、高原等会增加架设难度,尤其是一些线路出于经济考虑,需要从一些平底山丘和沼泽地等复杂区域通过,架设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一些区域地形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如高寒覆冰、山体易塌陷等地区,不仅存在较大的架设难度,而且十分不利于后期管理与维护。配电安全会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如雪灾、洪水和冰雹等一些恶劣气候会时常出现,直接影响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地形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地区,存在塌陷区、暴雪和雨力冲刷的影响,不得不综合考虑前后期建设问题。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的优化方案

2.1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质量保障机制

第一,在电力系统线路设计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对网络结构的科学化设计,进行预测以及设计方案的构建,保证电力设备布局的科学性,为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支持。第二,在输配电线路设计中,应该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机制,落实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岗位检修责任,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能,并按照规范性的审批程序,进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管理技术的构建。第三,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并要求持证上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明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防雷技术

在输电线路运行期间,防雷技术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防雷技术使用中应该做到:第一,适当地降低输配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避雷线在分流处理之后会出现反击现象,为避免雷击现象的发生,需要适当降低杆塔接地组织,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第二,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避雷架设计中,应该将避雷线安装在输配电线路之中,可以避免雷电与导线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分流的效果。第三,在输配电线路设计中,通过不平衡绝缘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防雷效果,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3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状态检修方案

为了保证输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输配电线路运行中构建精细化、科学化的检修方案,以全面提升输配电线路检修的整体质量。为了提升状态检修的整体质量应该做到:第一,架空送电线路设计中,应该需要将“条”作为单位,通过同塔、同杆架设状况的分析,进行单独性的评价,以保证输配线路状态检修的整体质量。在架空送线电线路评价中,应该将技术部分、杆塔部分的设计作为重点,实现对线路的区域性保护。第二,在输电线路整体性评价中,应对各项线路的状态值进行正常性的评价,当评价结果为正常现象,则认为线路输送具有稳定性。第三,在状态检修维护工作分析中,为了保证线路输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应该充分发挥配电线路的使用效果,并通过定期检查,保证输配线路设计的整体质量。

2.4防雷技术

跳闸率与耐雷水平是判定防雷好坏的两大标准。为保证用电线路能够安全、正常运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防雷技术。一方面,强化架设避雷线,最大限度降低被雷击中的概率,且发挥耦合与分流的作用。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接地电阻值,保证其小于10Ω,以充分提高防雷效果,显著降低雷电反击概率。另外,需要架设耦合电线,以显著增强耦合作用,并充分发挥分流作用。

2.5绝缘子防污技术

大多数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的线路都是在户外环境中架设,致使一些污渍物时常附着在绝缘子表面,若清洁力度不够或防污不当,则雷雨天气中泄漏绝缘子电流和增加电导的可能性较大,相应会减小绝缘子作用,增加闪络现象的发生。为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绝缘子防污技术,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清洗时可以使用带电水,确保有效、彻底清除表面污渍。同时,做好防尘处理,将蜡和硅油等一层防尘物质涂抹在绝缘子表面,防止在潮湿环境中绝缘子出现水滴,避免电线路出现电流泄漏情况。另外,可以安装流泄漏监视系统,便于及时发现绝缘子情况,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2.6远程监视技术

关于远程监系统的控制可由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完成。电力企业具有行业数据资料库,各电力企业在此平台上便于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经远程监测系统,可以更好地监管整个电力设备,确保高效、方便且快捷地处理整个电力设备故障,同时能够更好地诊断数据库和知识库,从而更加准确、可靠地解决各种故障。

结语

各种问题出现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中,都会影响电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改善与研究技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线路安全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立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279(01):169.

[2]张浩.探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J].数字通信世界,2018,No.164(08):285.

[3]胡坤.电力建设中架空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及施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No.168(36):234.

[4]陈建军,李志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76(44):254.

论文作者:沙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技术浅析论文_沙双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