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廷启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638400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认真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情境;合作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66-01
本文结合自己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从营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合作互动学习四个方面,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营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数学是生活知识的提炼和升华,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营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设置丰富多彩的生活化问题情境,通过高中学生所熟知的社会生活现实情况和感兴趣的生活话题,活跃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氛围。
比如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中《空间几何体》的课堂教学中,在讲授“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有关知识点概念的时候,由于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们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我就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们“寻找身边几何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指导学生们从身边生活中找出一些“几何体”,并以这些生活中的“几何体”为基础,融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们对这些生活中的几何体实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帮助学生们总结概括出空间几何体的“棱柱”、“棱锥”、“棱台”等基本结构,从实物中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在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学习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概括、推理、类比分析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意识。
二、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调动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要注重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多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高中数学老师还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以往老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学习的被动参与者变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
比如在人教A版必修1《函数的应用》章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一课教学中,开始我并没有直接给学生们讲解有关“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知识点。而是先让学生们自己学习了一遍这一章节的内容,并从中画出其中数学知识的重点,初步了解“指数函数、对比函数、幂函数”的特点和概念,以及不同函数增长的含义。然后设置了“某机构在研究人体年龄与身高的关系中,统计的某地区未成年人从1岁到16年龄与身高的散点图”,以及“某公司近5年宣传费对应年销售量的散点图”两个例题,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用的函数模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给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函数知识的主动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注重培养高中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从高中数学教材入手
高中数学教材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材料,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数学的规律和价值,提高应用的意识。以教材为基础,利用教材中典型的例题,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去认识、验证、总结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
2.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善于“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思考探索、讨论研究,启发他们的解题思维,不断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增加数学应用题的训练强度。数学应用题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学生数学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体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重点就是要加强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训练,指导高中学生学会分析总结不同类型数学应用题,善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四、鼓励引导高中学生合作互动学习数学知识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层次更加复杂,更有深度和广度,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大量的精力。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减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负担,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互助学习。通过与老师和身边同学的交流合作,共同解决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营造一个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走入学生中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用提问、实践活动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解决。例如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中《圆的方程》教学中,为让学生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这一数学知识点,通过例题就“圆的一般方程”进行了详细解析。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总结出“圆的标准方程形式”和“圆心的坐标和半径”等知识点,让学生在这种师生合作互动中学习到“圆的方程”有关知识。另外,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把个人在课堂上弄不清楚或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向身边同学、小组伙伴请教,相互帮助合作探讨,促进学生们数学知识水平的整体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改对数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数学老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学习和探究更多、更深、更广的数学知识,真正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优质性。
参考文献:
[1]付莹樱.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
[2]刘亚琴.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
[3]郭凤阳,王言纯.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论文作者:廖廷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几何体论文; 互动论文; 学生们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