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中医医院 湖北随州 441300
【摘 要】目的:观察复方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配合口服自拟复方平喘汤治疗,7d为 1疗程,共 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PEF(呼气峰值流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IgE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PEF、IgE、EOS)上均优于对照组(P< 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具有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复方平喘汤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1]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哮喘的防治也逐渐的深入,但目前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西医以解痉平喘治疗为主,有明显疗效,但容易反复发作,难以长期控制,且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而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笔者自拟复方平喘汤,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80例均为内三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O~8O岁;病程9-14d。对照组4O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l2—8O岁;病程8~14d,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有关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和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2]②中医证候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
1.3人选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且自愿参加观察者。
1.4排除标准
1.排除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者。
2.年龄小于10周岁或大于80周岁。
3.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或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4.怀孕及哺乳期妇女。
5.对实验药物过敏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如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等。
①对照组: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剂等西医常规治疗。
②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复方平喘汤,方药如下:射干15g,炙麻黄10g,生姜 12g,细辛9g,法半夏12g,五味子9g,紫苏子12g,白芥子12g,莱菔子12g,紫苑9g,陈皮9g,地龙12g,款冬花9g。临证加减:表寒明显,恶寒身痛者加桂枝6g;痰涌气逆,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12g,白前12g。以上药物每日1剂,每日煎2次,水煎至300ml,混合后分早中晚三次温服。
③疗程:两组均以7d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
1.6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呼气峰值流速(PEF)、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IgE等。
1.7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尔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临床症状积分改善≥70% PEF(呼气峰值流速)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80%。
②显效: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50%≤X<70%
70%<PEF(呼气峰值流速)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80%;
③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X<50% 60%<PEF(呼气峰值流速)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7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和)支气管扩张剂;
④无效:临床症状和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临床症状积分改善<30% PEF(呼气峰值流速)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6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显效率+有效效率。
1.8统计分析
对实验所采集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O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控制例数为9例,显效为11例,有效为l7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控制例数为10例,显效为10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9例,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出现反胃。
3讨 论
近几年来,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青少年为易感人群,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地的极大关注。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粘膜的慢性炎症疾病,吸入糖皮质激素与β受体激动剂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肺功能,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剂量效应曲线在一些患者中会达到平台,因此并不能完全控制哮喘症状,另外激素的长期使用会使哮喘病人机体免疫机能下降,造成骨质疏松,二重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若哮喘未能控制,则易反复,可产生气道不可逆的狭窄,甚至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加重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是由外因与内因所引起的,外因多为受凉,气候转变或疲劳,内因即体质因素、禀赋不足,心肺脾肾四脏虚弱,肺气虚则毛窍不通,卫外功能衰退,形成过敏体质。在气候交替季节变化或其它因素刺激下诱发的。急性发作时,多见内外合邪,本虚标实之侯,外邪郁肺则肺气不宣而为喘逆,痰阻气道则哮鸣喘息,肺主一身之气,气机郁滞则血行失常,肺络瘀阻则肺气壅塞,痰瘀积久耗伤阳气,如此外虚阳虚、痰瘀互结,肺气愤郁,肺络瘀塞等病理变化互为因果,致病反复迁延,哮喘难以治愈。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避免或减少西药长期治疗的毒副作用。在发作时以邪实为主,故在治疗时,应丹溪先生“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主”之说,以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其基本原则。故笔者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以攻邪治标为主,邪祛则正安,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复方平喘汤加减治疗,该方系射干麻黄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炙麻黄散寒宣肺平喘;细辛、生姜、半夏温肺化饮、燥湿化痰;白芥子温化寒痰散结、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此三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既可祛痰降浊,又可利气宽胸散结,使痰消气顺,则咳喘自解。紫苑,款冬花顺肺中之气,化痰止咳。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故配合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而不伤正,收之不留邪。又予以射干降气化痰,陈皮燥湿化痰。因哮病日久,久病人络,痰瘀互结,并予以虫类药地龙通络平喘。诸药合用临床疗效佳,可使 “寒哮”患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活血通络,使得肺气宣降正常,而哮病自消。且据现代药理研究:麻黄、五味子具有松弛平滑肌、缓解气管粘膜肿胀、改善通气的功效;地龙具有平喘及抗组织胺效用:生姜促进气管纤毛排痰作用,各药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宣肺平喘止咳目的。
综上可见,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独特优势,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复方平喘汤治疗寒哮证,不论是在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还是在实验室治标上均可见明显改变。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例数为9例,显效为11例,有效为l7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控制例数为10例,显效为10例,有效为11例,无效为9例,总有效率为77.5%,而且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在英,内科学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SBN7-117-05903-6/R.590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263(11):132—133.
[3]郑筱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66.
论文作者:王俊,齐智勇,夏北平,李泽松,林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支气管哮喘论文; 哮喘论文; 复方论文; 西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流速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