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及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论文,基准论文,主导产业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省自1989年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制定和颁布了“十五”期间江苏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规划,形成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具体应该发展那些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具有一定产业集聚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在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江苏省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一、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创新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其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而对主导产业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是Walt·Whitman·Rostow。他认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的经济增长率都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整个经济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果,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更替过程主要表现为主导部门的系列变化过程。正确规划某一时期的主导产业,确定其发展模式,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壮大区域经济效益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区域内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显著特点就是高技术、高知识密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发展速度。正确规划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必须充分考虑主导产业的内外部因素,依据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特征来确定其规划基准。选择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时,还必须考虑区域与国家层面的共性与区别。与国家相比,区域产业结构往往不具备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体系相对于国家经济体系更具有开放性,用于保护主导产业的能力与手段受到限制,其主导产业的数量受区域整体经济规模和实施产业政策能力的约束。
1.区域比较优势基准
区域比较优势基准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虽然在区域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区域都具有某种资源的相对优势,但某一区域不可能同时具有各个方面的相对优势,这客观上要求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工业部门。然后以此为中心按照工业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逐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区域比较优势应当以资源密集度为基准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但是在选择过程中又不能停留在静态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而要把主导产业政策的着眼点放在对主导产业的培植和区域增长中心的形成上。因为从静态角度看,资源禀赋尤其是自然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是比较稳定的,其构成要素的流动性很低。而从动态角度看,资源配置可以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进行选择,通过地区分工合作实现各种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如资本、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可以逐步缩小区域间要素密集度的差距。
2.收入弹性基准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19世纪50年代在日本产业结构规划时提出了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选择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里收入弹性指的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即人均国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某一产品需求的变化。,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需求份额相对减少。显然,收入弹性高的产业是有着巨大社会需求量的产业。收入弹性基准是从需求角度提出的面向市场的选择基准,具有巨大社会需求是一个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基准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但这一基准在实际运作中应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如合理的价格体系、正常的消费结构等。
3.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生产率上升率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的比率。在一定时期,各产业生产率上升的幅度是不同的,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相应的生产成本下降也快,则产业经济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如果某地区选择生产率上升率较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该地区就必须拥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技术。如果某地区的技术水平低,未能掌握所需技术,主导产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只有拥有技术优势的地区,才能发展相应的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而不是所有地区都能用生产率上升基准来选择主导产业。生产率上升率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选择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就是选择技术进步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从供给角度提出的立足于生产的选择基准,因此这一基准又被称为比较技术进步率基准。
4.关联效应基准
关联效应基准是19世纪5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在其发展经济学经典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具体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能够对其他产业和部门产生很强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并依次通过扩散影响和梯度转移形成波及效应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主导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关联效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二、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依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办法》(2000)确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密集度、R&D密集度和科技人员占全部职工比例的相关标准,结合统计部门使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一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1.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根据国内学者采用的方法通常把劳动力数量及素质,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作为区域主导产业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在研究过程中,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选择采取的是多指标分析法。评价指标中既有相对指标,也有平均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可能将指标因子数值作直接汇总。为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而带来的难题,本文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涉及的指标越大越好,采用公式表示在i产业中第j指标的最大值,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第i产业的第j指标,记作Z值。在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指标评价中,表示第i产业的第一个指标(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分别表示第二个指标(收入弹性)、第三个指标(发展潜力)和第四个指标(关联效应)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
以2002年为例,并与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通过各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进行加权汇总即得到表1数据。加权系数是根据江苏省统计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3:3:4权数对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三个指标进行的加权求和。根据表1,江苏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三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87)、专用设备制造业(14.28)和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13.86)。
表1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比较优势分析表
2.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弹性分析
收入弹性是指区域第i产业的产值增长率(用△X/X表示)与区域居民收入增长率(用△Y/Y表示)之比,可表达为:E=(dX/dY)·(Y/X)。它表明区域第i产业每增长1%,所带来区域居民收入的增长率。E>1,表明该地区i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景,可以考虑作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以便迅速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58)、医药制造业(3.41)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3.86)。E<1,表明该地区i产业将来在市场上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应当考虑排除在主导产业之外,如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0.60)。具体实证分析过程中,可首先计算出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率,计算结果如表2。在根据2002年和2001年各项统计指标计算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收入弹性(见表3)。
表2 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率(单位:亿元)
表3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弹性分析表
3.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区域高新技术发展潜力可以技术进步对区域产业增长率的影响大小进行衡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部门产量上升快,成本下降也快,因而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一般来说,技术进步是通过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来综合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的。将C-D生产函数引入技术变量,整理可得:
分别表示技术进步率、产业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α、β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以表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建立测定技术进步作用的计量模型:。
通过计算(计算结果见表4)可知,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医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份额最大,其贡献率为0.49,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他们的贡献率均在0.48左右。这说明这些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当前科学技术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应考虑将这些产业列为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
表4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情况分析表
4.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区域产业的关联效应能够反映出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及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扩散效果。因此在选择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时,应当从现实的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出发,按照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本格局,结合本地区产业技术进步程度及其相关产业的潜在能力综合决定。本文着重研究各产业间的相对指标,以便进行排序而选出主导产业,考虑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度与产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等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为简化计算过程,本文以这些指标为依据来评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关联效应的相对大小(计算结果见表5)。可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关联效应最大,为1.00,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关联效应分别为0.67和0.58。而关联效应最小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设备制造业,其关联效应仅为0.11。
表5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关联效应分析表
表6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分析表
三、结论
通过各项指标因子加总可以得到江苏省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综合分值(见表6),排位最前的三大产业分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它们的综合分值分别为3.49、3.05、3.01。因此,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列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以医药制造业而言,江苏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云集,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无论从产业比较优势、收入弹性还是从发展潜力来看,都应列为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强的关联度,是江苏省当之无愧的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水平很高,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列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也是适合省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