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管理者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论文_郭旭鹏

浅析基层管理者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论文_郭旭鹏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韩城 715405)

摘要:作为生产现场的一名基层管理者,如何服务好现场,管理好班组,充分发挥在班组建设中积极向上的作用,带好你的队伍,这是每位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一个话题,也是道必答题。管理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管理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丝不苟的去贯彻落实,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才能够真正做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打造出一支钢铁之师。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基层管理者在班组建设中的两大作用:服务与减负。全心全意为班组服务,尽最大可能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切实维护员工的利益,认认真真为他们谋福利,真诚把员工放在心坎里,才能获得班组的认可,提升班组的凝聚力,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基层管理;意识;服务;减负

现场管理,手段很多,形式也是千差万别。不同的人,对现场管理的理解也不一样,正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班组长作为生产现场的第一责任人,可以说是真正的兵头将尾,最基层的管理者(以下简称管理者),对现场的管理状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场的状态好坏是管理者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呈现。运用目视化管理手段,倚靠现场经营革新来推进现场的管理,采用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词的日文首字母都是“S”)管理手段和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保全)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模式,又称之为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模式,成为制造业中的王者,标准制定者。

中国的生产企业也在学习生产模式,杜绝生产浪费,加强目视化管理,提高现场经营革新水平,取得了不菲的效益。位于山东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就很有心得,董事长张瑞敏先生根据中国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日毕日清”四字方针,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热情,为公司赢得了可观的收益,并且使海尔集团顺利跻身于世界500强,海尔集团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世界企业,在海外、尤其是美国都建起了工厂。“日毕日清”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简称,意思就是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质量都要有一点提高。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不容小觑,这是海尔OEC[1](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界称之为“海尔之剑”)管理模式的精髓。

作为一名现场管理者,如何服务好现场,服务好班组,服务好一线操作者,服务好跟随你的队伍,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避无可避的问题。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意识很多,诸如问题意识、服务意识、现场意识、创新意识、目标意识、团队意识等很多项内容,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依我之见,服务意识是管理者必备的第一意识。谈到服务,不禁想起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做好人民的公仆,勇于吃苦,敢于吃苦。服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服务和减负。服务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看起来也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却难如登天。如何搞好服务,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果,这是一门学问、一门大学问。服务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现场意识和问题意识。首先,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现场意识,只有你真正扎根于现场,才能了解生产一线的真实状况。十八大以后产生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也教育我们要“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毛泽东同志也大力倡导“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现场管理当中流行的“三现主义”(现场、现实、现物)在现场管理中也颇具影响力。其次,问题意识也很重要。如何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你只扎根现场而不能发现问题的话,提升服务质量就显得不太可能,因为发现不了问题,改善就无从谈起。解决问题很关键,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不要害怕问题过于庞杂繁复而止步停息,往往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蕴含的成绩也越大,有的时候解决一件棘手的问题,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收益。

减负,才是服务的真正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减负”即减轻负担,最早流行于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这里引用延伸一下。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一线员工谋利益,减轻员工的负担,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减负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需要管理者实实在在的做出来的。减负也包含两方面内容: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创新”,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最近很流行,北京精神中就有“创新”二字,将来也会很适用。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长足进步,就不可能有稳步健康的发展。团队意识亦很关键,班组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和谐直接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轻装上阵,精简装备,才能够保证团队的机动灵活性和迅速反应能力,减负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班组长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要通过自学或集中培训,熟练掌握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要成为本班组业务上的能手、生产上的骨干、安全生产上的标兵,要对安全生产工作心中有数,遇到生产和技术难题能够有能力解决。同时,要团结职工,充分调动班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使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得到统一,工作任务和施工措施得到传达和贯彻,促进班组的各项工作安全、高效、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可以增强班组长和职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学习中,可以相互提高;在生活中,可以相互帮助;在工作中,可以相互交流。同时,班组长可以了解到职工想什么、需要什么,从而掌握班组每个职工的思想动态,提高班组的执行力。班组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职工,营造良好的班组学习氛围,教育职工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努力做到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压力学习,带着责任学习,带着创新学习。

班组长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班组长是企业中最基层的领导者,对班组负有全面领导责任,是率领职工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指挥员、战斗员,起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领导决策变为班组成员实际行动的桥梁和骨干作用。加之,班组长和职工长期工作在一起,相互之间感情容易沟通,精神状态、工作能力、性格情绪等都比较了解,在生产过程中显现出的思想问题,班组长也能及时发现,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因此,班组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高超的工作能力带领职工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班组长在班组管理和思想工作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鼓励和激励作用。班组长在管理工作中,利用企业内和班组内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工作业绩鼓励和激励班组员工勤奋工作奋发向上。

启发和疏导作用。与班组员工加强相互理解,交流沟通。工作期间,针对员工的工作和思想状况,以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为依据,用自己的言行启发和疏导,创造良好的班组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

调节和凝聚作用。班组工作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班组员工在思想认识、性格素质、文化技能上存在着差异,班组长在管理工作上,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用姐妹之情、兄弟之谊协调处理班组员工之间的关系,做到平等相待,以理服人,增进团结形成班组向心力。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基层管理者素养的提高[J].管理与财富,2009(3):88-89.

[2]李明春,王玉玉.浅析企业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J].科技信息,2007(21):17-19.

[3]王芳.提高基层管理者素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48-49

[4]张素民.提升综合管理素质,打造优秀基层管理者[J].煤矿现代化,2009(5):118-119.

论文作者:郭旭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浅析基层管理者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论文_郭旭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