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 153100
【摘要】:目的:讨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164例住院的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微生物检验。结果:控制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为91.46%,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率为80.4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临床应用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传统的临床治疗中,医师往往是根据临床经验类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药物,不但不会起到治疗的作用,还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误患者的治疗,而控制感染就是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相关文献报道,感染和微生物检验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因此为了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效果,特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164例住院的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164例住院的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82例,男性患者为42例,女性患者为40例,年龄16至72岁,平均年龄为(44.3±2.1)岁,住院时间1至16d,平均时间为(9.2±1.3)d;观察组患者为8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43例,女性患者为39例,年龄18至76岁,平均年龄为(46.5±1.9)岁,住院时间1至15d,平均时间为(8.9±1.6)d,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不进行任何处理,仅根据临床经验进行配药。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微生物检验,在治疗前,首先采用试条对细菌进行鉴定,并观察细菌的耐药性,做好记录后应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 随后根据初次筛选所使用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进行确诊,最后根据患者的几天情况予以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控制感染的情况。
1.4判定标准[3]
显效:患者的疼痛感明显降低,且感染正在明显好转;
有效:患者的感染情况有轻微好转,且存在少部分脓性分泌物;
无效:患者的感染情况无变化,甚至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使用率(%)表示,应用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控制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为91.46%,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率为80.4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控制感染情况
3讨论
微生物检验可以明确的找到感染发生的根源,找到致病菌,如实的反应患者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发生,同时,该技术还能对均耐药性进行检测,促进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4]。
但是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还要主要以下几点事项:(1)检测室的情况,严格控制检测室是重要内容,从样本的采集、仪器、试剂等方面入手,确保检验室的环境处于无菌状态,其温度要保持在25℃的恒温状态,并且定时对室内进行杀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2)样本的采集,由于患者自身情况和样本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在样本采集前,一定要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空腹、饭后等,同时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3)仪器、试剂的选择,要定时对仪器进行养护,在出现故障时,一定要第一时间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记录维修记录,其试剂的选择应与仪器配套,且根据试剂的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存储,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5]。(4)检验方法,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医院、仪器以及各类微生物检验方式为依据,确保检验的结果具有可行性。(5)培养基的控制,在选择培养基方面,要选择至少两株菌株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保障菌株能正常的进行检验。
通过本文研究中选取的164例住院的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为91.46%,对照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率为80.48%,说明,实施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指导医师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古汉福 . 加强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18( 33) :30 -31.
[2] 姚大鹏 . 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14,15( 21) :113 +115
[3] Yao D.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vestigation of microbiologicalexamination i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J].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2014,22(11):150-152.
[4] Liang Y J. Value Analysis of Microbiological Testing in theHospital Infection[J].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15, 13(12):27-28.
[5] Shah Sarita R , Kasper F Kurtis , Mikos Antonios G.Perspectives on th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n for orthopedic tissue engineeringapplication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13(35) : 5-7.
论文作者:刘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患者论文; 微生物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率为论文; 样本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