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珍
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科教科 432600
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4 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不断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患者满意程度,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普外科;临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2 年8 月~2014 年12 月104 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1.9±8.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普外科手术相关标准。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3±3.3)岁,平均病程(8.4±5.4)d。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40.3±3.2)岁,平均病程(7.9±5.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要点如下。
1.2.1 人员培训。组织护理人员深入学习文件精神,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与目的,帮助护理人员转变护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为患者考虑,为患者解决困难。
1.2.2 制定目标及标准。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其他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目标和标准,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所定目标努力,并主动接受患者、社会的监督。同时实施责任包干制度,根据患者手术类型为其配备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等过程的所有治疗与护理,让患者有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解决。
1.3 判定标准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①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调查表,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非常满意: 90~100 分,满意: 80~90 分,尚可:60~80 分,不满意:< 60 分,总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②护理质量:采用普外科护理质量考核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包括: 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操作技术及护理书写等,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 检验,定性资料以比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36 例,比较满意14 例,不满意2 例,总满意率为96.2%。对照组非常满意17 例,比较满意22 例,不满意13 例,总满意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2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2.8±4.7)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1,P<0.05)。
3 讨论
普外科护理工作量大,业务繁杂,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与否直接决定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成败。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从业基准低,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匮乏,有时会因为宣教工作失误导致患者病情反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部分护士不能正确认识普外科护理的重要性,无竞争意识,缺乏工作积极性,从整体上降低了护理服务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及“一切为了患者”的护理理念。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就像一个精致的连环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科学配置护理人员,劳逸适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可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按时间护理流程图实施护理工作,可引导护士完成各班职责,减少护理工作漏做、护理差错发生次数;生活护理服务是患者健康的基础,也是护士服务内容的重要环节,转变护理观念,实施生活护理,可切实满足患者的各项生活需求,可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可丰富护理知识、礼仪及观念;将科内业务技能考试成绩与日常护理技能合格率、护理事故次数及护理文书通过率并列为业务水平的评价指标,可提高护理人员学习新护理知识的效率;护理人员主动巡视病房,查看病人,与病人交谈过程中也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病情变化,进而保证救治及时,改善预后。
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指导其进行术前指导工作(因疾病差异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术中注意事项的指导),根据手术要求做好肠道准备、配血准备、皮肤准备及术前饮食指导,酌情应用镇静剂;手术当天应监测患者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妥善固定置尿管,将患者贵重物品取下,交由家属保管,将患者所需物品(X 片、药品、病例)带入手术室,根据患者麻醉及手术方式为其准备物品和病床。术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手术方式制定护理措施,调整适合患者的体位,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监测并记录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电解质、水,为防止发生并发症,应加强对患者尿道、口腔的护理,并引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翻身等促进机体康复的行动。
4 结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以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万欢儿.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2) : 179 - 181.
[2] 曾嵘.论优质护理方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 : 641 - 642.
[3] 华海燕. 优质护理在145 例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6):105.
论文作者:李小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患者论文; 满意论文; 普外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