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放教育毕业生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毕业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大系统开放教育自试点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开放教育的质量,尤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教育质量高低优劣,最终应该通过其终端产品——毕业生来评价。毕业生的素质,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评价一种教育形式的重要尺度。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深圳电大部分开放教育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追踪调查。
一、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设计了28道题,包括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对电大的总体评价、关于在电大的学习收获、对远程学习方式的认同程度和人文感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接受调查者为深圳电大1999年秋、2000年春和2000年秋季入学的开放教育试点部分毕业生,其毕业离校时间,分别为2002年7月、2003年1月和2003年7月。问卷于2003年11月初发出,当年12月中旬收回。发出问卷290份,收回有效答卷265份,有效回收率91.4%。在全部有效答卷中,法学专业毕业生54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98份,金融专业毕业生84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9份。
二、调查结果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从性别来看,男性118人,占44.5%,女性147人,占55.5%;年龄分布方面,18-25岁的占12.0%,36岁以上的占9.8%,多数为26至35岁之间。职业方面,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分别占12.6%和11.9%,在企业的占了多数,为157人,占60.2%,其他部门的40人,占15.3%。被调查者的年龄和职业分布详见表1和表2。
绝大多数接受调查者认为电大的学习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其中,105人从电大毕业后,工作岗位比学习前更理想了;认为工作岗位不如学习前的只有8人;在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28人中,37人在电大学习期间职称获得了晋升,21人从电大毕业后职称得到晋升,在电大学习期间和毕业后职称获得晋升的占45%;在有职务的106人中,50人在电大学习期间职务得到晋升,27人从电大毕业后职务获晋升,两者共占有职务被调查者的72.6%;被调查者从事的工作,与在电大所学专业对口的62人,占23.4%,相关的159人,占60.0%,无关的44人,占16.6%。
表1 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人数 百分比(%)
18-25岁 32
12.1
26-30岁 127 47.9
31-35岁 80
30.2
36岁以上 26
9.8
总数 265 100.0
表2 被调查者的工作部门分布
工作部门人数 百分比(%)
行政机关33 12.6
事业单位31 11.9
企业15760.2
其他40 15.3
总数261100.0
注:有4位被调查者未填工作部门。
2、被调查者对电大开放教育的基本评价
为了解毕业生对开放教育的基本评价设计了几个题目,一是对电大开放教育的总体评价即满意程度,二是如果该毕业生需要继续学习的话,是否会再次选择电大,三是如果该毕业生有亲友想边工作边学习的话,是否会向他们推荐电大,四是对接受开放教育后自己工作能力的评估。调查结果分别见表3、表4和表5。
表3 被调查者对电大开放教育的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人数 百分比(%)
很满意47
17.7
满意 158
59.6
基本满意 5018.9
不满意
10 3.8
总数265
100.0
表4 被调查者是否会再次选择电大
态度表示 人数百分比(%)
非常肯定37 14.0
肯定155 58.5
不能肯定60 22.6
否定13 4.9
总数265 100.0
表5 被调查者是否会向亲友推荐电大
态度表示 人数百 分比(%)
非常肯定41 15.5
肯定16963.8
不能肯定45 16.9
否定10 3.8
总数265100.0
从表3看到,被调查者在接受了几年的开放教育后,对电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开放教育有了深切的感受,总体上对电大的评价较为客观,对电大“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了96.2%,其中,“很满意”和“满意”者达77.3%,不满意的仅3.8%,应该说,这是相当高的评价。
被调查者本人是否再次选择或推荐亲友选择电大,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电大的一种评价。在表4和表5中,被调查者对各问项的回答大体相同,“非常肯定”和“肯定”之和分别达到72.5%和79.3%,明确表示“否定”的只有4.9%和3.8%,这个结果,正好印证了表3中被调查者对电大的总体评价。
3、被调查者在电大期间主要采用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目前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面授辅导课;2、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3、和同学一起讨论或小组学习;4、网上学习。调查结果见表6:
表6被调查者认为对其学习帮助最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
人数百分比(%)
面授辅导课
113 42.6
在老师指导下的自学 81
30.6
和同学一起讨论或小组学习
30
11.3
网上学习
41
15.5
总数
265 100.0
从表6可以看到,“面授辅导课”和“在老师指导下自学”是被调查者认为获益最大的学习方式,认为“和同学一起讨论或小组学习”和“网上学习”最能帮助其学习的尽管只是11.3%和15.5%,但这并不意味着选择前二者的被调查者排斥了后两种学习方式。调查中还了解到,经常上学校网站(或其他网站)学习、查阅资料信息的为261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8.5%,从不上网的4人,占1.5%。运用此类学习方式者,平均每天网上学习时间1小时的139人,占53.3%,1小时以上的18人,占6.9%;在网上学习者中,218人参与过老师和同学在学生网站上的学习讨论,占83.5%。可见,对被调查者而言,“和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或小组学习”和“网上学习”虽然还不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其学习已经离不开这两种方式。
4、关于被调查者的学习收获
“开放和远距离学习意味着‘自我帮助’、‘自我发展’、‘生活技能’以及用知识技能和能灵活驾驭变幻莫测的劳动市场能力去装备或重新装备自己的机会。”(福克斯,1989)接受开放教育,除了学习掌握知识、顺利完成学业之外,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结识新同学新朋友,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过程中的互相帮助和启发,都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对此,被调查者有较深刻的感受。在全部265名被调查者中,认为“在电大学习几年,各方面收获较大”的243人,占91.7%;认为“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239人,占90.2%;认为“除了知识和文凭之外,认识新同学新朋友也很重要”的245人,占92.5%;认为“在电大学习期间,与老师同学相处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251人,占94.7%;认为“从电大毕业后,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46人,占17.4%,“有了较大提高”的189人,占71.3%。正因为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有较好的理解,被调查者毕业后仍通过各种方式与电大老师“经常联系”的有53人,占20.0%,“偶尔联系”的179人,占67.5%,“基本没联系”的33人,占12.5%;同学之间“经常联系”的105人,占39.6%,“偶尔联系”的153人,占57.7%,“基本没联系”的仅7人,占2.6%。
被调查者毕业后继续学习的情况,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其开放教育的学习收获。
目前绝大多数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仍在坚持不同方式的业余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他们身上已经较好地树立起来。这部分毕业生中,相当多的人继续采用远程学习方式,“经常上网学习”的83人,占37.1%;“部分时间上网学习”的128人,占57.1%;“基本不上网”的13人,占5.8%。这组数据表明,“上网学习”这种远程学习方式,是开放教育毕业生坚持继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表7 被调查者目前用于业余学习的时间
学习时间人数百分比(%)
每天1小时以上
123 46.4
每周3-5小时 101 38.1
没有时间学习 41 15.5
总数265 100.0
三、结论
1、调查显示,毕业生们对电大开放教育表现了较强的认同感。认同,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毕业生对电大开放教育的认同,另一个是毕业生被社会(工作部门)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源自于他们在学习期间的亲身体验,也源自于他们毕业后的工作感受。96.2%的被调查者对电大开放教育“非常满意”、“满意”或“基本满意”,70%以上明确表示愿意“再次选择”或“向亲友推荐”电大开放教育,就是这种认同感的集中体现。工作岗位“比学习前更加理想”,学习期间或毕业后职称、职务得到晋升,是毕业生素质、工作能力和实绩得以肯定的结果,可以视为社会对电大开放教育质量的一种认同。国外有研究专家曾指出,远程教育对于学习者“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胜任现职工作,赢取奖赏和提高薪金,直到职业生涯的升迁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Whalen & Wright,1998)。
2、远程开放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另一方面,它还不能完全离开传统的面授辅导课。本次调查中,相当多的学生认为适当的面授辅导课和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是“获益最大”的学习方式,这固然与学生过去接受的教育传统和所形成的学习习惯有关,但也反映了一种现实,即适当的面授、师生面对面的指导或“对话”,是现阶段远程开放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方式。
3、自主学习意识、网上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这种教育的尺度之一。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调查结果中,超过80%的毕业生在坚持业余学习,其中94%的被调查者采用网上学习方式,90%以上的人认为在电大学习几年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说明电大开放教育在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网上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性。无需讳言,参加开放教育学习者,动机和目的呈多样性。不管是何动机目的,学生在获取知识、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应培养起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点,从长远来看,其意义应该不亚于一纸文凭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