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解释及中国实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变动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经济发展中的需求变动包括两个含义:一是需求总量变动,指不同时期需求规模的扩张或收缩过程;二是需求结构变动,指需求各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的比例关系及变化。在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中,长期经济发展一般由长期供给或要素投入决定,即资本投入的增加、劳动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专业化等(Harrod,1939;Domar,1946;Solow,1956;Swan,1956;Denison,1962;Arrow,1962;Romer,1986;Lucas,1988;Rebelo,1990等),而需求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常作为一个短期问题而不予考虑。但近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总量和结构均发生了剧烈变动,成为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关注的对象。许多学者认为: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不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更是需求扩张及结构转换的过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需求总量上升,需求结构规律性变动,需求结构均衡发展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凯恩斯(1936)的有效需求理论注重需求总量研究,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效需求驱动的过程,有效需求不足是现代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的问题,在封闭经济中,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Colm(1962)认为需求的变化会对供给因素产生显著影响,把注意力过多放在供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Chenery(1960,1989,1995)和Syrquin(1989,1995)研究了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后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在工业化结束或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趋于稳定;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特征和解释经济增长速度与模式的本质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必须充分重视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动,这是传统增长因素分析所忽略的研究方面。Walker & Vatter(1999)通过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历史的经验分析,认为需求的影响在标准生产函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忽略需求因素的正统经济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产力的大幅下降。Buera & Kaboski(2008)认为在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未来的一个方向应该是将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相结合去理解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过程。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的需求变动及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一些学者(刘树成,2000;李建伟,2003;罗云毅,2004;郭克莎,2009;蔡跃洲,王玉霞,2010等)在实证研究后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需求总量快速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率不断上升,需求结构变动趋势与Chenery(1995)的描述相吻合;但与Chenery需求结构的标准模式和其他国家的投资率和消费率水平相比,中国需求结构变动明显存在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现象,这种失衡的需求结构变动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
严格地说,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经济理论来判断一个经济体的需求结构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现有学者对需求结构是否失衡的判断和分析多是基于对投资率和消费率的相对比较结果。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经济制度、产业结构、消费习惯和经济政策等影响需求结构变动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各国投资率和消费率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对投资率和消费率的简单比较意义不大,而从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路径去衡量需求结构变动是否失衡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深入,净出口需求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净出口需求在需求结构中地位日益突出,忽略净出口需求研究需求变动可能会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基于此,在上述研究文献基础上,本文运用索洛增长模型的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把净出口需求纳入考虑范畴,对开放条件下需求变动规律及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予理论解释,并结合中国经验进行实证分析。
二、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构建
(一)模型的理论基础及构建
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认为,在开放条件下四部
由式(1),经济增长表现为需求总量扩张,由各子需求总量扩张组成。需求扩张对经济增长直接起决定作用:投资需求扩张导致资本存量的增加,即生产能力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净进出口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对弥补消费需求不足起着重要作用。各子需求扩张速度不一致导致需求结构变动,需求结构非均衡变动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会受到需求增长的制约。
2.产出函数满足“稻田条件”:实物资本或最终需求趋于0时,其边际产出趋于无穷;实物资本或最终需求趋于无穷时,其边际产出趋于0。
3.产出函数满足一次齐次性,规模报酬不变,即λY=F(λK,λD)。
4.模型在连续时间上建立。
三、模型求解及基本结论
(一)模型的均衡状态求解及结论
如果令k和y分别表示最终需求与实物资本比率和实际产出与实物资本比率,即K=D/K,y=Y/K,则式(2)可以转化为式(3):
其中π为实物资本的产出弹性,即π=kf′(k)/f(k)。由式(8)得到结论2。
结论2:在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上,产出增长率、最终需求增长率和实物资本增长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当实物资本与最终需求同速增长时,实际产出按最终需求或实物资本的增长速度稳定增长,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是实际产出的最优速度;在经济增长均衡路径上,需求结构均衡变动,最终需求过度增长或投资需求过度增长造成的需求结构失衡均会使经济增长偏离均衡增长路径,进而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模型的动态演化求解及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需求总量、投资需求和最终需求均会发生变动,但三者的变动速度可能并不一致,进而导致需求结构变动。由δ=D′/Y=(C+G+NX)′/Y可知,δ的增加或减小使δf(k)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均衡路径,k*因而上升或下降,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这种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图1):
由此可得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即结论3和4。
结论3: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存在不同的均衡状态,每一个均衡状态下存在一个稳态需求结构水平,投资率和最终需求率相对稳定,最终需求投资比保持不变。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提升,均衡状态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最终需求率会先降后升并趋于稳定,投资率会先升后降并趋于稳定,最终需求与投资的稳态增长比率会先降后升并趋于稳定。
结论4:当经济由一种均衡状态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演进,需求结构变动导致需求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明显增强。消费需求不足形成的最终需求缺口应由净出口需求来弥补,而不是扩大投资,因为增加投资会导致最终需求投资比偏离稳态增长比率,进而导致实际产出增长率下降;而投资过度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则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或净出口来释放并进而使经济增长趋向均衡状态,具体采用何种措施则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取向。
四、实证分析
基于Chenery(1995)等人对工业化进程中一般特征的描述,国内一些学者(郭克莎,2000;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金碚,2007等)对中国工业化进程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1993年前后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依据上述研究结论,同时考虑到中国建国初期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本文以1970-2009年作为研究区间:1970-1992年和1993-2009年分别界定为工业化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此外,对中国1952-1969年和部分发达国家1980-2006年分别作为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来考察。②
(一)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的统计性分析及国际比较
1.1970-2009年中国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图2 1970-2009年间中国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及需求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
图2描绘了1970-2009年间中国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及需求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1970年以前,
通过需求结构的国际比较,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亚洲国家普遍存在低稳态增长比率。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现象(在文中表现为低稳态增长比率)的存在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目前正处于投资率最高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低稳态增长比率是整个东亚文化的传统。但长期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可能使经济增长受到明显的消费需求约束,必将破坏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二)投资需求、投资供给与需求结构变动的统计性分析
表2呈现了1952年以来中国投资供给(即实物资本投资,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衡量)与投资需求的变动趋势:1952-2009年,投资供给年均增长率与投资需求基本相当,投资供给略高于投资需求1.65%;1952-1969年,投资供给年均增长率略低于投资需求;1970-2009年,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投资需求虽急剧增长,但投资供给增长率均高于投资需求,1970-1992年高出2.60%,1993-2009高出3.25%。从投资供需名义值的变化趋势来看:2003年以前,投资供给均小于投资需求,2004年以后,投资供给均大于投资需求,说明1970年以来中国投资供给的快速增长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过剩生产能力,且在2004年后逐渐显现。理论模型的结论4指出:投资过度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或净出口等措施来释放并进而使经济增长趋向均衡状态。工业化中期以来,中国虽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过度,但政府的出口导向政策使净出口需求强劲增长有效地释放了过剩的生产能力。
表3则呈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投资供给结构的变化趋势: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投资供给增长率水平显著高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供给均快速增长,但第二产业的增长率相对较高,资本将更多地向第二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比例逐渐上升,第三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比例逐渐下降;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供给均增长较慢,但第三产业的增长率相对较高,资本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固定资本形成比例逐渐上升。
上述分析不仅表明理论模型中假定实物资本可以代替投资需求的合理性,也表明模型动态演化分析过程的合理性: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快速增长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而投资供给快速增长及投资供给相对向第二产业转移的结构变化会使最终需求的增长滞后于投资,这种投资结构变化特征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会使最终需求投资比不断下降;在工业化后期阶段,投资供给相对向第三产业转移,但第三产业对资本投入需求相对较低,进而使投资增长滞后于最终需求,导致最终需求投资比缓慢上升。
(三)中国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1.中国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性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名义需求总量和各项子需求总量均快速增长,但非均衡增长现象也比较明显。由表2和表4,中国需求结构中非均衡增长现象主要表现在: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最终需求和总需求,投资需求在需求总量中比例不断提升,最终需求在需求总量中比例不断下降;在最终需求中,净出口需求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消费需求,净出口需求在需求总量中比例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在需求总量中比例不断下降;在消费需求中,政府支出需求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在需求总量中比例不断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在需求总量中比例不断下降。从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投资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最终需求、消费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下降。
2.中国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由理论模型的结论2可知,需求结构的非均衡变动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绩效。为了描述中国需求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并验证理论模型结论,选用式(9)进行计量分析:
。
采用Eviews6.0软件,对1952-1969、1970-1992和1993-2009三个阶段的回归方程分别运用GLS方法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6。
分别采用LM序列相关检验法和Glejser检验法来检验各阶段估计方程残差的序列相关和异方差,LM序列相关检验的滞后阶数由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决定(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6和表7可知,各阶段回归方程的较高,各变量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回归方程通过了F检验,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所以估计的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下一步解释的依据。由表6可知:1.1952年以来,虽然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最终需求的增长速度,但从二者的产出弹性来看,各个阶段的最终需求的产出弹性均大于投资需求的产出弹性,显示在均衡增长路径上,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2.从投资需求和最终需求产出弹性的变化趋势来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在增强,而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1970-1992年最强,而在1993-2009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弱,主要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严重滞后。3.从α值的阶段性差异来看,1952-1969年,α为0.8035,说明在建国初期,需求结构变动严重失衡,经济增长波动较大;在1970-1992年,α的值为0.9997,接近于1,实际产出、投资需求和最终需求基本保持同一增长速度,说明这一阶段需求结构变动沿着均衡增长路径变动,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实际经济增长率逐年稳步上升;在1993-2009年阶段,α的值为0.9912,需求结构变动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严重滞后导致消费需求增长缓慢,需求结构变动偏离均衡增长路径,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消费需求制约,实际经济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
五、研究结论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表明,开放条件下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需求变动规律表现在:1.经济增长表现为需求总量扩张,需求总量扩张由各子需求总量扩张组成;2.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均衡路径上,最终需求与投资的稳态增长比率保持不变;3.经济增长均衡状态随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发生变化,最终需求与投资的稳态增长比率k*相应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4.在经济增长均衡路径上,需求结构均衡变动,实际产出将按最终需求或投资的增长速度稳定增长,稳定增长速度是实际产出的最优速度,最终需求过度增长或投资过度增长造成的需求结构失衡均会使经济增长偏离均衡增长路径,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
实证分析同时还表明:1.1952-2009年,中国需求总量持续扩张,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符合理论模型分析中经济发展由第Ⅰ阶段向第Ⅱ阶段过渡的演进特征:稳态增长比率k*持续下降;2.1952年以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而最终需求则由强向相对变弱转变;3.在经济增长均衡路径上,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4.在1970-1992年和1993-2009年,需求结构变动基本沿着均衡增长路径演进,1993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严重滞后使需求结构非均衡变动,但净出口需求快速上升较好地弥补了最终需求的不足,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使最终需求投资比不至于严重偏离均衡增长路径。中国需求结构的变动特征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投资和净出口需求依赖。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长期依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容易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和贸易摩擦,造成经济波动和失衡,进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现实条件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即将迎来由经济发展的第Ⅱ阶段向第Ⅲ阶段的过渡,最终需求与投资的稳态增长比率也随之迎来由下降转为上升的拐点。理论模型的结论4指出,当经济由一种均衡状态向另外一种均衡状态演进时,需求结构变动导致需求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明显增强。后危机时代净出口需求下降使中国经济增长受消费需求的制约将更加明显,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应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消费需求导向政策积极引导,主动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实现需求结构的均衡变动。第一,控制工业过快增长,稳定农业增长,加快服务业增长,适度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第二,通过投资政策导向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第三,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注释:
①因投资率和最终需求率存在此消彼长的数量关系,单独研究两者的变化趋势可能会忽略彼此之间的联系,本文采用最终需求投资比指标来描述开放条件下需求结构变动规律。由于模型假定投资需求由实物资本即期满足,因而也可以用最终需求与实物资本比来衡量需求结构变动规律。
②文中数据除非特别说明,1952-2008年中国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年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数据来源于《国际统计年鉴(1995-2010)》。中国各变量实际值用GDP指数进行数据平减(以1952=100)。
标签:投资率论文; 净出口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实物投资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长期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