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措施在10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张怡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二科 身份证号码:350212198202262520

【摘 要】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是由小气道炎性病变所导致的一种以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阻塞性),严重时患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BO在影像学中主要表现为肺部过度通气、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其病程较长,且治疗效果差,严重困扰着患儿及家属。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综合护理渐渐成为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护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本研究探讨了综合护理措施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综合护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一2018年1月在本院诊治且符合纳入条件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①根据有关文献确诊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②无合并哮喘、异物吸入、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等其他肺部阻塞性疾病或免疫功能缺陷;③患儿家属愿意参加本研究,配合有关工作,并签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共纳人10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按完全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0个月~3.0岁,平均(1.5±0.8)岁,病程6周一1.5年,平均(0.9±0.5)年,住院时间为6~35d,平均(19.0±12.5)d,其中39例患儿继发于麻疹肺炎,1l例继发于腺病毒肺炎;观察组患儿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2.5个月一3.1岁,平均(1.6±0.9)岁,病程范围为6周~1.6年,平均(1.0±0.6)年,住院时间为7—36d,平均(18.0±13.0)d,其中38例患儿继发于麻疹肺炎,13例继发于腺病毒肺炎。2组患儿的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平均住院时间及原发疾病的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人院后采用饮食指导、健康教育、镇咳、消炎及平喘等儿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肺部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具体为:①肺部通气护理。协助患儿保持俯卧位,每次持续时间15 min,每天2次,患儿适应后应尽量保持俯卧位,因俯卧位可有效使肺部功能容积增大,并有效减轻横隔肌负荷,增加横隔肌运动幅度,促进肺部血液重新分布,从而起到有效通气的护理效果。指导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叩击背部方法,不仅有利于患儿肺部分泌物的排除,而且有利于促进肺部血液重新分布。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尽量防止患儿缺氧加重,如患儿可独立行走,则根据患儿病情状况指导进行适当散步运动,一般为每次运动30 min,每天2次;如患儿无法独立行走,指导家属帮助其适当运动,但要严格注意活动耐受情况。严密注意患儿的身体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检测患儿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患儿伴有低氧血症时,在活动后或静脉穿刺及吸痰前后,较易发生呼吸加快、气急及气促等现象,一旦血氧饱和度降低,应联系其主治医师,采取吸氧等相应措施。②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预防关键为及时有效促使患儿肺部分泌物的排出及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定期为患儿鼻部热敷,每天2次,每次15 min左右;定期清理鼻部,保持通畅;指导患儿进行咳嗽、腹部呼吸等锻炼方法,促使肺部分泌物及时排出;如肺部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应采用电动吸痰;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应着重预防肺部感染,因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毛细支气管狭窄,肺部分泌物较难排出,较易造成肺部病菌的大量生长繁殖。③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护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常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过程中如不给予严格控制,较易出现胃肠道反应、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阿奇霉素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腹泻、恶性、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应将阿奇霉素滴速适当调慢,若滴速在30滴/min以下时,不良反应仍持续存在,应告知主治医师,采取一定措施;在阿奇霉素治疗前,可给予适量蒙脱石散以改善患儿腹泻等症状;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应联系主治医师有效降低阿奇霉素使用浓度,可降至lmg/mL。阿奇霉素浓度较高时对脉管具有较大刺激,易发生穿刺部位红肿、脉管炎等不良反应。如患儿留置针部位发生红肿等现象,要及时将留置针拔出,并在红肿部位外敷肝素钠软膏;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如少于3 d,则每次使用前应用5 mL生理盐水冲洗,防止患儿脉管炎的发生。雾化吸入治疗时,每次雾化吸人后应规范洗脸、漱口,防止鹅口疮等不良反应的发生。④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家属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向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病原理及各种检查方法、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增强患儿家属治愈该疾病的信心,嘱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检。

1.3观察指标

根据有关文献,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分为痊愈、好转及无效3个级别。痊愈为患者的一切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好转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显著好转,但未完全消失;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恶化趋势。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患者+好转患者)/患者总例数×100%。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腹泻、皮肤红肿、鹅口疮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较为少见,但治疗困难,预后较差。BO常继发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亚洲地区患儿常继发于麻疹性肺炎和腺病毒肺炎。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均继发于麻疹性肺炎和腺病毒肺炎,与文献结果一致。综合护理措施是针对BO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进行预防性护理。BO患儿肺部通气一般均异常,常导致患儿发生阻塞性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衰而导致死亡。本研究针对BO患儿的病理特征,针对性协助患儿保持俯卧位,指导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叩击背部方法,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大肺部功能容积及促进肺部血液重新分布,有效增加了患儿血氧饱和度;指导或协助患儿适当运动,防止缺氧加重;此外还对患儿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效增强了患儿家属治愈该疾病的自信心,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BO的治疗效果。BO常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但治疗过程中如对浓度、点滴速度不加以控制,将会导致穿刺部位红肿及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综合护理措施可根据阿奇霉素药物的特点和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情况。BO的雾化吸人治疗常采用激素,易引起患者发生鹅口疮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腹泻、皮肤红肿、鹅口疮及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9%、3.9%、5.9%及3.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措施中的不良反应护理显著减少了BO患儿的不良反应。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申昆玲.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

[2]马美丽,项伟菊 .6例新生儿Pierre Robin综合征的护理[J]. - 《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

论文作者:张怡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措施在10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_张怡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