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_社会网络论文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线论文,螺旋论文,模型论文,社会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的生产、扩散突破了组织边界,使得创新主体更为复合并呈现出更多的动态集成性。传统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已经很难对这种以知识为基架的创新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复杂关系进行有效阐释,从而催生了新的创新系统理论。在这种背景下,1995年Etzkowitz和Leydesdorff首次提出使用生物学中的三重螺旋概念,围绕知识生产与转化这个主题,分析创新系统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动态复杂关系[1]。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认为,大学、企业和政府的“交迭”(overlap)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其三方联系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各参与者相互作用,从而推动创新螺旋上升[2]。自此,三重螺旋创新理论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实务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热点。三重螺旋国际会议自1996年以来已经连续召开了10次,特别是由于国际上对三重螺旋创新理论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09年起由之前的每两年召开一次改为每年召开一次。

       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理论较好地解决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中研究焦点过于重视机构组织和经济增长,而对知识本身的配置研究不够的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创新系统进化的动力问题[3]。但是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理论也存在较大缺陷,如其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大学”、“企业”和“政府”三者关系上,忽略了对其他要素的研究。随着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和在线开放式创新社区(Online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又称为Web 2.0社会媒体)等虚拟社会沟通交流网络和服务的兴起,政府、学界和产业部门的“人”开始融入到虚拟网络沟通和交流中[4,5]。通过网络沟通交流和互动,极大地影响着各个组织部门的创新者创新思想的获得和形成。今天的创新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变得更为深刻和人本化。在线社会网络等虚拟网络服务形式的出现,使得创新个体的新思想来源更为广阔和复杂,新思想的传播也更为迅速和便捷。一种更为开放式的创新气候已逐渐形成。据统计,截至2013年使用Facebook作为网络交流工具的人数已达24亿,使用Linkedin这一网络专业领域服务的人数超过6亿,这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中的很多高层管理者。在线社会网络服务为创新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无论是来自政府、产业还是学界的创新者,都可以自由地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人才是最根本的要素,只有协调好创新主体中人的关系,才能激发创新的热情,更好地组织创新,促进创新的发展。而当前如何将“用户”,特别是在线社会网络引入创新系统理论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系统化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盛行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在线社会网络,构建新型的三重螺旋模型,凸显作为创新的根本要素——“人”的作用,建立更为开放的创新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创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2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构成

       2.1 原有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构成与缺陷

       按照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三重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学界在创新体系中有三种关系模式(Etzkowitz,Leydesdorff,2000),即国家社会主义模式(etatistic model)、自由放任的模式(laissez-faire model)、重叠模式(over-lapping model)。国家社会主义模式(etatistic model)又称为三重螺旋Ⅰ(如图1所示),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学术界和产业界隶属于政府,属于它们自己的创新空间极为有限。放任模式(laissez-faire model)又称为三重螺旋Ⅱ(如图2所示),其中,政府、大学和产业的边界比较清晰,各领域按照自己的逻辑独立发展,缺乏相互沟通的自觉性与机制。重叠模式(over-lapping model)即“三重螺旋模型”(The Triple Helix Model),又称为三重螺旋Ⅲ(如图3所示),在这个模型中,大学、产业部门、政府不仅两两互动,而且还有三方在职能上的重叠,孕育出三边混合组织。

      

       图1 三重螺旋Ⅰ

       Figure 1 The triple helix model Ⅰ

      

       图2 三重螺旋Ⅱ

       Figure 2 The triple helix model Ⅱ

      

       图3 三重螺旋Ⅲ

       Figure 3 The triple helix model Ⅲ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各国开始认识到前两种模型中政府对学界和产业部门的管制要么过紧,要么过松,都不利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第三种模型,即三重螺旋模型。三重螺旋模型创新参与主体——政府、学界和产业部门都是具有明确职责任务的科层组织。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创新想法;产业部门将创新思想予以实现,产出新产品或者服务,并市场化;政府为创新提供公平的交换平台并保护创新。当然,在三重螺旋模型中,政府、学界和产业部门的职能在部分情况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形成三边混合组织,共同促进创新。

       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因其不完善而受到理论界的众多批评,尤其“三重螺旋模型中创新组成要素的不完备”更是成为争论的焦点。早在2002年于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四届三重螺旋国际会议上就产生了一个争论:三重螺旋是否应被扩展为包括第四个螺旋的模型[6]。针对这个问题,已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周春彦和Etzkowitz(2006)提出了双三重螺旋模型:一个是原来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螺旋;另一个是大学、公众和政府可持续发展三螺旋。第二个螺旋作为第一个螺旋的补充,以在保持三螺旋动力的同时将公众因素纳入社会创新系统。其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螺旋是指向创新的,而大学、公众和政府三螺旋却是指向抑制创新的[7]。大部分学者不支持第四螺旋存在的观点,认为把公众作为第四螺旋的概念其实是把公众缩小为另外的私人团体,而不是作为企业创新基础的全民社会。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公众和风险资本、科技中介等因素都应被理解为三重螺旋中的介质物,即外在环境,这些介质的存在对三重螺旋产生一定的扰动影响[8]。然而,“公众”与风险资本、科技中介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有着本质区别。从微观层面上看,无论是“企业”、“政府”、“大学”还是“公众”,都是由单个的社会个体按照一定的群体规范所组成。社会个体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微观构成。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常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是“企业”、“政府”、“大学”等组织中的组织成员,一方面是社会“公众”中的一员。社会个体的“双重”角色必然赋予社会个体“双重”职能,这与风险资本、科技中介等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单一职能形成鲜明差异。

       Santonen(2007)等[9,10]指出在三重螺旋模型中,用户(user)的声音是缺失的。社会个体是任何创新的最终作用对象,即创新的“用户”。“用户”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微观构成,是创新活动中具有“双重”角色与职能的基本单元。因而如果在一个创新系统模型中缺乏对“用户”这一要素的关注与探讨,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中,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界定为四要素“官、产、学、用”[11],更有学者继续将“学”进行细分为“学”、“研”,从而将国家创新体系组成要素界定为“官、产、学、研、用”五要素[12]。之后还有不少学者对这些要素进一步细分,形成了六要素甚至七要素理论。然而,纵观这些理论,虽然都认为应将“用户”引入创新系统模型,但是,对“用户”的确切定义、在创新中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理以及用户在创新过程中作用大小的度量都未能进行清晰阐述。

       2.2 在线社会网络的嵌入与新系统构成

       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缺少对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公众/用户”的关注而备受批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社会网络”提供了一个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为开放的平台,集结了国家创新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公众/用户”这些社会个体,并且“公众/用户”能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自由开放的交流、沟通、创造、传播,形成新的知识,产生新的创意,有效推动创新。同时,“在线社会网络”因其所有的沟通交流过程“留痕”,所有的沟通交流数据都能在数据库中记录和存储,因而可清晰地计量。“在线社会网络”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在系统创新模型中对“公众/用户”角色和作用无法清晰描述、不能确切度量的不足。因而,在三重螺旋创新模型中引入“在线社会网络”,能够更有效地描述创新过程,阐释创新系统各要素的作用机理。

       创新不是孤立的个体、环境或者简单的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果。在线社会网络的出现,突破了人类社会生活场域的时空界限和距离区隔,为人类构建了一个虚拟社会场。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交互嵌入、互动与融合。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将“官、产、学”创新主体从“解构—重构”的过程,也是社会个体从微观到中观嵌入的过程。

       因此,如果在三重螺旋模型中直接加入“用户/公众”这一角色,成为和政府、学界和产业部门并列的创新主体,显然是不恰当的。要解决这一问题,较为可行的一种做法就是依据“嵌入性”理论[13],将组成“政府”、“大学”和“产业”组织的个体嵌入到组织中。即先对三重螺旋模型中的政府、学界和产业部门三个创新参与主体进行解构。参与创新过程的个体,通常具有两种身份,他们不仅是政府、企业和大学等工作组织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社交网络这一虚拟组织中的一员。当然“用户/公众”观下的个体,除了“官、产、学”组织中的个体,也包括没有在“官、产、学”这些组织中工作的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增强,我国退休人口比重越将来越大,退休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同样是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亦应纳入“用户/公众”观下。而且由于这些人员时间比较充裕,在“在线社会网络”上的活跃度更高,能为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帮助。因此,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应包括“官、产、学”和“在线社会网络”这一嵌入部分,如图4所示。

      

       图4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

       Figure 4 The triple helix model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其构成主要包括“三要素、一平台”。三要素仍指的是“官、产、学”;一平台指的是嵌入的“在线社会网络”。这里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的角色和功能与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三重螺旋中是一致的。在“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中,政府扮演支持、引导、组织角色,协调“官、产、学、用”的合作;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为了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进行新产品或者服务的开发生产;大学指的是高等院校或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创新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要知识来源,既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同时也是参与技术研发和服务的重要主体;而“在线社会网络”的角色则比较特殊,它是“用户/公众”这些社会个体集结的平台。用户/公众是一切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和消费者,包括全社会的所有公民,这些公民个体大部分在组成“官、产、学”的组织机构中,还有一部分是已退休人员和未在“官、产、学”这些组织机构中工作的人员。“政府”组织中包括各类各层级的政府公务人员;“企业”中包括管理层人员、研发人员和其他劳动者;“大学”中包括学生、教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创新系统中,并非所有的用户都对创新有显著作用,能够进行明确辨识和计量。通常那些通过在线社会网络参与创新讨论和信息传播共享的用户才对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计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能够进行明确观测。因此,那些进入“在线社会网络”的“用户/公众”才是三重螺旋创新模型中需加入的“用户/公众”角色。这些“用户/公众”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现实中的特定具体角色,如企业研发人员、大学教师、政府官员等;另一方面是在虚拟在线社会网络中的特定角色,如在线社交网络的组织者、信息传播者、创新思想提出者等。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不仅秉承了Triple Helix模型所阐释的“官、产、学”组织机构层面的职能、组织工作的重叠,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官、产、学”组织中个体层面的深层次融合——社会个体通过在线社会网络进行创新思想的探讨、碰撞、筛选、组织、传播,有效促进社会整体创新,并且这种深度融合可以进行明确的观测与计量。

       3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组织运行

       3.1 运行过程

       依据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Stephen Kline于1985年提出的创新连环模型,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的运行原理如图5所示。创新的核心过程包括创意的产生与创意的实现。然而创意的产生并非创新者凭空产生的灵感突现。创新不是单独发生在某个个体脑海中的事件(Dosi,1982;Kline and Rosenberg,1986)。相反,创新个体通常在创新前后以及整个创新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不断地在整合和应用其所能获得的内外资源,包括创新个体所受到的教育培养以及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创新实现后持续的改进和新一轮创新思想的产生。因此,一个完整的创新系统模型除了创意产生、研究开发和创意实现这三个基本过程,还应包括创意产生前和创意实现后这两个阶段,即创意产生前、创意产生、研究开发、创意实现和创意实现后五个阶段。当然,由于创新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这五个基本过程之间不一定有明确的界限,而且阶段之间存在反馈环。图5中,小圆圈表示社会个体;虚线大圆圈表示由创新主体组成的创新组织结构;实线大圆圈表示资源;C表示创新过程的核心环节;f表示创新阶段间的小反馈环;F表示创新阶段间的大反馈环;I表示基于资源的仪器、机器、工具、技术流程等对创新活动的支持;S表示创新活动中的个体通过社交网络获取信息用以支持创新活动。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其运行过程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社会个体通过教育和社交网络的学习交流等内外部资源的积累,具备了创新能力(创意产生前);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个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产生创意,并通过社交网络对新创意进行筛选(创意产生);根据新创意组织创新,形成“官产学”相结合的混合创新组织,进行研究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研究方案测试(研究开发);初步获得新产品后进行新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广泛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创意实现);新产品市场化以后,通过社交网络收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产品,为下一轮创新奠定基础,螺旋上升(创意实现后)。

       3.2 运行机制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一是有效的在线知识收集和分类机制;二是有效的在线知识推介机制。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通过构建产业—创新领域矩阵,有效进行在线知识的收集、分类和人才资源的配置;通过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推介系统,有效进行知识推介,激发创新。

       当前Web信息的分类与检索主要依据关键词。然而基于关键词的信息检索引擎主要是为已知问题服务的,即信息使用者对所要检索的信息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对问题的定义有一定认识,因而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基于关键词的分类不利于未预期信息的产生,不利于创新的产生,而纯粹的基于产业的信息分类不利于跨产业、交叉型创新的产生。Hauknes(2003)提出了一种产业无关的Web知识检索方法,其基于对Web知识的描述,构建5层创新领域模型,实现了与产业无关的Web知识描述和分类。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不仅包含关键词,而且包括社会生产领域的产业分类信息(如我们目前将产业划分为制造业、化工业等16个行业)和大学科学教育的学科体系信息(如物理学、医学、管理学等12门类)的产业—创新领域矩阵,能够更好地描述和存储网络上混杂的信息,有效实现Web信息归集和分类。

      

       图5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创新过程

       Figure 5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通过产业—创新领域矩阵对在线信息进行归集和分类之后,就可以利用规模定制和个性化知识推介系统向在线社会网络上的各个“结点”——社交网络参与者进行知识推介。知识推荐需遵循有利于个体创新思想产生和筛选判别的原则,否则,推介的知识不但不能帮助创新,反而会造成信息垃圾阻碍创新。目前,被认为较为有效的知识推荐规则,是Santonen(2007)提出的知识推介策略。Santonen的知识推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点击和使用历史;用户之前定义和采用过的关键词;购买历史;用户表现排名;同行观点等。基于Santonen的知识推介规则能够较好地向社交网络用户推介所感兴趣的信息,增加未预期发现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创新。

       4 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计量

       在模型中引入的要素如果不能明确观测和计量,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规范、控制和引导,因而也就失去了引入的意义。本文引入的“在线社会网络”,由于网络计量本身的完善和发展,使得社交网络显性可计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探讨科学和技术研究规律的活动中,开始出现了借助网络计量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1997年,Almind & Ingwersen第一次在其论文《控制计量》(Cyber-metrics)中引入了“网络计量”(Web-metrics)。从此,在信息计量领域内,便开始有了基于Internet技术的网络搜索方法。对于三重螺旋模型的计量,Leydesdorff(2002)是在互联网上用AltaVista高级搜索引擎测量“大学”、“政府”、“产业”的出现频率和共现频率来计量的。其计量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布尔逻辑代数体系下的“和”(and)运算符,“大学”和“产业”(UI)、“大学”和“政府”(UG)、“产业”和“政府”(IG)的布尔数值来作为在一个交织分歧的数据库范畴内双边铰链测度,而UIG的值则代表三个概念域内的共同度,以此来测度“官、产、学”联合创新程度。Leydesdorff的三重螺旋计量算法的代数表达如式(1)所示:

      

       Leydesdorff提出的这一算法,使得大学—政府—产业关系可由互联网高级搜索引擎呈现出来,得到因时间变化的“官、产、学”时间序列。由于社交网络本身的可计量性和嵌入性,因而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计量,可在Leydesdorff三重螺旋计量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嵌入社交网络计量属性来进行计量。Leydesdorff三重螺旋计量算法以网络上可搜索到的专利和论文信息作为数据来源,以引用作者单位等作为“官、产、学”联合创新的计量指标。诚如前述,由于“在线社会网络”不是直接的创新主体,而是社会个体的集结平台,具有嵌入性特征,对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加速、选择作用。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计量亦非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再加入一维,因而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不再是大学、政府和产业创新成果概率分布的或然熵,而应是在“在线社会网络”条件下的大学、政府和产业创新成果概率分布的或然熵。因此,引入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计量算法如下:

      

       5 主要研究结论

       Etzkowitz & Leydesdorff提出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如何透过组织的结构安排、制度设计等加强三者资源与讯息的分析沟通、实现科技资源的运用效率与效能,受到政策实务界和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然而,随着三重螺旋理论自身研究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理论界、实务界越来越意识到Triple Helix model(三重螺旋模型)中忽略了“用户”这一重要角色而存在明显不足,呼吁构建加入用户的新一代的三重螺旋创新模型(称之为四代三重螺旋模型),不少国内外研究者相继研究提出了“官、产、学、研”、“官、产、学、研、用”等观点。但是,由于“用户”是一个十分宽泛、不可控且指代不明确的概念,已有研究无法对此进行明确观测和计量,甚至在“用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等方面都不明确。因此,直接引入“用户”的第四代三重螺旋创新模型远未成熟。本文应用嵌入性理论,将在线社会网络这一“用户”聚集的平台嵌入到三重螺旋模型,对Triple Helix model进行改进,并给出了具体的计量算法,为第四代三重螺旋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当然,本文只是对引入在线社会网络三重螺旋创新模型的理论构建,还需更多的实证研究作进一步的阐释与论证。

标签:;  ;  ;  ;  ;  

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_社会网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