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业各业对水电资源有着更高的需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尤其是需要对其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进行优化控制,提升工程项目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围绕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重难点进行分析,探讨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所谓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就是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选取比较松软的地基环境进行连续的造孔施工,利用泥浆对工程的墙壁进行加固,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1]。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的结构特点,将混凝土防渗墙的形式分为槽孔型防渗墙、桩柱型防渗墙;或者可以根据成槽的方式不同,分为链斗成槽型防渗墙和射水成槽型防渗墙;也可以根据墙体施工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钢筋混凝土型、黏土型、灰浆型。混凝土防渗墙不仅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保证项目功能的正常使用,提升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种类
1.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
桩柱式防渗墙是通过使用较为大型号的、具有强劲冲击力的钻头在墙面上进行大直径孔洞的钻入,在钻洞工作结束之后,用套管和泥浆将刚刚打出的洞采用进行水泥混凝土填充。紧接着就是进行防火墙的建造,在建造桩柱式防渗墙时,要以根根连桩的方式以及其分布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才可以形成不同的形式。针对开发的项目土地是土坝类型的,要求在整体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常用的接头管法、套接、连锁式实现墙体合理连接,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墙的整体防护防渗水效果。
2.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
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主要是采用震动从而造成有效冲击的方式,将所有的钢板桩打入到地基下面,而在板桩的边缘使用整体焊接的方式焊上一个的小管,在小管的底部设有一个活门,在钢板桩打入一定深度之后,可使用液压器等装置将钢桩缓慢取出,在拔桩的过程中,可通过钢桩自身把防渗材料通入到焊接在钢桩上的小管中,从而将防渗材料通入到孔洞中,最终制成防渗墙,这是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比较常用的打造方式。
3.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
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建造方式是通过将泥浆灌入到事先开好的洞孔,可以进行有效的加固,增加耐用性。在泥浆灌入之后,等其结构稳定之后,即可以在里面加入水泥混凝土材料,从而建造出非常坚固耐用的防渗水墙。洞孔的开洞大小建议一般在5~9m,这是通过科学计算出的最理想开洞距离。当然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建议还是要以实际特殊情况来最终确定槽孔的实际长度,而槽板式混凝土防渗墙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的桩柱式混凝土防渗墙相同,都是采用搭接或者连锁这两种方式。
4.泥浆槽混凝土防渗墙
这种混凝土防渗墙的打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在地基上进行挖槽作业,就是在地面上进行挖掘,而整个沟槽的宽度保持在1.5~3m。施工的关键是在沟槽作者简介:韩佳梅(1986一),女,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之间进行用泥浆灌注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保证施工的过程中对所挖掘沟槽的回填,回填的材料也采用砂石和具有粘度的泥土材质所构成的综合结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探究
1.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施工的前期阶段,就需要先向导向孔内灌入泥浆,泥浆需要保证至少低于墙面30cm。而在整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泥浆需要通过常用性的膨润土和烧碱进行调配而成,而且整体配制达成的黏粒量必须>50,而塑造指数也必须>20,而整体的含沙量必须<5%。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各项指标,严格按照量的要求进行调配制作,这是混凝土超薄防渗墙施工技术中的最重要、最难制作的环节。为了防止孔壁坍塌情况的出现,挖槽的过程中不可以让孔内的泥浆脱离之前灌入的水平线范围,施工过程中要记得及时进行新鲜泥浆的快速补充,这样才可以保证不会发生坍塌事故。一般的防渗墙的接头管采用直径约为330mm、壁厚约为100mm的焊接管。在整体成槽之后,为了尽可能减少管壁与混凝土之间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在制作之前,在接头管的管壁上抹上一层润滑油,此润滑油直接使用工程机械常用的润滑油即可。
2.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在建筑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尤其是在构建水库工程时,防渗墙施工技术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应用效果。就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整体施工技术而言,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利用含有大量黏土和膨润土的材料,对防渗墙结构进行搭建,此类墙体的弹性模量较低,具备较高的抗压能力,适用于水库或土石坝工程的建造当中。在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委派技术人员对作业环境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来选择则相应的导向槽宽度,一般宽度保持在15cm左右即可满足实际操作需求。第二,进行打孔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施工工序和操作质量标准,减少防渗墙段的接头数量,提升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等级。
四、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难点和处理方法
1.施工难点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于常规建筑工程,其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作业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土质结构的基础问题,很多作业区域的土质松散,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土方坍塌的情况产生。
2.处理方法根据上述问题,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成槽法对地基结构进行固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在导体墙下方5m左右的位置,使用相关设备对土体进行搅拌,增加结构之间的紧实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缩短槽孔的长度,并在开挖孔洞时,采用跳挖的方式,从而有效提升结构稳定性。第二种方法便是利用切削法对墙体进行处理。即在开挖第二期槽的时候,将一期槽的部分结构切削掉,使两期结构可以组合在一起,提升防渗墙的整体性。
结 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是一项比较基础的设施工程项目,它能够推进各区域间的水力以及电力的迅速发展。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工程的防渗透能力的提升,还能够综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所以,在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时,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鲁姣.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不良地基的影响及处理技术[J].中华建设,2019(01):130-131.
[2]卢林.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居舍。2019(5):54.
[3]练松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构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3):141-143.
[4]石丹,姚图.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7(21):56—57.
[5]陈灯霞.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41+53.
[6]卢林.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居舍,2019(5):54
论文作者:戴盈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泥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